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乐通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蒲亨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ISBN:781096065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道教-宗教音乐-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乐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篇 历史考3
第一章 先秦汉时期:道乐之渊源3
第一节 古代国家祭祀仪式3
第二节 民间巫祠乐舞4
第三节 秦汉神仙音乐6
第二章 东汉时期:道乐的萌芽11
第三章 东晋南北朝时期:道乐传统模式的形成13
第一节 葛洪的音乐观念及新道派的崛起13
第二节 最早的程序化斋仪音乐——《灵宝斋》15
第三节 寇谦之及其斋仪音乐16
第四节 陆修静及其斋仪音乐19
第五节 灵宝派及其科仪音乐24
第四章 唐代北宋时期:道乐的巩固及上移27
第一节 传统道乐的继承巩固28
第二节 道乐的上移发展31
一、“御用道乐”的形成32
二、道乐用于皇宫祭典33
第三节 道乐流被文人和民间36
第五章 南宋金元时期:道乐的下移及扩容40
第一节 从黄箓斋仪看道乐的下移扩容43
一、南宋的黄箓斋43
二、元代的黄箓斋44
一、《道门通教必用集》51
第二节 从重要科书看道乐的理论与实践51
二、《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52
三、《灵宝领教济度金书》53
四、《灵宝玉鉴》54
五、《上清灵宝大法》55
六、《太极祭炼内法》55
七、《道法会元》55
第三节 其它重要科仪的程序56
一、上章仪56
三、金钟玉磬仪57
四、宿启仪57
二、章官醮仪57
第六章 明清时期:道乐的进一步下移及定型59
概述59
第一节 从重要科书看道乐实践61
一、集大成的《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61
二、明皇室御用的《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63
三、全真道的科书64
四、正一派的度亡科书68
第二节 典型科仪音乐实例分析69
一、五种度亡科仪音乐的比较69
二、祈福类科仪音乐71
第三节 科仪音乐的乐队73
第一节 道乐延续传承的基本情况75
第七章 现当代时期:道乐的延续及保存状况75
第二节 保存道乐传统较好的地区78
一、湖北武当山的道乐78
二、辽宁省的道乐79
三、河南省的道乐79
四、陕西省的道乐80
五、福建省的道乐80
六、山东省的道乐81
七、河北巨鹿县的道乐81
八、山西省的道乐82
九、四川省的道乐82
十二、湖南省的道乐83
十三、香港的道乐83
十、浙江省的道乐83
十一、北京的道乐83
第三节 完整科仪音乐的保存情况86
一、“施食”科仪音乐86
二、“上表”科仪音乐90
三、“课诵”科仪音乐90
四、罗天大醮三朝仪91
第四节 科仪音乐基本构件的保存情况92
本篇小结97
第一章 总体特点论述100
第一节 雅俗分野的流派特点100
第二篇 形态论100
一、音乐差异103
二、文化背景106
第二节 超地域性的风格特点107
一、超地域性的表现108
二、超地域性的成因110
第三节 古老性的历史特点112
一、原始巫觋乐舞因素113
二、古乐风格的痕迹构造115
第二章 经韵(声乐曲)的形态特点116
第一节 旋律形态116
一、唱法、旋律的类型化特征116
二、韵腔的主腔及其类型化特点117
第二节 曲式及其结构规律120
一、单曲的曲式120
二、套曲的曲式121
三、内在结构规律121
四、主腔与旋律群体之关联124
五、曲词关系128
第三章 科仪与音乐关系论130
第一节 科仪构成的系统观130
第二节 科仪的功能132
第三节 科仪音乐的自身逻辑134
一、整体结构逻辑134
二、表现信仰的方式135
一、课诵科仪概述137
第四章 科仪音乐类型及特征137
第一节 修道科仪音乐137
二、课诵音乐的运用程序138
三、课诵音乐的结构特点140
第二节 祈禳科仪音乐142
一、科仪概述142
二、祈禳科仪音乐运用的程序143
三、音乐形式特征147
第三节 开度科仪音乐148
一、科仪概述148
二、施食科仪音乐运用的程序149
三、施食科仪音乐的结构特点156
第一节 曲目构成的一般特征159
第五章 道乐曲目考论159
第二节 曲目的来源及分类160
一、标意性曲目160
二、源于科仪节次之曲目163
三、取自经文首句词之曲目167
四、沿用古代音乐之曲目167
五、源于民间音乐之曲目169
本篇小结169
第三篇 风格论172
第一章 道教音乐观172
第一节 起源观173
一、通神降魔174
第二节 功能观174
二、修道养生177
第三节 审美观178
第二章 道乐之功能179
第一节 营造气氛180
第二节 加固信仰181
第三节 修炼身心182
第三章 道乐审美风格186
第一节 审美形态特征186
一、阴柔性格的旋律形态187
二、自然随意的节奏、节拍189
三、自然平衡的速度、力度与唱法特点192
第二节 阴柔——道乐审美的主导风格193
第三节 道乐之“韵”194
第四篇 关系论200
引论200
一、传统音乐产生发展的促进者202
二、传统音乐的集中者202
三、传统音乐的传授者203
四、民间音乐的提高者204
五、古代音乐的系存者205
第一章 道乐与宫廷音乐210
概况210
第一节 唐明皇与道教音乐214
第二节 宋徽宗创作、推行道教音乐222
第三节 《玉音法事》名实辩224
一、题名辩224
二、实质辩228
第四节 明皇室对道乐的重视和扶植234
第五节 道乐与宫廷音乐之关系问题237
第二章 道乐与佛乐239
第一节 仪轨制度240
第二节 经韵文体245
第三节 经韵词汇249
第四节 佛道音乐的相关性问题251
第三章 道乐与文人音乐254
第一节 琴乐的仙道意向255
第二节 词乐的道教影响258
第三节 姜白石歌曲的道乐渊源260
第四章 道乐与曲线谱264
第一节 从声曲折说起265
第二节 符箓:曲线谱之源268
第三节 曲线谱在唐宋的流变274
第四节 曲线谱在元明的流变276
第五章 道乐与戏曲音乐286
第一节 题材剧目287
第二节 创作主体289
第三节 科范之渊源290
第四节 音乐共性291
一、音乐结构292
二、演奏形式292
三、典型音调293
第五节 因果关联问题293
第六章 道乐与民族器乐299
第一节 科仪中的器乐299
第二节 民族器乐结构思维之道302
一、《二泉映月》变奏曲式中的阴阳观念302
二、数列结构的道教因缘305
第三节 道乐与器乐的互渗313
第七章 道乐与民歌320
第一节 民歌中的仙道意向321
第二节 风俗歌中的道教仪式因素323
第三节 道乐给民歌音乐增添了特异色彩326
一、音乐形态的共性比较326
二、旷达意韵的道乐渊源327
第四节 道乐与民歌音乐的融合329
第五节 交叉授粉、共生共荣331
主要参考文献333
附录1 20世纪的道教音乐研究339
附录2 本书曲谱360
附录3 蒲亨强主要论文索引387
附录4 蒲亨强专著、译著、合著目录索引391
后记392
热门推荐
- 1063111.html
- 351222.html
- 2648042.html
- 1945399.html
- 2400835.html
- 3783154.html
- 2656329.html
- 3054569.html
- 2812459.html
- 13509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04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60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58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24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68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38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43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82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26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9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