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中级考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 ISBN:7563706194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中级考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旅游审美与导游艺术1
第一节 旅游者的美感层次1
一、旅游审美活动的基本特质1
二、悦耳悦目的审美体验4
三、悦心悦意的审美体验5
四、悦志悦神的审美体验6
第二节 导游的美学修养问题8
一、导游所扮演的审美角色8
二、培养自我审美意识12
三、研究游客的审美类型14
第三节 普通美学原理在导游工作中的应用17
一、动态观赏17
二、静态观赏20
三、移情观照22
四、观赏距离25
五、观赏时机27
六、观赏位置29
七、观赏节奏31
第一节 导游员应与客人和合作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5
一、自觉地为客人提供“心理服务”35
第二章 导游工作中的人际交往35
二、除了“工作”问题,还有“人”的问题36
三、坚持“从我做起”36
第二节 导游员应坚持“平等”和“双胜”的交往原则37
一、与人交往的三种不同的出发点37
二、做人际交往中的“强者”38
三、人际交往中最敏感的问题39
四、按照“平等”原则处理彼此的分岐42
五、争取“双胜无败”的结局42
七、不要让对方“一无所获”43
六、“双胜”的含义43
八、“客人总是对的”并不是对事实的判断44
九、“分清是非”不等于“争输赢”44
十、不要把“商量”变成“争输赢”45
十一、客人是“上帝”,又不是“上帝”46
十二、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游戏”47
十三、心理游戏的“玩法”47
十四、识别心理游戏中的角色48
十五、立于不败之地49
十六、沉住气,不要被他激怒49
十七、要经得起“诱惑”50
十八、克服“报复”的冲动50
一、人际交往的“行为仓库”51
第三节 导游员要善于运用“选择”和“诱导”的交往艺术51
二、三位不同的“行为决策者”52
三、一定要让“成人自我”起主导作用53
四、用“成人对成人”的方式解决问题53
五、自觉的诱导和不自觉的诱导54
六、遇到“不讲理”的人怎么办55
七、使对方从“不讲理”变为“讲理”56
八、分两步作出反应56
九、针对“家长自我”的“接受”57
十、针对“儿童自我”的“接受”57
十一、“平行”的陈述58
十二、请教式的提问59
第三章 中国文化的发展60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起源60
一、盘古开天创世和女娲抟土造人60
二、中国古人化石和著名文化遗址61
三、原始艺术和原始宗教62
四、传说中的黄帝、炎帝以及尧、舜“禅让”63
五、龙标志着中华文化是多元发生、发展的结果64
第二节 从神本走向人本64
一、中华最初之知识者“巫史”的出现65
二、“六书”的创造和钟鼎文的出现66
三、崇天、尚鬼、嗜酒的风尚67
四、八卦和《周易》68
第三节 人文主题确定的时代68
一、士阶层的崛起和私学的兴起69
二、民本思想的形成和九流十家的争鸣69
三、区域文化格局的形成71
第四节 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73
一、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对形成统一的中华文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作用73
二、从崇高黄老学说,到独尊儒术,并促使儒学的经学化、形成系统化的礼文化,这是汉化文化形态的主要特征74
三、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创立74
四、秦汉文化若干重大表现75
第五节 文化多元化走向的时代77
一、以儒学独尊的文化模式崩解,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文化多元发展的形势,人们的思维空前活跃77
二、多元文化撞击、融合后出现的主要文化新现象79
第六节 中国文化的隆盛时代82
一、唐代文化的宏伟气势83
二、隋唐文化的主要表现85
三、唐代文化的巨大影响88
第七节 理学的形成和市井文化兴起89
一、宋代文化主要特色是理学的形成和市井文化的兴起89
二、宋代文化的主要表现90
一、在相互撞击中,两宋文化系统中引发出一种极为深重的忧患意识93
第八节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融合93
三、文化中心的南移93
二、元代文化的重要表现94
第九节 复古与开新95
一、复古与拟古96
二、开新意识的出现96
三、西方文化的传入97
四、科学技术开拓和创新的主要成就98
第十节 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高潮与封建专制文化的式微衰败99
一、文化融合的高潮99
二、文化融合高潮的表现99
第十一节 扬弃与新生的时代101
第四章 中国的宗教艺术104
第一节中国佛教艺术104
一、建筑艺术104
二、绘画艺术109
三、雕塑艺术112
四、金石艺术114
五、文学艺术115
六、音乐艺术118
第二节 中国基督教艺术120
一、诗歌与音乐结合的教堂音乐121
二、绘画雕塑艺术122
三、建筑艺术124
第三节 中国伊斯兰教艺术125
一、建筑艺术126
二、文学艺术129
第四节 中国道教艺术130
一、建筑艺术131
二、文学艺术131
三、绘画艺术132
四、音乐艺术133
一、什么是文物135
第一节 中国文物及保护135
第五章 中国的文物135
二、文物保护139
第二节 古器物143
一、古青铜器143
二、古代陶瓷器150
三、古代玉器157
四、古木、竹、漆器161
第三节 古丝织刺绣165
一、概述165
二、古代丝织品166
三、古代绣品169
第四节 古代绘画、书法、篆刻170
一、古代绘画170
二、古代书法175
三、古代印章篆刻179
四、装裱182
第六章 中国的旅游交通和线路183
第一节 旅游与交通183
一、航空交通183
二、陆路交通186
三、水上交通190
第二节 旅游线路191
一、旅游线路191
二、我国的主要专项旅游线路199
第七章 中国主要旅游景观的形成230
第一节 自然旅游景观的形成230
一、气候、天气、气象的概念230
二、云景(云海、云瀑)231
三、雪景的形成232
四、彩霞、虹景的形成233
五、日月合璧的奇景234
七、极光的形成235
六、佛光的形成235
八、树挂(雾淞)的形成236
九、泉水的形成237
十、瀑布的形成238
十一、海市蜃楼的成因240
十二、钱塘江潮的形成242
十三、黄龙沟水色为何丰富多采243
十四、鸣沙山沙鸣的原因243
十五、山岩和山地形胜245
十六、长江及长江三峡是怎样形成的248
十七、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是怎样形成的250
十八、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为何冬天不结冰251
十九、沿南海、东海、黄海旅游,为什么会看到海面不同的水色251
二十、春城昆明、日光城拉萨、泉城济南是怎么形成的252
第二节 人文旅游景观的形成253
一、杭州西湖为何闻名海内253
二、敦煌莫高窟成为我国石窟之最的主要原因254
三、为何古代帝王陵墓多在北方风景优美的地方?255
四、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之所以成为四大佛山的原因256
五、南方古典园林荟萃于苏州的历史地理原因259
六、帝王苑囿承德避暑山庄建筑何以淡雅素净261
七、三门峡“天井村”黄土来自何方261
热门推荐
- 2136331.html
- 3008434.html
- 907352.html
- 610775.html
- 702371.html
- 1793712.html
- 417577.html
- 965346.html
- 2290338.html
- 28543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51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2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7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10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97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23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62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64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9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