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媒介素养十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媒介素养十讲
  • 高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0305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传播媒介-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媒介素养十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你的刻度在哪里——媒介素养范畴1

第一节 媒介素养是什么1

一、媒介素养的三大基石2

二、媒介素养的三种模式4

三、媒介素养在当代8

第二节 媒介素养刻度表13

一、媒介素养阶段与层次理论14

二、当代媒介素养刻度表16

第三节 怎样提高你的媒介素养17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分类17

二、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20

三、批判性思维是提高当代媒介素养的核心工具24

四、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的本质和目的26

第二讲 鱼知道自己是湿的吗——媒介本体属性30

第一节 媒介是什么30

一、媒介、媒体与传媒之彼此31

二、媒介类别、载具与视域33

第二节 构成媒介的本体要素36

一、媒介要素术语36

二、传媒的本体特征38

第三节 传媒本体属性的甄别52

一、传媒的基本属性52

二、传媒的社会属性54

三、传媒的文化属性55

四、传媒的产业属性56

第三讲 谁的风笛谁定调儿——媒介功能与话语权61

第一节 媒介的功能61

一、监督功能62

二、联系功能64

三、文化功能67

四、娱乐功能68

五、经济功能69

第二节 传媒话语权与影响力71

一、传媒话语权72

二、传媒影响力74

第四讲 谁在背后玩拼图游戏——媒介语言与现实82

第一节 媒介语言82

一、语言的性质83

二、媒介语言符号特征86

第二节 媒介语言符号与现实92

一、媒介构连理论92

二、媒介再现理论96

第五讲 我的受众在哪里——受众认知与个体差异102

第一节 受众的媒介接触与认知结构102

一、大众受众与小众受众103

二、受众接触媒介的动机与状态106

三、受众认知结构与特征108

第二节 受众的信息处理与个体差异113

一、受众的信息处理任务与解读模式113

二、受众的个体差异116

第六讲 当我们不需要纸时还需要报吗——报刊媒介素养122

第一节 新闻纸与数字报122

一、报纸与新闻纸123

二、报媒与数字报138

第二节 期刊与数字化阅读141

一、期刊及品牌141

二、数字化阅读与电子期刊146

第七讲 视频影像能让我们“眼见为实”吗——影视媒介素养152

第一节 视频媒介的传播特征153

一、视频媒介符号的多维表达力153

二、影像语言的纪实性155

三、影像谎言与错误再现156

四、传媒对符号的操控性161

第二节 电影媒介特征与素养165

一、电影的诞生与意义165

二、电影媒介的品性与功能167

三、电影生态与商业模式170

第三节 电视媒介特征与素养173

一、电视的诞生与意义174

二、电视媒介的品性与功能176

三、电视生态与商业模式184

第八讲 当你遇到谷歌的街景车——互联网时代与素养188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的聚变力量189

一、打破隔离贯穿一切的互联网力量189

二、黏合碎片、聚合融汇的互联网力量190

三、再构的互联网力量与时代变迁196

第二节 互联网媒介的品性与功能201

一、互联网意识与互联网思维201

二、网络媒介特征与品性203

三、互联网媒介的功能与商业模式207

第三节 移动终端的互联网媒介特征212

一、移动终端互联网化的意义212

二、典型移动终端的媒介品性与功能213

三、移动终端的商业模式与发展趋向214

第九讲 技术想要什么——媒介技术互动与报复219

第一节 媒介技术与主体的互动220

一、媒介技术与人格主体220

二、驾驭最新技术性能的媒介研究方法222

第二节 技术的报复效应223

一、媒介的反作用223

二、技术的“报复效应”224

第三节 网络信息安全231

第十讲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媒介法规与政策管理238

第一节 传媒的法律与政策规制管理239

一、传媒的意识形态化与法律法治239

二、媒介审判与法律审判251

第二节 传媒产品分级制度与媒介伦理252

一、传媒产品的分级管理制度253

二、良知底线与媒介伦理的文治256

参考文献261

后记2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