图书介绍
建筑与环境艺术造型的形·景·境·情【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永德著;罗梦潇,李丽,刘晨晨等参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7313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05页
- 文件大小:270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建筑设计-环境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筑与环境艺术造型的形·景·境·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形的表面形象——形态构成基础1
第一章 形论2
1.1.1形的认知2
1视觉心理的五种形象2
2图、底分离3
3形何以制胜5
4距离与感知6
5综合刺激与复合反应8
1.1.2广义的多视角论形8
1自然形的审美价值8
2生命的逻辑形式——有机生长之形11
3由视觉建构的完形——格式塔之形15
4不受内容约束的形式自主——有意味的形式21
5形的记号性与符号性26
6传统审美理论的形论28
7拆解、重构的解构之形30
8艺术中的人与自然31
1.1.3形的功效性33
1形是有组织结构化的整体33
2表情性与表意性35
3用于空间的限定36
4形的力感与动感37
5形对行为的影响41
6形的信息涵纳41
7多元与共生43
8形的多层次性45
1.1.4形的创造47
1艺术创造了什么47
2形式是艺术创作的母题47
3艺术创作是自由想象的发挥47
4艺术创造需要激情与灵感47
5建筑创作浅谈50
第二章 形构59
1.2.1概述59
1.2.2现代构成的方法与趋势59
1.2.3建筑与环境景观的形态构成65
1简述65
2构成的元素66
1.2.4建筑形态的外在影响因素72
1.2.5影响建筑形态的内在因素73
1以内在建筑结构为支撑的形态构成73
2以生态学和仿生学为支撑的建筑形态77
3以现代信息和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建筑形态81
4基于功能决定论的形态构成81
1.2.6建筑群体空间的组合形式82
1.2.7行为场所的营构90
1.2.8“路”的哲学95
1.2.9形的边界形态98
第三章 形变103
1.3.1形变之“道”103
1化而裁之谓之“变”103
2传统文化中有关形变的理论104
1.3.2形变的常用方法107
1形的简约107
2形的拓扑变化110
3形的同构110
4形的驯化113
5形的异化116
6片段联想119
7视错觉的利用119
第二篇 形的意象层面——环境景观营构122
第一章 形具神生,景自心成122
2.1.1景观漫议123
1什么是景123
2景观的涵义123
3什么是好景观124
4景观资源的开发126
2.1.2大众行为与景观设计127
2.1.3普通人对艺术的欣赏129
2.1.4景观的识别与认同130
第二章 建筑的景观构成132
2.2.1城市中的巨型“雕塑”——建筑景观132
2.2.2建筑的体造型133
2.2.3建筑的表面肌理138
1平面构成法138
2由凹凸体块构成的建筑肌理142
2.2.4色彩是情、景互动的一种媒介145
2.2.5城市构筑设施景观147
2.2.6建筑传统的继承与创新149
第三章 环境组景158
2.3.1概述158
2.3.2传统造园手法的借鉴159
2.3.3走出画室的艺术新天地163
1模拟自然原型的大地艺术163
2公共艺术:城市景观的新形式167
3墙画与景屏:别具一格的垂直界面169
2.3.4立体化、复层化、袖珍式的景观173
2.3.5都市中的原生态179
2.3.6社区景观:精神的家园188
1以家为核心的社区环境188
2邻里单元与园厅的组景189
3诗意地栖居195
2.3.7美化、绿化、净化相结合的绿化造景200
2.3.8“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环境水景210
2.3.9“石不能言最可人”——以石造景218
2.3.10脚下的艺术:环境空间的底界面225
2.3.11环境景观小品:小宇宙,大文章233
1标识系统233
2街具小品235
2.3.12环境雕塑238
第四章 景观中介——主、客体间的传媒介子242
2.4.1主体、客体与媒体242
2.4.2以建筑作为媒介的景观创作247
2.4.3点题入境:以文字为媒介252
第三篇 形的意蕴层面——意境与情感内涵253
第一章 意境浅释253
3.1.1人生活在意义世界之中254
1什么是意义254
2含意—开启情感之门的金钥匙255
3.1.2意境浅释259
3.1.3中国人的文化心态262
3.1.4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特性264
3.1.5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及其美学观266
1儒家的美学观266
2道家的美学观267
3禅宗的美学观271
3.1.6意境的造景方法279
1着眼于境,始自于形279
2多元共生,雅俗共赏279
3景观与场所,重在组织与营造280
4情景合一,寓情于景,以景动情281
第二章 建筑与环境的意境284
3.2.1理念导航,直达彼岸294
3.2.2以家为模,宾至如归296
3.2.3理性与浪漫的交织301
3.2.4融入生活的诗画情303
3.2.5利用象征表达建筑涵义307
3.2.6意境与缘309
第三章 形式心理感应与意境创造310
3.3.1形式的心理反应310
3.3.2雄浑之境311
3.3.3奇秀之境311
3.3.4险峻之境316
3.3.5幽深之境320
3.3.6旷境与奥境321
3.3.7含蓄之境324
第四章 现代人的时尚之境329
3.4.1现代人逸乐取向的多元性和多样性329
3.4.2松弛之境——快节奏、慢生活、软设计329
3.4.3诙谐与幽默331
3.4.4向自然与历史复归337
3.4.5小城故事多,乡土人情重339
第五章 情感与形式345
3.5.1艺术乃情感的符号345
1情为何物345
2艺术与情感346
3.5.2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都需情感投入350
3.5.3变激动为感动351
3.5.4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艺术走进生活352
3.5.5人性为本,物性为用的设计理念与创作实践353
3.5.6人性的沦丧与复归356
3.5.7建筑空间的情感序列358
1序列构成358
2欣赏动力发动——促进审美情绪的泛化373
3继时性全方位的感官体验374
3.5.8生态休闲381
3.5.9主题性抒情场所的营构387
1爱情是人生的永恒主题387
2儿童的乐园391
3老年和弱势群体的场所营构396
4城市中的特色街区398
3.5.10洋为中用,包容共生:借鉴地中海风情402
结束语404
主要参考书目405
热门推荐
- 1510910.html
- 708703.html
- 1370601.html
- 2215455.html
- 13249.html
- 3043417.html
- 1430353.html
- 2341218.html
- 579561.html
- 3315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2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76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38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80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24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87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82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83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8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