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750383666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森林资源-资源保护-高等学校-教材;森林-旅游-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1章 绪论1
1.1 正确认识森林资源保护的内涵及其与森林游憩的关系1
1.2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导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3
1.2.1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导论研究的指导思想3
1.2.2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导论的研究对象3
1.2.3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导论的研究任务4
1.3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导论的性质与特点4
1.3.1 具有边缘学科性质4
1.4.1 坚持以哲学与系统科学为指导5
1.4 学习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导论的方法5
1.3.3 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很强的实践性5
1.3.2 具有综合性的特点5
1.4.2 定性分析方法6
1.4.3 定量分析方法6
1.4.4 其他方法6
1.5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导论的学科体系6
第2章 森林资源概说8
2.1 森林及森林资源8
2.1.1 森林的含义8
2.1.2 森林资源10
2.1.3 森林文化12
2.2 森林资源概况及特点17
2.2.1 世界森林资源17
2.2.2 中国森林资源概况19
3.1 森林经营思想的演变34
3.1.1 原始林业时期34
第3章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森林游憩资源的利用34
3.1.2 传统林业时期35
3.1.3 现代林业时期36
3.2 世界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发展趋势37
3.2.1 国际社会对于森林问题逐步形成共识37
3.2.2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呈现多元化趋势37
3.3 中国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发展趋势39
3.3.1 中国林业发展战略实现重大转移39
3.3.2 中国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趋势40
3.3.3 中国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游憩的关系41
4.1.1 森林资源的生物多样性44
第4章 森林资源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游憩44
4.1 生物多样性概述44
4.1.2 生物多样性的分布47
4.2 生物多样性的胁迫48
4.2.1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48
4.2.2 物种的脆弱性48
4.2.3 生境的改变50
4.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53
4.3.1 建立保护区的意义53
4.3.2 保护区的类型53
4.3.3 保护区的设计原理54
4.3.5 保护区外的保护与管理55
4.3.4 保护区的管理55
4.3.7 生态环境的保护56
4.3.6 迁地保护56
4.4 森林游憩区的环境保护58
4.4.1 森林游憩与森林游憩区环境保护的关系58
4.4.2 协调森林游憩与森林游憩区环境保护的关系59
第5章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森林游憩62
5.1 生态恢复的基本内容62
5.1.1 生态恢复的含义63
5.1.2 生态恢复的目标68
5.1.3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68
5.1.4 生态恢复的技术体系71
5.2.1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成功的标准73
5.2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73
5.2.2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措施75
5.3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森林游憩87
5.3.1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为森林游憩提供了更为强大的物质基础与环境基础87
5.3.2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为森林游憩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存量87
5.3.3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为森林游憩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87
5.3.4 森林游憩的发展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注入了市场活力88
第6章 森林资源灾害类型及防治的基本原理89
6.1 森林植物病害89
6.1.1 森林植物病害的概念89
6.1.2 森林植物病害的病原90
6.1.3 森林植物病害实质探讨91
6.1.4 主要的森林植物病害类别93
6.1.5 森林植物病害对森林游憩景观的影响95
6.2 森林植物虫害95
6.2.1 昆虫的主要特点95
6.2.2 害虫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97
6.2.3 森林害虫的分类及危害97
6.3 森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101
6.3.1 植物检疫101
6.3.2 森林植物栽培技术防治102
6.3.3 生物防治102
6.3.4 物理防治104
6.3.5 外科治疗105
6.3.6 化学防治105
6.3.7 农药的种类及作用106
6.4 其他有害生物防治110
6.4.1 森林鼠害110
6.4.2 森林杂草111
6.5 森林非生物灾害防治114
6.5.1 森林火灾114
6.5.2 林区滑坡、崩塌、泥石流118
6.5.3 滑坡、崩塌、泥石流的综合治理118
第7章 森林游憩发展简史120
7.1 森林游憩概说120
7.1.1 旅游与游憩120
7.1.2 森林旅游与森林游憩121
7.1.3 生态旅游与森林游憩122
7.2.1 国外森林游憩发展概况123
7.2 森林游憩发展沿革123
7.2.2 中国森林游憩的发展沿革133
7.2.3 中国森林游憩的未来发展139
第8章 森林游憩主体142
8.1 森林游憩构成要素142
8.1.1 森林游憩主体142
8.1.2 森林游憩客体143
8.1.3 森林游憩媒介143
8.2 森林游憩及森林游憩主体分类144
8.2.1 森林游憩分类144
8.2.2 森林游憩主体分类148
8.2.3 森林游憩主体在森林游憩中的地位与作用152
8.3.1 实现森林游憩活动的客观条件153
8.3 实现森林游憩活动的条件153
8.3.2 实现森林游憩活动的主观条件160
第9章 森林游憩客体167
9.1 森林游憩客体的内涵及其特征167
9.1.1 森林游憩客体的内涵167
9.1.2 森林游憩客体的特征168
9.2 森林游憩资源价值170
9.2.1 森林游憩资源的价值构成形态170
9.2.2 森林游憩资源的价值实现程度170
9.3 森林资源的游憩价值171
9.3.1 审美价值171
9.3.2 休闲娱乐价值171
9.3.4 疗养保健价值172
9.3.3 环境价值172
9.4 森林游憩资源的分类176
9.4.1 森林游憩资源分类的标准176
9.4.2 森林游憩资源的类型178
第10章 森林游憩审美182
10.1 森林游憩审美心理概述182
10.1.1 游憩与审美182
10.1.2 森林游憩审美需求183
10.1.3 审美动机184
10.1.4 审美个性184
10.1.5 审美意识185
10.1.6 审美感受的基本要素188
10.1.7 审美感受的层次分析190
10.2 森林游憩景观的审美特征191
10.2.1 森林游憩景观的审美形态192
10.2.2 自然美的展现形态192
10.2.3 人工美的展现形态196
10.3 森林游憩观赏方法198
10.3.1 进入观赏状态198
10.3.2 调节观赏节奏198
10.3.3 调整观赏距离198
10.3.4 把握观赏时机200
10.3.5 选择观赏角度200
10.3.6 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200
11.1.1 森林游憩业的含义202
11.1 森林游憩业的含义及组成202
第11章 森林游憩业202
11.1.2 森林游憩业的组成203
11.2 森林游憩业的宏观管理204
11.2.1 国外森林游憩业的宏观管理204
11.2.2 中国森林游憩业的宏观管理210
11.3 森林游憩业的功能215
11.3.1 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215
11.3.2 对社会文化的作用和影响217
11.3.3 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和影响219
12.1 森林游憩资产经营管理222
12.1.1 森林游憩资产管理222
第12章 森林游憩资产管理及市场营销222
12.1.2 森林游憩资产经营管理内容231
12.2 森林游憩区总体规划234
12.2.1 森林游憩区总体规划的指导原则234
12.2.2 森林游憩区总体布局236
12.2.3 森林游憩区景观规划239
12.2.4 森林游憩区基础设施规划240
12.2.5 森林游憩区总体规划的程序241
12.3 森林游憩市场营销242
12.3.1 森林游憩需求242
12.3.2 森林游憩供给244
12.3.3 国家的宏观调控245
12.3.4 森林游憩市场的调研与预测246
12.3.6 中国森林游憩市场发展248
12.3.5 森林游憩产品促销248
第13章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政策法规250
13.1 政策及其法律法规的基本问题250
13.1.1 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含义及其关系251
13.1.2 中国有关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政策类型252
13.1.3 中国资源、环境政策的基本原则和特征253
13.1.4 中国资源、环境政策体系构成254
13.1.5 森林游憩活动贯彻政策与法规的意义254
13.2 与森林游憩业相关的政策与法规256
13.2.1 资源保护及林业方面的政策与法规256
13.2.2 与森林游憩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260
14.1 可持续发展思想265
14.1.1 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265
第14章 森林游憩可持续发展265
14.1.2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268
14.1.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269
14.2 森林游憩可持续发展270
14.2.1 森林游憩可持续发展的含义270
14.2.2 森林游憩可持续发展的内容271
14.2.3 森林游憩可持续发展的特性271
14.2.4 森林游憩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目标272
14.2.5 森林游憩可持续发展的途径275
14.3 生态林业建设与森林游憩可持续发展282
14.3.1 生态林业产生的历史背景282
14.3.2 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内容285
14.3.3 生态林业与森林游憩可持续发展287
参考文献289
热门推荐
- 2888920.html
- 736992.html
- 361626.html
- 1884522.html
- 1859037.html
- 3383055.html
- 2377065.html
- 3239363.html
- 152347.html
- 11384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7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02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2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83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75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7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81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21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4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0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