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郑天挺隋唐五代史讲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郑天挺隋唐五代史讲义
  • 郑天挺著;王力平等整理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8211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66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研究-隋唐时代;中国历史-研究-五代十国时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郑天挺隋唐五代史讲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隋代1

一、隋朝建立的背景1

1.隋唐前天下大势之分合1

2.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之分合1

3.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之归一2

4.魏、周、齐2

5.元魏之“国语”3

6.北齐袭北魏制3

7.北周末州郡4

8.北周宣帝之父子夫妇4

二、隋朝政治与军事5

1.隋高祖辅周时之官爵5

2.隋灭陈之意义5

3.隋之车服不同魏、齐5

4.隋袭齐制5

5.隋文帝初辅政之政敌8

6.隋文帝辅政时之环境9

7.隋文帝论辅政时功臣10

8.隋文帝世系11

9.隋文帝辅政时功臣11

10.隋初功臣13

11.隋文帝事迹略表14

12.隋赐国姓14

13.赐姓普六茹14

14.叱李长叉15

15.唐太宗论隋文帝15

16.隋与北周之关系15

17.隋炀帝之谥16

18.隋炀帝事迹略表16

19.杨玄感16

20.隋与高丽18

21.隋末起兵建号简表20

三、隋朝经济与社会生活23

1.隋初开盐酒之禁23

2.隋代始裕终困之原因23

3.隋平陈所得州郡23

4.初隋之富24

5.隋极盛时之版图24

四、隋朝文化25

1.南北文风之不同25

2.北周文学染南梁风气25

3.隋之文学25

第二部分:唐代27

一、唐代概说27

1.历史上唐之分代27

2.文学上唐之分代28

3.民国卅四年(1945)四月讲述唐史纲要29

二、唐高祖李渊建唐史事31

1.隋唐之际诸人年龄31

2.唐初功臣表34

3.唐高祖事迹编年及表36

4.李唐帝系38

5.唐初功臣免死39

6.唐初功臣实封差第39

7.驳李唐为胡姓说40

8.再驳李唐氏族为胡姓说42

9.唐代制度之根源42

10.李唐与周隋之关系43

11.唐初袭隋制43

12.义兵初起与建成、元吉44

13.大侠45

三、唐太宗与贞观之治45

1.玄武门变后之军政权45

2.唐太宗母45

3.长安军事成败系于玄武门46

4.图建成、元吉之谋46

5.杨文幹之反48

6.玄武门之变与文德皇后49

7.唐太宗论武德时功高不赏之惧49

8.唐太宗系年50

9.唐太宗为立嗣欲自杀51

10.唐太宗废太子与魏徵51

11.唐太宗父子52

12.承乾为泰所逼54

13.唐太宗时功臣世袭刺史制54

14.唐太宗时世袭刺史之人与地55

15.凌烟阁图像二十四人55

16.唐太宗征高丽56

17.唐初之内重外轻57

四、唐高宗朝史事57

1.唐之佛教与政治57

2.唐高宗年事57

3.唐太子加元服58

4.唐高宗在东宫僚属59

5.唐高宗即位之辅臣60

6.唐高宗之改元60

7.唐高宗时太子61

五、武则天研究62

1.武则天幼尝为尼62

2.武则天再入宫年月63

3.唐初后宫组织63

4.武氏七庙64

5.武则天为女主与《大云经》65

6.武则天之改元66

7.武则天尊号67

8.武则天太庙神主69

9.史书对于吕后之书法及与武后之比较69

10.《通鉴》对武则天之书法70

11.武则天深知汉吕后之祸70

12.武则天时制度71

13.武则天时之学校72

14.武则天去唐初年代72

15.武则天系年73

16.武则天称周75

17.武则天革命75

18.武则天称帝之原因77

19.武则天称帝以劝进行之78

20.武李两家之纠结79

21.武则天与唐宗室79

22.武则天与诸武80

23.武氏世系82

24.武则天不立武承嗣为太子83

25.武则天与门阀制度84

26.中宗复位与玄武门之兵84

27.张易之兄弟与中宗之立85

六、唐玄宗朝史事86

1.唐玄宗对吐蕃之政策86

2.唐玄宗攻取石堡城87

3.唐玄宗对河北之政策88

4.安史与羯胡88

5.安禄山之进用90

6.安禄山初起谋划93

7.安禄山僚佐93

8.安史之乱之影响94

9.安史乱后之范阳95

10.唐玄宗系年96

11.唐玄肃两宗崩殂日表97

12.唐玄宗时宰相98

13.出身进士之宰执99

14.唐玄宗入蜀路程99

七、唐代官制100

1.南北朝时吏部之职掌100

2.梁、陈入仕制100

3.梁之官品与十八班、二十四班101

4.唐之官制101

5.唐俗轻外任103

6.唐官俸京外不同103

7.唐考课之法103

8.开元后鄙常侍105

9.唐代择人之法105

10.唐政事堂105

11.唐代升擢习惯106

12.中书舍人106

13.登三事107

14.五院107

15.省郎之拜107

16.中书门下班序107

17.唐举子乘马与其禁108

18.唐代制度之订定108

19.唐之品阶官勋109

20.唐诸王为都督111

21.畿尉升迁111

22.御史大夫兼官112

23.隋唐辟属制度之废112

八、唐代军事制度——府兵与藩镇113

1.隋唐关中军力胜于关外113

2.唐三卫114

3.唐初十二军115

4.番上115

5.府兵寓农之两期117

6.唐府兵与寓农117

7.唐府兵之优点118

8.唐府兵制118

9.唐府兵制编制表119

10.唐折冲府三等119

11.唐府兵数诸书不同120

12.府兵之原始与发展121

13.《唐折冲府考》122

14.《唐折冲府考补》123

15.唐府兵缘起123

16.唐兵制三变124

17.《唐折冲府考补拾遗》124

18.《旧唐书·地理志》之府124

19.开元时节度之兵力及边费125

20.十节度、九节度、三镇127

21.府兵制破坏之原因128

22.唐代军制之改变129

23.?骑129

24.唐代募兵之始130

25.唐府兵制之坏与方镇之强130

26.唐玄宗时士大夫对于兵之观念130

27.唐代藩镇131

28.节度使由军士废立之始132

29.方镇与边将132

30.藩镇魏博133

31.藩镇镇冀134

九、唐代经济135

1.均田讲稿135

2.隋平均每户可垦田二顷137

3.唐调查户口时间137

4.租庸调137

5.唐行均田未动勋戚旧业138

6.唐代王公百官永业田139

7.两税法139

8.两税外擅自征收140

9.元稹所称均田是均税140

10.杨炎141

11.唐代俸料141

12.和籴之扰142

13.和籴与回造纳布142

14.飞钱143

15.隋唐人口144

16.唐代国外贸易144

17.唐代交通与经济145

18.唐代工业146

19.唐代商业147

20.唐小说所见之工商业148

21.唐代矿148

22.唐代盐148

23.唐京师149

十、中晚唐内外廷党争、宦官专权等150

1.唐代内外廷之党别150

2.宦官之寝大151

3.宦官主兵152

4.东军、西军、北司153

5.都153

6.唐代宦官的爪牙牢狱153

7.昭宗东内之难153

8.文宗时时宰拔擢之争154

9.喷玉泉幽魂与甘露之变154

10.十家事起154

11.唐代之赂遗154

12.唐以吏俸上供155

十一、唐末社会矛盾之激化与黄巢起义155

1.黄巢起义前社会情况155

2.黄巢156

3.黄巢起兵之号召157

4.黄巢军队之纪律158

5.黄巢之建设158

6.黄巢不攻庐州159

7.王仙芝与黄巢159

8.黄巢在长安160

9.黄巢失败160

十二、唐代宗教161

1.佛教161

2.外来宗教162

十三、科举文学谱学礼乐门阀162

1.科举162

2.科举之发展163

3.考试之请托164

4.李卫公升寒素164

5.唐文之变凡分三期164

6.诗165

7.姓谱之学165

8.礼乐与门阀167

9.雅乐与俗乐167

10.西域乐之入中国168

11.掌乐事之官一169

十四、唐代之边患及唐代与外族之关系170

1.唐代之外患170

2.突厥171

3.突厥与中国172

4.东突厥世系174

5.西突厥世系176

6.西突厥178

7.西突厥与中国178

8.回鹘181

9.贞观时群臣对突厥降人之意见182

10.西藏之名183

11.唐安西四镇184

12.唐北庭184

13.新罗人在中国为奴184

14.突骑施185

15.西藏史185

第三部分:五代及宋辽史事186

1.契丹南侵时中国人民之抵抗186

2.辽代移徙居民186

3.契丹南下之酷残括财187

4.燕云十六州之割188

5.阿保机188

6.辽太宗德光189

7.五代宋初五司190

附录一:杂项191

1.春秋初税亩解191

2.魏主氏姓191

3.北周皇室谱191

4.括儿牙192

5.宋代之报纸192

6.一冶炉多至五七百人192

7.嘉定人下番193

8.红军之旗帜193

9.少数族之耕种法193

10.元代之转佃194

11.元末高利贷之利率194

12.徐寿辉建号称宋194

13.五行生克195

14.八卦方位195

15.汉字之四声195

16.《贞观政要》196

17.《通鉴》删改旧史197

18.句读不同,文义相反197

19.《通鉴》注文改误断句198

20.所谓史笔之一例198

附录二:郑天挺隋唐五代史卡片整理前之目录200

A目200

B目219

传宋贤之薪火,得乾嘉之绪馀——郑天挺先生隋唐五代史教学卡片整理后记2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