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乔伟文集 卷1 先秦法制史·中国刑法史稿【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乔伟著;《乔伟文集》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72186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764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8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乔伟文集 卷1 先秦法制史·中国刑法史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先秦法制史3
序言3
第一章 中国法律的起源14
第一节 不知法律为何物的原始社会15
第二节 由母系氏族习惯到父系氏族法权的演变22
第三节 由父系氏族法权向奴隶制法律的转化27
第四节 氏族战争在促进法律产生中的作用38
结束语44
第二章 夏朝的法律制度48
第一节 夏朝的法律思想49
一、民惟邦本50
二、以德为政50
三、恭行天罚51
第二节 夏朝的立法活动52
一、大禹和皋陶的立法成就53
二、夏朝中后期对法制的破坏54
三、夏朝的法律形式56
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57
一、罪名57
二、刑制61
三、定罪判刑的一般原则66
第四节 民事及经济法律制度70
一、奴隶制国家的财产所有权71
二、《禹贡》中所规定的赋税制度72
三、调整其他民事及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73
第五节 婚姻及家庭法律制度74
一、调整婚姻关系的法律规范75
二、调整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76
三、调整继承关系的法律规范78
第六节 司法与监察制度79
一、司法机关79
二、诉讼与审判程序80
三、监狱管理83
四、监察制度85
结束语85
第三章 商朝的法律制度87
第一节 商朝的法律思想88
一、商朝前朝以“德”为本的法律思想89
二、商朝中后期以“刑”为主的法律思想90
三、商朝统治者的“天命”观92
第二节 商朝的立法活动94
一、商朝初期的立法成就94
二、商朝中期法制的发展变化96
三、商朝后期对法制的破坏98
四、商朝的法律形式101
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102
一、罪名102
二、刑制107
三、定罪判刑的一般原则109
第四节 民事及经济法律制度111
一、奴隶制国家的财产所有权111
二、赋税制度的发展113
三、调整其他民事及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114
第五节 婚姻及家庭法律制度115
一、调整婚姻关系的法律规范115
二、调整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117
三、调整继承关系的法律规范118
第六节 司法与监察制度118
一、司法机关118
二、诉讼与审判程序120
三、监狱管理121
四、监察制度123
结束语124
第四章 西周的法律制度125
第一节 西周的法律思想126
一、敬天保民128
二、明德慎罚130
三、世轻世重132
第二节 西周的立法活动134
一、灭商前的立法活动134
二、西周初期的立法成就135
三、穆王时期的修律活动138
四、西周后期对法制的破坏140
五、西周的法律形式141
第三节 周礼的本质及其作用143
一、周代的宗法制度144
二、礼的起源及其本质147
三、周礼的内容与作用151
第四节 刑事法律制度157
一、罪名158
二、刑制164
三、定罪判刑的一般原则174
第五节 民事及经济法律制度182
一、奴隶制国家的财产所有权183
二、西周的赋税和劳役制度187
三、调整其他民事及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192
第六节 婚姻及家庭法律制度198
一、调整婚姻关系的礼法规范198
二、调整家庭关系的礼法规范204
三、调整继承关系的礼法规范206
第七节 司法与监察制度208
一、司法机关209
二、法官的责任212
三、诉讼和审判程序214
四、刑罚的执行与监狱管理223
五、监察制度225
结束语229
第五章 春秋时期的法律制度231
第一节 春秋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变化233
一、轻天重民233
二、德刑并用236
三、宽猛相济240
四、守礼正名244
第二节 各诸侯国的立法活动252
一、郑铸刑书252
二、齐的立法活动256
三、晋铸刑鼎259
四、楚的立法活动263
五、秦的立法活动266
六、吴、越的立法活动268
七、春秋时期的法律形式270
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273
一、罪名274
二、刑制287
三、定罪判刑的一般原则294
第四节 民事及经济法律制度296
一、奴隶制国家财产所有权的瓦解297
二、赋税制度的变化303
三、调整其他民事及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306
第五节 婚姻及家庭法律制度309
一、调整婚姻关系的礼法规范310
二、调整家庭关系的礼法规范312
三、调整继承关系的礼法规范314
第六节 司法与监察制度318
一、司法机关318
二、法官的责任320
三、诉讼与审判程序322
四、刑罚的执行与监狱管理323
五、监察制度325
结束语326
第六章 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327
第一节 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冶思想329
一、法随时变330
二、弃礼任法333
三、轻罪重罚338
四、刑无等级342
第二节 七国的改革及其立法活动346
一、魏国的改革及李悝的《法经》347
二、秦国的改革与商鞅变法351
三、其他各国的改革与立法活动365
四、战国时期的法律形式370
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374
一、罪名375
二、刑制388
三、定罪判刑的一般原则406
第四节 民事与经济法律制度410
一、封建制国家的财产所有权411
二、封建制国家的赋税制度413
三、德主刑辅法律思想的确立及其本质417
三、调整其他民事及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417
1.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的社会经济条件418
第五节 婚姻及家庭法律制度420
一、调整婚姻关系的法律规范421
二、调整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424
三、调整继承关系的法律规范427
第六节 司法与监察制度428
一、司法机关429
二、诉讼与审判程序433
三、监察制度435
结束语436
中国刑法史稿441
第一讲 中国古代刑事立法概述441
一、古代刑法的产生及成文刑法的公布(夏、商、周及春秋时期)441
1.我国古代刑法的产生441
2.夏、商、西周的立法活动及奴隶制刑法的特点442
3.春秋时期成文刑法的公布444
1.战国的变法及李悝的《法经》446
二、封建刑法制度的统一及确立(战国及秦汉时期)446
2.秦朝的立法活动449
3.两汉时期的立法活动451
三、封建刑事立法的发展及完备(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455
1.魏、蜀、吴三国的立法活动455
2.西晋和东晋的立法活动457
3.宋、齐、梁、陈各朝的立法活动458
4.北魏、北齐、北周的立法活动459
5.隋朝的立法活动及开皇律的历史地位461
6.唐朝的立法活动及永徽律疏的制定464
四、封建刑法的进一步发展及解体(宋、元、明、清时期)467
1.宋朝的立法活动467
2.元朝的立法活动471
3.明朝的立法活动473
4.清朝的立法活动479
5.帝国主义的入侵与中华法系的解体481
一、中国古代刑法思想的形成487
第二讲 中国古代刑法的指导思想487
二、战国时期两种刑法思想的斗争497
2.“德主刑辅”是董仲舒法律思想的核心521
3.董仲舒“德主刑辅”思想的三个理论支柱525
4.对董仲舒“德主刑辅”法律思想的评价533
第三讲 中国古代刑法的基本原则537
一、十恶的起源及其本质537
1.十恶的起源与形成538
2.十恶的具体内容542
3.对十恶的处理原则556
二、八议制度的形成及其作用558
1.八议的起源与沿革559
2.八议的对象与范围570
3.八议者的法律特权572
三、封建刑法中的其他各项原则580
1.刑事责任的年龄581
2.区分故意与过失583
3.划分公罪与私罪585
4.共同犯罪586
5.同居相隐不为罪588
6.再犯与累犯589
7.并合论罪592
8.自首减免刑罚594
9.类推的原则597
10.对涉外案件的处理599
第四讲 中国古代刑法中的刑罚制度601
一、奴隶制五刑及其特点601
1.战国及秦王朝时期607
二、由奴隶制五刑向封建制五刑的过渡607
2.汉王朝时期615
3.魏晋南北朝时期620
三、封建制五刑的内容及收赎办法627
1.笞刑628
2.杖刑629
3.徒刑631
4.流刑632
5.死刑634
四、宋以后刑罚制度的变化638
第五讲 中国古代刑法中的犯罪种类641
一、反对和侵犯皇帝罪642
1.谋反逆叛行为644
2.危害皇帝安全行为649
3.对皇帝的大不敬行为652
二、危害人身安全罪655
1.杀人行为656
2.伤害行为660
3.其他侵犯人身的行为664
三、侵犯官私财产罪668
1.强盗668
2.窃盗670
3.损坏官私财物的行为673
4.勒索财物的行为675
5.诈骗财物的行为677
6.侵占官私田产的行为677
7.侵占财物的行为677
四、逃避赋税和徭役罪677
五、思想言论上的犯罪686
1.诽谤罪689
2.妖言罪690
3.非所宜言罪691
4.腹非罪692
六、职务上的犯罪695
七、军事上的犯罪709
八、审判上的犯罪716
九、破坏婚姻家庭罪720
十、妨碍公共秩序罪727
1.诈骗罪727
2.通奸罪727
3.违犯封建礼教罪728
4.破坏经济秩序罪728
5.放火失火罪728
6.破坏堤防罪728
7.私有及盗禁器罪729
8.其他妨碍公共秩序的行为729
第六讲 中国古代刑法中的司法制度732
一、司法机关的组织与沿革732
二、诉讼制度的发展与完备742
三、监察机关对司法审判的监督751
结束语761
热门推荐
- 1022630.html
- 3103065.html
- 2910447.html
- 394752.html
- 1283182.html
- 3639084.html
- 123803.html
- 1272078.html
- 1264779.html
- 6326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7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76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7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40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30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2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9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95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9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