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 伍海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2721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19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36页
  • 主题词:货币政策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货币基本理论1

第一节 凯恩斯的货币基本理论1

一、货币的本质和分类1

二、货币的职能和特征3

第二节 货币学派的货币基本理论5

一、货币学派货币理论概述5

二、弗里德曼与施瓦兹的货币定义6

三、货币分析的一般理论模式与传导机制8

四、货币的时滞效应12

第三节 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理论12

一、政府垄断货币发行的弊端12

二、私营银行发行货币的可行性和益处13

三、货币非国家化的设想13

第四节 当代货币基本理论的进展14

一、佩塞克和萨文的分析14

二、纽伦和布特尔的货币定义16

三、拉德克利夫报告中的货币定义18

第二章 储蓄理论21

第一节 储蓄理论的研究概况21

第二节 确定性情形下的储蓄决定22

一、绝对收入假说22

二、相对收入假说23

三、持久收入假说25

四、生命周期假说27

第三节 不确定性情形下的储蓄决定30

一、引论30

二、可多样化的收入与消费决策32

三、二次型效用假说33

四、预防性储蓄假说35

五、含有政府支出的储蓄决策问题40

六、分析的结论42

第三章 银行经营管理理论43

第一节 银行信用理论43

一、信用媒介论43

二、信用创造论45

第二节 传统的银行经营管理理论46

一、真实票据论47

二、可转换性理论48

三、预期收入理论48

第三节 当代银行经营管理理论49

一、负债管理理论49

二、模式经营理论49

第四节 信息不对称与银行信贷风险50

一、问题的题出50

二、信贷风险的数学原理51

三、信贷风险的决策模型52

四、信贷风险决策机制及分析54

五、分析的结论58

第四章 货币需求理论60

第一节 货币需求的系统识别60

一、货币需求系统的理论结构60

二、货币需求系统的数量界定61

第二节 古典货币数量理论分析64

一、现金交易数量理论64

二、收入数量理论65

三、现金余额货币数量理论65

第三节 凯恩期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分析66

一、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理论67

二、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需求理论70

三、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73

第四节 现代货币数量学说的货币需求分析74

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75

二、货币需求函数的结构76

三、对货币需求函数的分析76

四、现代货币数量学说的政策含义77

第五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经验分析79

一、经验分析的目的79

二、典型的经验分析80

三、经验分析的结论80

第六节 经济发展中的货币需求理论81

一、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与经济发展81

二、现代货币数量学说的货币需求理论与经济发展82

第五章 货币供给理论84

第一节 货币供给的系统结构84

一、货币供给的数量界定84

二、货币供给与银行体系85

第二节 货币供给与经济运行分析的两种思路87

一、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87

二、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分析88

第三节 货币供给的模型分析89

一、货币M1的供给模型89

二、货币M2的供给模型95

第四节 基础货币供给及其决定95

一、基础货币的定义95

二、基础货币之决定96

三、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98

第五节 货币乘数及其决定99

一、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率99

二、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100

三、社会公众的行为参数101

第六章 货币均衡理论104

第一节 货币供需均衡与失衡的类型104

一、均衡的类型与分析的界定104

二、货币供需均衡的内涵105

三、货币失衡的成因剖析107

四、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需平衡108

第二节 自动性货币供需平衡110

一、金属货币制度下的供需自动平衡110

二、信用货币制度下的供需自动均衡110

三、纸币制度下的供需自动均衡111

四、3种货币制度下的货币供需自动均衡的比较研究113

第三节 干预性货币供需均衡114

一、中央银行干预货币供需均衡的必要性114

二、中央银行在货币供需均衡中的任务114

三、在央银行干预货币供需均衡的思路115

第四节 货币供需失衡的调整117

一、供给型调整117

二、需求型调整118

三、混合型调整118

四、逆向型调整119

第七章 利息利率理论120

第一节 凯恩斯的利息理论120

一、利息产生的原因120

二、利率的决定原因122

三、利率的作用与利率政策124

第二节 新剑桥学派的利息理论126

一、借贷资金论的内涵126

二、利率的控制方式与利率的作用128

第三节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利率理论129

一、IS-LM曲线分析模型的提出与形成129

二、IS-LM分析法的应用131

三、利率的作用与地位138

第四节 瑞典学派的利率理论139

一、利率和经济运行的关系139

二、利率与物价的关系140

三、利率对金融机构行为的影响142

四、利率政策主张143

第五节 其他学派的利率理论144

一、货币学派的利率理论144

二、合理预期学派的利率理论144

第八章 金融资本理论146

第一节 金融资本的系统结构146

一、经济发展中资本形成的含义146

二、资本形成重要性的理论分析147

三、经济发展中资本形成重要性的实证149

四、经济发展中资本形成重要性的重新认识149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中资本形成的型式及途径151

一、问题的提出151

二、经济发展中资本形成的型式151

三、经济发展中资本形成的途径153

四、经济发展中资本形成的障碍156

第三节 不确定性情形下的投资决定158

一、确定性情形下投资决定的简要分析158

二、企业的价值行为160

三、无调整成本的最优资本决定163

四、存在调整成本的投资决定模型164

第四节 不确定性情形下的存货行为165

一、存货行为165

二、生产平滑化与存库中断167

三、期望行为与存货调整169

第五节 经济发展中的资本有效配置170

一、资本有效配置的基本内容170

二、影响资本有效配置的主要因素171

三、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分析准则172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174

第一节 通货膨胀理论的发展概况174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理论175

一、凯恩斯的半通货膨胀理论175

二、新剑桥学派的理论175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理论178

第三节 哈耶克的通货膨胀理论182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182

二、通货膨胀的主要危害183

三、通货膨胀的根治措施185

第四节 瑞典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186

一、经济开放型小国通货膨胀理论模型186

二、全球性通货膨胀理论模型187

三、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及主要对策189

四、经济开放型小国对国际通货膨胀传送的主要对策190

第五节 货币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191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191

二、通货膨胀的危害及治理措施192

第六节 供给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194

一、通货膨胀的危害194

二、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195

第七节 理性预期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196

一、理性预期与菲力普斯曲线196

二、预期通货膨胀论197

第八节 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理论197

一、通货膨胀与资本形成197

二、通货膨胀、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201

三、经济稳定与实现经济起飞203

第九节 通货紧缩及其理论发展205

一、何谓通货紧缩205

二、如何判断是否发生了通货紧缩206

三、研究通货紧缩的不同视角207

四、凯恩斯的通货紧缩理论及其发展208

五、费雪的通货紧缩理论及其发展209

六、通货紧缩理论的简要评析212

第十章 金融创新理论214

第一节 金融创新的基本结构214

一、金融创新的含义214

二、银行业创新的主要类别识别214

三、金融创新的历史回顾216

第二节 金融创新的理论梗概217

一、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阶段217

二、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217

三、卡恩的规避性金融创新理论218

四、交易成本创新理论218

五、制度学派的金融创新理论219

第三节 金融创新均衡的论证219

一、金融创新均衡分析的合理性219

二、金融创新均衡的论证220

三、金融创新的过程228

第十一章 金融市场理论229

第一节 经典的资本市场理论229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229

二、套利价格理论(APT模型)234

三、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235

第二节 资本市场理论的创新238

一、经典资本市场理论的局限性238

二、分形理论238

三、用分形理论来研究资本市场239

四、协同市场假说243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金融市场的矛盾245

一、经济发展中金融市场的重要性245

二、经济发展中金融市场的矛盾246

第四节 金融市场发展的政策分析249

一、政府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干预249

二、金融市场发展的政策结构253

第十二章 金融资产定价理论256

第一节 引论256

第二节 霍尔的随机游走消费理论256

第三节 随机游走股票价格理论257

第四节 卢卡斯的资产价格模型258

第五节 卢卡斯模型的梅拉和普雷斯科特有限态形式260

第六节 一般情形下的资产定价261

一、利率的期限结构262

二、卢卡斯模型的n种树形式264

三、应变性要求权(Contingent claim)市场266

四、套利资产定价公式268

第七节 莫迪利亚尼-米勒定量269

第八节 政府债券与李嘉图命题270

第九节 对检验和估计的评论272

第十三章 货币经济增长理论274

第一节 新古典货币经济增长理论274

一、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274

二、新古典货币增长理论的演变274

三、托宾的货币增长模型275

四、托宾货币增长理论的发展278

第二节 凯恩斯-魏克赛尔型的货币增长理论288

一、斯泰因货币增长模型289

二、斯泰因模型之“解”291

三、货币对经济的影响291

四、对斯泰因模型的评价292

第三节 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的货币292

一、效用函数中的货币——斯德劳斯基模型293

二、世代交叠与货币增长问题296

第十四章 金融发展理论302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中货币金融制度的特性302

一、问题的提出302

二、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研究的由来302

三、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303

四、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306

五、经济发展中金融制度的特性分析308

第二节 金融压制和金融深化的理论模型310

一、新古典理论中货币的地位310

二、金融发展理论中的货币311

三、金融压制的理论模型314

四、金融深化的理论模型315

第三节 金融深化理论的政策含义317

一、放松利率,抑制通货膨胀318

二、积极促进金融业的竞争318

三、金融深化应与财政改革同步318

四、金融深化与外贸改革同步318

第四节 对金融深化理论的批评319

一、后凯恩斯主义的批评319

二、新结构主义的批评320

三、从微观经济角度出发的批评321

第十五章 国际收支理论324

第一节 国际收支理论的演变324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失衡325

一、国际收支均衡的定义325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识别326

第三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327

一、理论分析的概况327

二、弹性分析法327

三、乘数分析法330

四、吸收分析法331

五、货币分析法334

第四节 开放经济下的蒙代尔模型336

一、问题的提出336

二、基本的蒙代尔模型337

三、资本不完全流动下的蒙代尔模型339

四、大国的蒙代尔模型340

五、分析之结论341

第十六章 汇率理论342

第一节 汇率决定理论342

一1930年前的汇率理论342

二、购买力平价理论345

三、利率平价理论348

四、综合性的汇率理论351

五、汇率超调理论353

六、汇率分析的其他理论354

第二节 不完全信息与汇率调整355

一、问题的提出355

二、模型的建立355

三、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动态调整361

四、分析的结论365

第三节 汇率目标区理论365

一、汇率目标区理论的标准模型366

二、标准模型的检验、修正和扩展367

三、目标区和投机攻击369

四、简要分析370

第四节 经济发展与汇率制度的改革370

一、方案之一:增大汇率制度的浮动性370

二、方案之二:实行货币局制度371

三、方案之三:建立区域性货币联盟371

四、方案之四:美元化372

五、方案之五:外汇管制下的汇率制度稳定373

第十七章 货币危机理论375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中的危机问题375

一、金融发展中的危机375

二、金融危机的相关理论376

第二节 货币危机理论的分析框架377

一、货币危机理论的基本假定与结论378

二、货币危机的理论推导及政策主张378

三、货币危机理论的发展379

四、货币危机理论面临的挑战381

五、货币危机模型的修正381

第三节 货币危机的传染性382

一、货币危机传染的原因382

二、货币危机传染现象的经验证据386

三、分析的结论388

第十八章 货币政策理论389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系统识别389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389

二、货币政策的内容389

三、货币政策的运作过程390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目标理论390

一、货币政策的目标分类390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390

三、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392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理论394

一、货币政策工具的系统识别394

二、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398

三、再贴现率政策398

四、法定存款准备率政策399

五、公开市场业务400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理论400

一、传统经济学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400

二、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401

三、信用供给可能性学说402

四、货币主义者的理论403

五、后凯恩斯主义者的理论403

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效果理论404

一、货币政策的时滞问题404

二、货币政策局限性分析405

三、货币政策效果理论的比较405

第六节 博弈论与货币政策之实施409

一、货币政策动态时间一致性问题:K-P博弈模型409

二、完全信息下的货币政策博弈411

三、不完全信息博弈与货币政策的可信性4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