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湖北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与体制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许林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52599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民工-城市化-研究-中国;民工-社会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湖北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与体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1
第二节 已有的研究2
一、一般理论研究2
二、具体经验研究4
三、简要评述14
第三节 研究方法15
一、资料收集方法15
二、分析方法17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19
一、农民进城19
二、农民工19
三、进城农民工20
第二章 我国农民工进城的历史阶段21
第一节 大量涌入期21
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提供了基础动因22
二、城乡差别的存在提供了深层推力22
三、城市就业机会的存在提供了现实可能22
四、约束机制的缺乏提供了制度缺口23
五、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提供了客观原因23
第二节 严格限制期24
第三节 逐步松动期26
第四节 调控服务期29
第三章 当代我国农民工进城的现实原因34
第一节 有关农民工进城原因的理论34
一、拉文斯坦的人口迁移法则34
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35
三、博格的推拉理论35
四、托达罗的城乡劳动力转移模型35
五、斯塔克的相对贫困假说36
六、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36
七、理性选择理论37
第二节 农民工进城的宏观原因:推力与拉力并存37
一、农村推力因素38
二、城市拉力因素41
第三节 农民工进城的微观机理:理性与感性之间46
一、农民工进城中的理性与感性46
二、农民工进城中感性选择的具体表现48
第四章 进城农民工的生存状况52
第一节 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境遇52
第二节 进城农民工的生活状况62
一、进城农民工的物质生活62
二、进城农民工的精神生活71
第三节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76
一、进城农民工的称谓属性76
二、进城农民工的经济地位77
三、进城农民工的政治地位78
四、进城农民工的地位认同81
五、进城农民工的地位分化85
第四节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网络88
一、找工作过程中的关系网络88
二、城市生活中的关系网络91
第五节 进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94
第六节 进城农民工与市民的冲突100
第五章 农民工进城的后果分析103
第一节 农民工进城对个人的影响103
一、人力资本积累104
二、社会资本增加109
三、观念行为变迁113
第二节 农民工进城对社会的影响125
一、对流出地社会的影响125
二、对流入地社会的影响144
第六章 进城农民工管理研究的基础理论154
第一节 关于人性的讨论154
一、不同视角的人性认识154
二、人性研究的几个基本观点155
第二节 关于需要理论的研究156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研究157
二、亚当·斯密关于需要的理论研究157
三、马林诺夫斯基的“需要三层次”理论158
四、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158
五、我国学者薛克诚等人对需要多样性的研究159
六、关于“需要限度理论”研究159
第三节 关于进城农民工行为适应、行为失范的理论分析162
第四节 关于进城农民工管理的复杂性认识166
一、内享复杂性166
二、主观(认识)复杂性168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169
第七章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系统172
第一节 进城农民工社会支持系统的现实意义172
一、社会公正的需要172
二、社会和谐的需要174
三、社会发展的需要178
第二节 进城农民工社会支持系统的基本模式180
一、价值系统181
二、制度系统183
三、组织系统186
四、个体网络系统189
第八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分析191
第一节 思想观念的障碍191
一、城市管理者的忧虑191
二、市民的偏见192
第二节 制度障碍192
一、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不能享受应有的国民待遇192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缺失193
三、土地家庭承包制牵制了农民工的流动194
第三节 政策障碍195
一、二元劳动力市场的限制195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不平等196
三、农民工住房政策的缺乏197
第四节 社会组织障碍198
一、城市组织的排斥和缺位198
二、农民工自组织的混乱198
第五节 农民工自身的素质障碍199
第六节 城市化水平的障碍200
第九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途径分析202
第一节 优化农民工市民化的软环境202
一、统一思想认识,优化舆论环境202
二、加快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202
第二节 改革与完善相关的制度203
一、深化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落实农民工的国民待遇203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农民工纳入保障范围204
三、建立适宜的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民工的有效流动205
第三节 建立健全政府相关的政策保障206
一、落实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206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机制207
三、改善农民工的住房条件208
第四节 充分发挥城市社会组织的作用208
第五节 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209
一、提高农民工的科学文化水平209
二、重视农民工思想道德的教育209
三、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的培训210
第六节 推进城市化的进程210
一、建设具有区域性功能的城市群210
二、充分发挥城市第三产业的后发动力作用211
第十章 结论212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成果212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213
第三节 几点基本认识213
第四节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和研究展望214
附录215
附录1 建国以来关于农民工进城的主要文件215
附录2 农民工基本情况调查问卷225
附录3 市民调查问卷233
附录4 进城农民工需要满足情况测量表1235
附录5 进城农民工需要满足情况测量表2241
参考文献245
后记252
热门推荐
- 816692.html
- 2767275.html
- 2654196.html
- 2134879.html
- 2045854.html
- 667401.html
- 3678756.html
- 3692542.html
- 3676888.html
- 24918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75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49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4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28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92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4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17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55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93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