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调查教程 第5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水延凯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2289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81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513页
- 主题词:社会调查-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调查教程 第5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语1
第一篇 概述5
第一章 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学5
第一节 社会调查及其任务5
一、社会的定义和社会现象的特点6
二、社会调查的定义及其任务8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社会功能10
一、识世之途:正确认识社会的根本途径10
二、善政之基:科学决策的客观基础11
三、正风之策:端正党风政风学风的重要对策11
四、育才之道:培养开拓型人才的基本道路12
五、悟人之术: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13
第三节 社会调查的理论指导14
一、社会调查的理论基础14
二、社会调查的指导思想16
知识窗(1) 毛泽东关于社会调查的论述18
第四节 社会调查学是一门方法性学科18
一、社会调查学的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19
二、社会调查学的主要特点20
三、学习社会调查学的目的和方法20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26
第一节 古代的社会调查27
一、古代社会调查的产生27
知识窗(2) 《管子·第二十四篇》(译文摘录)29
二、古代社会调查的特点30
第二节 近代欧美等国的社会调查31
一、近代欧美等国社会调查产生的历史条件31
二、近代欧美等国社会调查的类型32
三、近代欧美等国社会调查的特点34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调查35
第三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社会调查39
一、1949年前的中国社会调查39
二、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社会调查41
第四节 1949年后中国的社会调查44
一、1949—1978年中国的社会调查44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调查47
第五节 现代社会调查的发展趋势52
一、广泛化趋势53
二、科学化趋势53
三、现代化趋势53
四、专业化趋势54
第二篇 准备阶段61
第三章 社会调查的程序和准备61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61
一、准备阶段62
二、调查阶段62
三、研究阶段63
四、总结阶段64
第二节 选择调查课题65
一、调查课题及其类型65
二、选题的重要意义66
三、正确选题的基本原则67
第三节 进行初步探索68
一、初步探索的基本任务68
二、初步探索的主要方法70
第四节 提出研究假设71
一、研究假设及其在社会调查中的作用71
二、形成研究假设的必要条件72
知识窗(3) 假说(摘录)74
第五节 组建调查队伍75
一、调查人员的选择75
二、调查人员的培训76
第四章 社会调查的类型80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分类80
一、社会调查的两种类型81
二、社会调查的各种分类81
第二节 普遍调查82
一、普查的概念与意义82
二、中国普查制度的变化83
三、普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84
四、普查的优点和局限性85
五、快速普查86
知识窗(4)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摘要)86
第三节 典型调查89
一、典型调查的概念和意义89
二、典型调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89
三、典型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91
四、重点调查和个案调查91
第四节 抽样调查92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和步骤92
二、非随机抽样及其方法94
三、随机抽样的几种方法96
四、随机抽样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01
五、抽样误差和样本规模105
六、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108
第五章 社会指标和社会测量113
第一节 社会指标113
一、社会指标的概念和特点114
二、社会指标的分类114
三、社会指标的功能116
第二节 社会指标体系117
一、社会指标体系的概念118
二、社会指标体系的类型及其建立方式121
三、社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122
第三节 社会测量及其层次124
一、社会测量的概念124
二、社会测量的层次124
第四节 抽象社会指标及其测量方法126
一、什么是抽象127
二、抽象社会指标及其种类127
三、抽象社会指标的测量方法128
知识窗(5) 鲍嘎德社会距离量表135
第六章 社会调查方案的设计138
第一节 设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和原则138
一、设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139
二、设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原则140
第二节 调查指标及其操作定义的设计142
一、调查指标及其两种定义142
二、设计调查指标的过程和要求143
三、操作定义的设计145
第三节 信度和效度的统一146
一、信度、效度及其相互关系147
二、提高信度和效度的主要途径148
第四节 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150
一、可行性研究的几种方法150
知识窗(6) 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150
二、试验调查及其实施152
第三篇 调查阶段157
第七章 文献调查法157
第一节 文献和文献调查法157
一、文献的概念、种类和发展趋势158
二、文献调查法的概念、特点和作用161
第二节 文献的搜集162
一、搜集文献的基本要求162
二、查找文献的具体方法163
知识窗(7) 主要数据库和SQ3R法五步骤165
三、获取文献的主要途径167
第三节 信息的摘取168
一、信息摘取的主要原则168
二、摘取信息的一般程序169
三、记录信息的主要方法171
四、网络信息的搜集与摘取172
第四节 对文献调查法的评价175
一、文献调查法的优点175
二、文献调查法的缺点176
第八章 实地观察法179
第一节 实地观察法的概念和种类179
一、什么是实地观察法180
二、实地观察法的种类181
知识窗(8) 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简介181
第二节 实地观察的实施186
一、实地观察的一般原则186
二、实地观察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87
第三节 努力减少观察误差191
一、产生观察误差的原因191
二、减少观察误差的途径和方法194
第四节 对实地观察法的评价196
一、实地观察法的优点196
二、实地观察法的缺点197
第九章 访问调查法200
第一节 访问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200
一、什么是访问调查法200
二、访问调查法的种类201
第二节 访谈过程及其技巧203
一、接近受访者203
二、提问的种类、方式和语言205
三、听取回答的技巧206
四、引导和追询208
五、访谈结束209
六、再次访问210
知识窗(9) 奥琳埃娜·法拉奇简介211
第三节 访问调查的实施212
一、做好访问前的准备212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13
三、重视访谈过程中的非言语语言交流214
四、做好访问记录215
五、对无回答的处置217
第四节 电话访问和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218
一、电话访问218
二、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219
第五节 对访问调查法的评价220
一、访问调查法的优点220
二、访问调查法的缺点221
第十章 集体访谈法225
第一节 集体访谈法的概念和种类225
一、什么是集体访谈法225
知识窗(10) 《寻乌调查》的过程(摘录)226
二、集体访谈法的种类228
三、集体访谈法的功能228
第二节 集体访谈的实施229
一、集体访谈前的准备229
二、集体访谈过程的指导和控制230
三、做好集体访谈后的工作232
第三节 对集体访谈法的评价233
一、集体访谈法的优点233
二、集体访谈法的缺点233
第四节 头脑风暴法与德尔菲法234
一、头脑风暴法与反向头脑风暴法234
二、德尔菲法与派生德尔菲法235
三、实施头脑风暴法与德尔菲法应该注意的问题236
第十一章 问卷调查法240
第一节 问卷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240
一、什么是问卷调查法241
二、问卷调查法的种类241
第二节 问卷的结构及设计原则243
一、问卷的一般结构243
二、问卷设计的原则246
三、问卷设计的步骤247
第三节 问卷主体的设计247
一、问题的种类和结构248
二、问题的表述249
三、回答的类型和方式251
四、设计答项应该注意的问题257
五、编码260
知识窗(11) 《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数据大揭秘261
第四节 问卷调查的实施263
一、明确问卷调查的一般程序263
二、做好调查员的培训和督导工作264
三、提高问卷的回复率266
四、搞好无回答和无效回答的研究267
第五节 对问卷调查法的评价268
一、问卷调查法的优点268
二、问卷调查法的缺点269
第十二章 网络调查法273
第一节 网络和网络调查273
一、网络及其发展历程274
二、中国网络的发展和现状277
三、网络调查在中国的兴起279
第二节 网络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281
一、网络调查的概念和特点281
二、网络调查的类型282
第三节 网络调查的一般步骤288
一、制定调查计划288
二、设计调查问卷289
三、设计数据库和网页290
四、测试和试调查291
五、问卷的网络发布和开始调查291
六、统计分析和撰写调查报告292
第四节 网络调查应该注意的问题292
一、主题的选择292
二、问卷的设计293
知识窗(12) 如何创建有效的网络调研问卷(摘录)294
三、程序的控制294
四、问卷的放置295
第五节 网络调查法的优点和缺点296
一、网络调查法的优点296
二、网络调查法的缺点296
第十三章 实验调查法300
第一节 实验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300
一、什么是实验调查法301
二、实验调查法的种类302
第二节 实验调查方案的设计304
一、单一实验组设计304
二、实验组对照组设计305
三、多实验组设计306
第三节 努力减少实验误差307
一、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308
二、减少实验误差的途径和方法309
知识窗(13) 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摘录)312
第四节 对实验调查法的评价314
一、实验调查法的优点314
二、实验调查法的缺点315
第四篇 研究阶段321
第十四章 整理资料321
第一节 整理资料的意义和原则321
一、整理资料的意义322
二、整理资料的一般原则322
第二节 问卷资料的整理324
一、问卷审查324
二、后编码325
三、数据录入325
四、数据清理326
第三节 数字资料的整理327
一、检验327
二、分组328
三、汇总333
四、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333
第四节 文字资料的整理338
一、审查338
知识窗(14) 《阅读及评估文件》339
二、分类340
三、编码341
四、勾画概念图343
第十五章 统计分析347
第一节 统计分析概述347
一、统计分析及其目的348
二、统计分析的原则349
三、统计分析的过程350
四、统计分析的层次350
第二节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352
一、描述统计及其内容352
二、推断统计及其基本原理352
三、推断统计的两种基本形式354
第三节 单变量统计分析357
一、集中量数分析357
二、离散量数分析360
三、单变量分析中的统计推断365
第四节 双变量统计分析365
一、双变量分析的内容365
二、双变量分析的方法367
第五节 多变量统计分析简介379
一、为什么要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379
二、多变量统计分析内容简介380
第六节 SPSS软件简介383
一、SPSS软件的产生和发展383
二、SPSS软件的结构与功能384
三、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的步骤385
知识窗(15) 几种统计软件简介385
第十六章 思维加工390
第一节 思维加工概述390
一、什么是思维加工390
二、思维加工的任务391
三、思维加工的方法392
第二节 比较法和分类法392
一、比较法392
二、分类法395
第三节 分析法和综合法396
一、分析法397
二、综合法398
三、分析与综合的统一399
第四节 矛盾分析法400
一、分析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400
二、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400
三、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401
第五节 因果分析法403
一、形式逻辑的因果分析法403
二、唯物辩证法的因果分析法406
第六节 系统分析法408
一、分析系统的构成要素409
二、研究系统的内在结构410
三、揭示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整体功能411
四、探究系统的外部环境412
第七节 结构功能分析法413
一、结构分析法和功能分析法413
二、黑箱方法、灰箱方法和白箱方法414
第八节 创新思维方法415
一、什么是创新思维415
二、常用的创新思维方法416
知识窗(16) 创新思维的基本模式417
第五篇 总结阶段425
第十七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425
第一节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类型425
一、调查报告的特点426
二、调查报告的类型426
第二节 调查报告的结构与体例431
一、标题431
二、前言432
三、主体434
四、结束语435
五、简介437
六、后记439
七、附录440
第三节 调查报告的写作步骤与要则440
一、写作步骤440
二、撰写要则443
知识窗(17) 《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446
第十八章 调查工作的评估和总结450
第一节 调查报告的评估450
一、评估调查报告的意义450
二、评估调查报告的原则451
三、评估调查报告的内容452
四、评估调查报告的方法454
第二节 调查成果的应用455
一、调查成果应用的重要意义455
二、调查成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456
三、努力改善调查成果应用环境457
第三节 调查工作的总结458
一、社会调查工作总结459
二、调查人员个人总结460
附录464
附录一:随机数表464
附录二:标准正态分布表467
附录三:t分布表468
附录四:x2(Chisquare)分布表469
附录五:r值化为Z′值表470
附录六:F分布表474
附录七:常用对数表478
热门推荐
- 196287.html
- 2619770.html
- 3635353.html
- 393926.html
- 3746125.html
- 2857323.html
- 2386161.html
- 1381752.html
- 2292122.html
- 7698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31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8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46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29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59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2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0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87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1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8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