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作物种子生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作物种子生理学
  • 邹德曼德士主讲;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种子教研组整理 著
  • 出版社: 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种子教研组
  • ISBN: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122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1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作物种子生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引言1

一、种子概述1

(一)种子的定义1

(二)种子植物的种类1

(三)作物种子的重要性1

二、种子的有趣问题1

(一)种子形态分化的差异1

(二)种子大小的差异1

(三)种子寿命的差异2

(四)种子化学成分的差异2

(五)种子的特性2

三、本课程的范围和目的2

(一)作物种子生理学的定义2

(二)种子生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2

(三)本课程的目的2

第二讲 种子发育4

一、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4

(一)单子叶植物种子4

(二)双子叶植物种子7

二、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变化7

(一)营养物质的传递——蚕豆、玉米7

(二)种子成熟的模式——扫帚草8

(三)种子成熟的指标9

1.果实的颜色9

2.种子的含水量9

3.种子的最大干重10

4.黑色层的形成10

5.最高发芽率和幼苗活力10

6.生化指标10

三、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化变化11

(一)普通模式——油菜11

(二)生化合成途径11

1.碳水化合物11

2.脂类物质15

3.氨基酸16

4.蛋白质16

5.核酸17

6.非丁17

(三)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17

1.碳水化合物17

2.含氮化合物25

3.含磷化合物26

(四)C、N、H2O的利用模式27

(五)能量及还原当量的供应29

1.磷酸腺苷的变化29

2.还原当量32

(六)激素分布和变化35

(七)种子发育的综合模式36

四、种子生产的生态影响36

(一)水量36

1.影响条件36

2.协迫结果37

(二)湿害39

(三)温度39

(四)酶的活力及稳定性40

(五)基因信息的传递41

(六)光及二氧化碳41

(七)营养物质41

(八)人为因素41

第三讲 种子的化学成分42

一、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42

二、种子的用途46

(一)食用46

(二)种植用46

(三)工业用46

(四)种质资源46

(五)科研用46

三、改变种子化学成分的新途径46

(一)环境诱导46

(二)遗传工程47

第四讲 种子贮藏48

一、种子安全贮藏条件48

(一)温、寒带植物种子48

(二)喜湿种子48

(三)热带、亚热带和水生植物种子48

二、影响种子贮藏的因素48

(一)基因因素48

1.种子化学成分49

2.种子构造49

(二)水分49

(三)温度50

(四)贮藏大气50

(五)种子成熟度50

(六)病虫害50

(七)化学药品50

三、种子安全贮藏技术50

(一)干燥到安全含水量50

(二)防水抗潮包装50

(三)空调设备51

四、种子老化和变质的影响和机理51

(一)氧化作用51

1.双硫键的形成51

2.维生素C氧化51

3.脂肪酸氧化51

(二)大分子的降解及变质56

1.DNA的降解56

2.RNA的降解57

3.蛋白质变性58

4.细胞分裂指数变化58

(三)酶活性变化和细胞器的钝化58

1.DNA降解酶58

2.RNA降解酶58

3.酸性磷酸酯酶60

4.线粒体的活性62

第五讲 种子休眠66

一、原生休眠和次生休眠66

二、休眠的种类和打破方法66

(一)强迫休眠66

1.硬皮种子66

2.种皮不透水或不透气66

(二)生理休眠69

1.胚休眠69

2.种子含有抑制物质69

(三)综合休眠70

三、种子休眠的机理及原因70

(一)硬皮70

(二)抑制物质71

(三)膜的组织72

(四)缺乏生长激素74

(五)光敏素的变化及增量74

(六)代谢作用的调控74

(七)能量变化75

第六讲 种子萌发77

一、形态变化77

二、生理生化变化79

(一)种子成熟时期脱水的后果79

1.酶类钝化79

2.RNA水解酶类增加79

3.复合体的形成79

4.解偶联呼吸86

5.敏感生化物质的水解86

(二)重新水合和修复而活化的系统80

1.吸水曲线80

2.早期代谢途径81

3.修复82

4.复合体水解83

(三)分解代谢85

1.淀粉种子85

2.脂肪种子89

3.蛋白质种子91

(四)合成代谢92

1.普通合成代谢模式92

2.萌发初期基因的表达92

3.ATP及还原当量的供应93

4.新细胞和细胞器的合成95

三、影响田间成苗的因素96

(一)品种96

(二)品质96

(三)栽培措施97

(四)环境条件98

第七讲 种子活力99

一、活力的定义99

(一)遗传性活力99

(二)生理性活力99

二、高活力的结果99

(一)增加产量99

(二)缩短开花期100

(三)增加植物分枝或分蘖100

(四)增强对病虫杂草的竞争能力100

(五)加强抵抗逆境能力100

(六)提高田间出苗率100

(七)增加根瘤数目100

(八)提高种子耐藏性100

三、影响活力的因素100

(一)遗传性100

(二)生产措施101

(三)精选、加工和贮藏101

(四)种子处理101

四、种子活力测定的方法102

(一)物理方法102

1.种子大小与重量的测定102

2.负电性测定102

3.X—射线照相法102

4.机械损伤测定102

5.自由基的测定104

6.出苗力量的测定104

7.乙烯量的测定104

8.醛产生量测定105

(二)生理方法105

1.电导率测定105

2.呼吸作用的测定107

3.幼苗生长率的测定107

4.发芽指数的测定107

5.活力指数的测定108

6.贮藏养料用尽法测定108

7.贮藏养料转运率测定108

8.发芽生长指数的测定108

(三)逆境试验108

1.低温发芽(冷冻试验)108

2.高温浸种108

3.砖粉试验109

4.真空试验109

5.盐水浸种109

6.人工老化试验109

(四)生化方法109

1.四唑试验(TTC法)109

2.泡种液之糖量测定111

3.蛋白质合成量测定111

4.葡萄糖之用量测定113

5.线粒体量及活性测定114

6.ATP的含量和能荷的测定115

7.酶的活性测定115

附录116

作物种子生理学实验指导提纲(测定和提高种子活力的方法)实验一 用加速老化法制备不同活力的种子116

实验二 种子发芽速率和幼苗生长试验116

实验三 土壤中低温试验117

实验四 四唑测定118

实验五 水合作用和脱水作用119

实验六 激素浸种119

实验七 电导率测定120

实验八 酸性磷酸酶提取和测定1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