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风俗通史丛书 两周风俗 全彩插图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绍棣著;陈高华,徐吉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 ISBN:978753216200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31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644页
- 主题词:风俗习惯史-中国-周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风俗通史丛书 两周风俗 全彩插图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导言2
第一节 风俗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2
一、两周的历史变迁2
二、两周风俗发展的历程6
第二节 民俗政策和民俗观念8
一、民俗政策与民俗制度8
二、民间的风俗观念和思想14
第一章 饮食22
第一节 饮食结构与方式22
一、饮食结构22
二、饮食方式24
三、饮食器具31
第二节 社会各阶层的饮食生活45
一、天子的饮食45
二、王公贵族的饮食46
三、士大夫的饮食48
四、农民的饮食49
五、商人的饮食50
第三节 南北食系与饮酒风俗52
一、南北食系52
二、饮酒风俗55
第二章 服饰60
第一节 西周穿着风俗概述60
第二节 东周的冠履、服式和穿着方法65
一、男子的冠履和服式65
二、女子的首服和服式80
三、穿着方法83
第三节 服以旌礼86
一、不同场合服用不同的衣服86
二、服饰的等级差别明显89
第四节 首饰和佩饰93
一、发饰93
二、耳饰95
三、颈饰96
四、手镯和指环96
五、臂钏97
六、腰饰带钩97
七、佩玉100
八、佩剑104
九、佩花革105
第五节 化妆风俗107
一、沐发涂发107
二、画眉108
三、施粉108
四、丹唇110
第六节 发式风俗111
一、辫发111
二、发髻111
三、假髻115
四、鬓发的修饰116
第三章 居住与建筑118
第一节 择居和建房习俗118
一、择居习俗118
二、建房习俗128
第二节 住居的建筑132
一、宫殿建筑132
二、贵族官僚等的第宅建筑142
三、平民百姓的住宅建筑144
第三节 住宅的装饰与起居用具149
一、住宅的装饰149
二、室内陈设151
第四节 室内起居167
一、坐的礼节167
二、站立、睡觉等的礼节168
第四章 行旅交通172
第一节 出行的礼仪172
一、行装和旅费的筹集172
二、卜行173
三、出行禁忌173
四、祖道174
五、饯别与赠别176
六、赠言与赋诗178
七、执手与涕泣178
第二节 行旅方式180
一、陆路旅行180
二、水路旅行191
第三节 旅食和旅宿199
一、行旅饮食199
二、宿息202
第四节 乘车和走路礼俗205
一、乘车礼俗205
二、走路礼俗208
第五节 、通信方式210
一、西周的通信方式210
二、春秋战国的通信方式211
第五章 婚姻218
第一节 择偶标准218
一、门当户对218
二、壮勇英武220
三、相敬偕老221
四、注重人品222
五、父母健在222
六、年轻貌美223
七、能生儿育女223
第二节 婚姻形式225
一、一夫一妻制225
二、陪媵制226
三、烝报制227
四、交换婚228
五、掠夺婚229
六、兄妹婚229
七、贡献婚230
八、赠婚232
九、赘婿婚232
十、巫儿232
十一、一夫二妻制233
十二、冥婚233
第三节 婚姻程序234
一、适婚年龄234
二、父母之命与媒妁之言235
三、婚姻禁规237
四、六礼238
第四节 离婚与再婚241
一、离婚241
二、再婚247
第五节 性爱风俗249
一、相对自由的男女交往249
二、大量存在的原始群婚遗俗251
三、蓄妓、男嬖、男宠成风252
四、周边地区的恋爱风情253
第六章 生育256
第一节 求子和胎教风俗256
一、生育观念256
二、胎教259
第二节 诞生风俗262
一、产房风俗262
二、诞生礼仪262
三、命名风俗264
第三节 育儿风俗265
一、育儿之道265
二、育儿的内容268
第四节 成人礼俗277
一、冠礼277
二、笄礼279
第七章 卫生保健和养老282
第一节 卫生保健风俗282
一、居住卫生282
二、环境卫生283
三、预防流疫285
四、改善饮用水285
五、饮食方面286
六、婚制婚俗290
七、日常生活290
八、精神修养291
九、形体养生293
第二节 疾病医疗风俗295
一、对疾病的认识295
二、医学与巫术的决裂296
三、医疗的俗信297
第三节 敬老风俗与寿诞风俗300
一、敬老风俗300
二、寿诞风俗303
第八章 丧葬308
第一节 丧葬观念308
一、鬼神观念的盛行308
二、诸子的丧葬观310
第二节 丧葬礼仪314
一、隆重而繁琐的丧葬程序314
二、等级森严的礼制规定318
三、明器僭越与礼崩乐坏321
第三节 葬法与葬式322
一、葬法322
二、葬式329
第四节 墓室与棺椁331
一、墓地制度331
二、墓室335
三、棺椁337
四、墓上建筑339
第五节 服丧341
一、丧服制度341
二、居丧生活343
第六节 明器与殉葬347
一、明器347
二、殉葬352
第九章 物质生产360
第一节 农业风俗360
一、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360
二、预卜降雨365
三、农业禁忌365
四、祈祷丰收的习俗368
五、禳灾风俗368
第二节 畜牧、狩猎和渔业习俗370
一、畜牧习俗370
二、狩猎习尚374
三、渔业习俗377
第三节 手工业、商业习俗380
一、手工业习俗380
二、商业习俗385
第十章 信仰392
第一节 图腾崇拜392
一、周人的虎崇拜393
二、楚人的龙凤崇拜394
三、越人的蛇、鸟崇拜397
四、其他民族的图腾崇拜400
第二节 自然崇拜与灵物崇拜403
一、天地崇拜403
二、日月星辰崇拜405
三、气象崇拜408
四、山川水火崇拜412
五、海仙崇拜416
第三节 灵魂崇拜和祖先崇拜418
一、灵魂崇拜418
二、祖先崇拜419
第四节 巫422
一、巫的地位与分类423
二、巫术424
第五节 禁忌431
一、人体禁忌431
二、性别禁忌432
三、房事禁忌432
四、生养禁忌433
五、饮食禁忌433
六、服饰禁忌435
七、居住禁忌435
八、语言禁忌436
第六节 占卜438
一、星占438
二、龟卜439
三、筮占441
四、相术442
第七节 祭祀443
一、祭祀的对象443
二、祭祀的目的和物品449
第十一章 岁时节日454
第一节 两周节日概貌454
第二节 上巳节457
一、上巳节的源头457
二、上巳节的习俗457
第三节 社日节460
一、社日节的日期460
二、社神的流变461
三、社主的实体462
四、祭社的目的463
第四节 蜡日节469
一、蜡日节产生于锄农业时期469
二、蜡祭和腊祭的关系469
三、周代蜡日节风尚471
第五节 酝酿中的节日473
一、年节473
二、端午节474
三、七夕节477
四、重阳节479
第十二章 游艺482
第一节 语言风俗482
一、方言482
二、避讳语484
三、谜语485
四、谚语486
五、称谓语487
六、姓与氏489
七、委婉语493
第二节 工艺美术风俗496
一、书法绘画496
二、民间工艺503
第三节 音乐歌舞风俗510
一、音乐510
二、舞蹈514
三、曲艺的滥觞520
四、戏剧的萌芽522
第四节 武术与体育风俗524
一、剑术524
二、射箭525
三、角力、相搏527
四、负重、举重物528
五、奔走、窬高、投石、超距529
六、赛马530
七、田猎531
八、游泳534
九、钩强535
十、竞渡535
十一、蹴鞠536
十二、杂技536
十三、登山537
第五节 娱乐风俗538
一、比赛娱乐538
二、劳动娱乐542
第十三章 游览546
第一节 天子、诸侯、贵族出游546
一、西周天子的巡游546
二、春秋战国诸侯的游览550
三、宫廷婚旅551
四、晋文公流亡式的旅游552
五、季札的聘问旅行553
六、屈原的流放式旅行553
第二节 士阶层的文化旅游556
一、士阶层的形成556
二、游学之旅558
三、游说之旅560
四、隐士游山玩水568
第三节 其他阶层的旅游569
一、商旅569
二、青年男女的郊野游570
三、平民出游571
第十四章 其他574
第一节 聚徒讲学和著书立说之风574
第二节 从师和处士横议576
第三节 论辩盛行579
第四节 赋《诗》言志和引《诗》言志582
第五节 爱玉风尚587
第六节 色尚赤、事尚火593
第七节 战国世风三题595
一、拜金主义的盛行595
二、家庭伦理道德动摇599
三、社会刑事犯罪严重601
结语606
第一节 两周风俗的基本特征606
一、地区的差异性606
二、扩布性与融汇性613
三、传承性与变异性619
四、开放性621
第二节 两周风俗的精神风貌622
一、奋发进取622
二、敬贤和养士623
三、从尚文到尚武624
四、尚游侠、尚游说628
后记631
热门推荐
- 2089671.html
- 1052221.html
- 855035.html
- 1429904.html
- 327590.html
- 3471554.html
- 305821.html
- 3443992.html
- 1809191.html
- 34970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29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83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20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83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88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10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2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21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03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1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