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应用卫星气象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应用卫星气象学
  • 王丕诰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7546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气象卫星-气象观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应用卫星气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1 气象卫星1

1.1 气象卫星的发展简况1

1.2 气象卫星的应用4

1.2.1 在气象学中的应用4

1.2.2 在陆地和海洋科学中的应用5

1.2.3 在气候研究方面的应用6

1.2.4 在农业中的应用6

1.3 气象卫星的轨道及轨道参数7

1.2.6 在气象通信中的应用7

1.2.5 在军事气象方面的应用7

1.3.1 气象卫星的轨道8

1.3.2 气象卫星的轨道参数10

1.3.3 星下点、升交点和降交点14

1.4 气象卫星姿态的稳定方式14

1.4.1 自旋稳定15

1.4.2 三轴定向稳定17

1.4.3 重力梯度稳定18

1.5 各国接收气象卫星资料简况18

1.5.1 艾萨气象卫星资料18

1.5.2 诺阿气象卫星资料21

1.5.3 葵花静止气象卫星资料22

1.5.4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资料23

1.5.5 风云二号B气象卫星资料25

2 气象卫星辐射遥感原理及其图像26

2.1 可见光云图26

2.2 红外云图30

2.3 可见光云图和红外云图的比较32

2.4 水汽图像35

2.4.1 辐射波长36

2.4.2 辐射路径内的水汽含量37

2.4.4 气柱温度38

2.4.3 水汽的垂直位置38

2.5 气象卫星通道的选择及其应用39

2.6 卫星云图的分辨率41

3 卫星云图上云和地表的识别43

3.1 卫星云图概述43

3.2 识别云的判据46

3.2.1 结构型式46

3.2.2 范围大小47

3.2.3 边界形状47

3.2.4 色调47

3.2.5 暗影48

3.2.6 纹理49

3.3 云的识别51

3.3.1 高云52

3.3.1.1 纤维状卷云54

3.3.1.2 密卷云55

3.3.1.3 卷层云55

3.3.1.4 卷云砧56

3.3.2 中云(高层云和高积云)56

3.3.3.1 积云(积云、浓积云)57

3.3.3 低云57

3.3.3.2 积雨云59

3.3.3.3 层积云60

3.3.3.4 层云和雾60

3.3.4 卫星云图上各种云的相互联系61

3.4 地表的识别61

3.4.1 可见光云图上地表的识别62

3.4.1.1 陆地表面62

3.4.1.2 水面63

3.4.1.3 雪和冰的覆盖区65

3.4.2 红外云图上地表的识别67

3.6 红外云图、可见光云图及水汽图像之间的比较68

3.5 物象识别的几个步骤68

4 卫星云图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72

4.1 云量的分析72

4.2 云厚的分析74

4.3 风的分析74

4.3.1 根据卫星云图上云系外貌分析风74

4.3.1.1 中低空风的分析74

4.3.1.2 高空风的分析76

4.3.2 用静止卫星云图分析风76

4.4 利用卫星云图估计降水77

4.5.2 海雾的形成过程78

4.5 在海雾分析和预报中的的应用78

4.5.1 海雾的成因78

4.5.3 海雾的分布79

4.5.3.1 海雾相对频率的计算79

4.5.3.2 海雾相对频率的分布79

4.5.3.2.1 4~7月逐月分布79

4.5.3.2.2 雾季的海雾分布82

4.5.3.3 雾区特点83

4.5.3.3.1 雾区面积较大83

4.5.3.3.2 雾区靠近海的西岸84

4.5.3.3.3 雾区形状多样85

4.5.3.3.4 雾区生消迅速87

4.5.3.4 雾日分析88

4.5.4 一次持续16天的海雾过程89

4.5.4.1 海雾生消的分析89

4.5.4.2 卫星云图特征91

4.5.4.3 与历年6月份黄渤海海雾频率相比较95

4.5.4.4 探空曲线的分析95

4.5.4.5 天气形势的分析97

4.5.4.5.1 雾型97

4.5.4.5.2 无雾型97

4.5.5 一次雾消过程的典型卫星云图分析99

4.6 用卫星云图分析预报细胞状云系101

4.6.1 细胞状云系的成因102

4.6.1.1 细胞状云系的特征102

4.6.1.2 细胞状云系的形成105

4.6.2 细胞状云系的分布108

4.6.2.1 细胞状云系的分布特点108

4.6.2.2 细胞状云系的分布类型110

4.6.3 细胞状云系的预报113

4.6.3.1 细胞状云系预报的基础113

4.6.3.2 细胞状云系的短期预报116

4.6.3.3 细胞状云系的短时预报118

5.1.2 涡旋云系123

5.1.1 带状云系123

5 分析天气系统123

5.1 卫星云图上的一些常见云系123

5.1.3 正涡度中心云系(逗点云系)124

5.1.4 射流状云系125

5.1.5 横向波动云系125

5.1.6 地形波状云系127

5.2 分析和确定天气系统127

5.2.1 分析和确定锋面127

5.2.1.1 确定冷锋的位置128

5.2.1.1.2 不活跃的冷锋130

5.2.1.1.1 活跃的冷锋130

5.2.1.2 确定暖锋的位置131

5.2.1.3 确定锢囚锋的位置132

5.2.1.4 确定静止锋的位置132

5.2.1.4.1 昆明静止锋133

5.2.1.4.2 华南静止锋134

5.2.1.4.3 梅雨静止锋134

5.2.1.4.4 天山静止锋135

5.2.2 气旋发生与发展的分析136

5.2.2.1 气旋的发生、发展过程136

5.2.2.2 气旋形成的其他类型140

5.2.3 高空急流云系141

5.2.3.1 中高纬极锋急流143

5.2.3.2 副热带急流144

5.2.4 确定槽线和脊线的位置145

5.2.4.1 确定高空槽线的位置145

5.2.4.2 确定高空脊线的位置149

5.2.4.3 确定地面高压脊线的位置150

5.2.5 高空冷涡的分析155

5.2.6 飑线的分析156

5.2.7 青藏高原的天气系统分析162

5.2.7.1 高原的高空槽分析164

5.2.7.2 高原上的冷锋165

6 热带天气系统的分析167

6.1 赤道辐合带的分析167

6.1.1 西太平洋赤道辐合带位置的变化167

6.1.2 赤道辐合带云系的分布特征174

6.2 热带云团的分析175

6.2.1 西太平洋云团的统计特征176

6.2.2 云团的分类178

6.3 东风波云系的分析179

6.4 热带风暴(台风)的分析179

6.4.2 热带风暴(台风)中心位置的确定180

6.4.1 热带风暴(台风)发生发展的条件180

6.4.3 热带风暴(台风)发生发展的过程181

6.4.4 热带风暴(台风)的路径预报190

6.4.4.1 热带风暴(台风)的移向与其本身云系的关系190

6.4.4.2 热带风暴(台风)移向与其周围云系的关系191

6.4.4.3 应用“逻辑云图”计算热带风暴(台风)的移向移速194

7 卫星云图与其他气象资料的综合应用197

7.1 正确识别各种云系197

7.2 卫星云图要与天气图结合起来使用200

7.3 卫星云图要与其他气象资料结合起来使用209

7.4.1.1 华北地区暖高压的长时间维持,产生了褡裢地区的高温天气211

7.4 综合应用举例211

7.4.1 一次锋生过程的突变大风分析211

7.4.1.2 渤海湾附近持续降水的降温效应,造成了中小尺度的冷空气堆216

7.4.1.3 冷锋的迅速锋生,是产生突变大风的主要原因216

7.4.1.4 地形作用和地表性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221

7.4.2 9012号台风移动路径的分析222

7.4.2.1 9012号台风概述222

7.4.2.2 9012号台风的路径分析222

7.4.2.3 9012号台风与6312,6611,7010号台风的比较230

参考文献2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