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武威天梯山石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
- ISBN:750101220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56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478页
- 主题词:石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武威天梯山石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武威史地沿革及天梯山石窟历史背景1
第一章 概述1
图一 丝绸之路及甘肃境内主要石窟分布示意图4
第二节 关于过去的凉州石窟和现在的天梯山石窟的问题8
第三节 天梯山石窟的地理环境及搬迁前的保存状况12
图二 武威天梯山石窟位置示意图13
第四节 黄羊河水库的兴建与天梯山石窟的搬迁18
第一节 石窟勘察21
第二章 天梯山石窟的勘察、清理与搬迁21
一、人员的组成21
二、勘察工作22
(一)文字记录工作22
(二)摄影记录工作24
(三)测绘工作24
(四)壁画临摹工作26
第二节 石窟的清理27
一、对各窟窟内的清理27
(一)第1窟出土遗物27
(二)第2窟出土遗物28
(三)第3窟出土遗物29
(四)第4窟出土遗物29
(五)第5窟出土遗物29
(一一)第18窟出土遗物30
(六)第6窟出土遗物30
(七)第7窟出土遗物30
(一○)第17窟出土遗物30
(九)第9~16窟出土遗物30
(八)第8窟出土遗物30
二、对1927年大地震时被震毁石窟遗址的发掘(即窟群右端塌弯的清理发掘)32
三、一件未了的事33
第三节 石窟的搬迁工作33
一、搬迁方案的提出及决定33
二、石窟搬迁工作34
图五 第1窟右壁壁画分割编号图37
图六 第1窟中心柱正面壁画分割编号图38
图七 第1窟中心柱背面壁画分割编号图39
图八 第1窟中心柱左向面壁画分割编号图40
图九 第1窟中心柱右向面壁画分割编号图41
图一○ 第2窟窟顶明代壁画分割编号图42
图一一 第2窟左壁壁画分割编号图43
图一二 第2窟右壁壁画分割编号图44
图一三 第2窟前壁明代壁画分割编号图45
图一四 第3窟窟顶明代壁画分割编号图46
图一五 第3窟后壁明代壁画分割编号图47
图一六 第3窟左壁明代壁画分割编号图48
图一七 第3窟右壁壁画分割编号图49
图一八 第3窟前壁壁画分割编号图50
三、北凉及各代壁画的剥出与发现51
图一九 第4窟右壁壁画分割编号图51
图二○ 第4窟中心柱正面壁画分割编号图52
图二一 第4窟中心柱背面壁画分割编号图53
图二二 第4窟中心柱左向面元代壁画分割编号图54
图二三 第4窟中心柱右向面壁画分割编号图55
图二四 第6窟左壁明代壁画分割图56
图二五 第7窟左壁壁画分割编号图57
图二六 第8窟左壁壁画分割编号图58
图二七 第8窟右壁壁画分割编号图59
图二八 第8窟前壁壁画分割编号图60
第一节 凉州石窟群的分布61
第三章 天梯山石窟保存状况61
第二节 凉州石窟的主体窟群62
第三节 石窟内容63
1.方向63
一、第1窟63
(一)方位63
图二九 天梯山石窟窟内各部位称谓示意图63
图三○ 天梯山石窟窟内中心柱各部位称谓示意图64
(四)造像64
(三)形制和保存状况64
2.重修时代64
1.原建时代64
(二)时代64
2.位置64
图三一 第1窟右壁立面图65
图三二 第1窟平面及中心柱四面立面图66
(五)壁画67
(四)造像73
(六)题记73
二、第2窟73
(一)方位73
1.方向73
2.位置73
(二)时代73
1.原建时代73
2.重修时代73
(三)形制及现存状况73
图三三 第2窟平面、窟顶展开及左右前三壁立面图74
(五)壁画76
(一)方位80
(六)题记80
三、第3窟80
1.方向80
2.位置80
(二)时代80
1.原建时代80
2.重修时代80
(三)形制及现存状况80
(四)造像81
图三四 第3窟窟顶展开图81
图三五 第3窟平面及四壁立面图82
(五)壁画83
(六)题记86
四、第4窟86
1.方向86
(一)方位86
2.位置87
(二)时代87
1.原建时代87
2.重修时代87
(三)形制和保存状况87
(四)造像87
图三六 第4窟右壁立面图88
图三七 第4窟平面及中心柱四面立面图89
(五)壁画90
(六)题记98
1.原建时代99
图三八 第5窟平面及剖面图99
五、第5窟99
(一)方位99
1.方向99
2.位置99
(二)时代99
2.重修时代99
(三)形制和保存状况99
(四)造像99
(五)壁画100
(六)题记100
六、第6窟100
(一)方位100
1.方向100
2.位置100
(二)时代100
1.原建时代100
2.重修时代100
(三)形制和保存状况100
(四)造像100
(五)壁画100
图三九 第6窟平面及四壁立面图101
1.方向102
1.原建时代102
七、第7窟102
(一)方位102
2.位置102
(二)时代102
2.重修时代102
(三)形制和保存状况102
(四)造像102
(五)壁画102
(六)题记102
图四○ 第7窟平面及四壁立面图103
(二)时代104
(四)造像104
2.重修时代104
1.原建时代104
(三)形制和保存状况104
2.位置104
1.方向104
(一)方位104
八、第8窟104
(六)题记104
图四一 第8窟平面及四壁立面图105
(五)壁画106
(二)时代109
2.位置109
1.方向109
(一)方位109
九、第9窟109
(六)题记109
1.原建时代110
2.重修时代110
(三)形制和保存状况110
(四)造像110
(五)壁画110
(六)题记110
一○、第10窟110
1.方向110
2.位置110
(二)时代110
图四二 第9窟平面及剖面图110
(一)方位110
1.方向111
(三)形制和保存状况111
2.重修时代111
1.原建时代111
(二)时代111
2.位置111
(四)造像111
(一)方位111
一一、第11窟111
(六)题记111
(五)壁画111
(四)造像111
(三)形制和保存状况111
2.重修时代111
1.原建时代111
(五)壁画111
图四三 第10窟平面及剖面图111
一二、第12窟112
(一)方位112
1.方向112
2.位置112
(二)时代112
1.原建时代112
2.重修时代112
(三)形制和保存状况112
(四)造像112
图四五 第12窟平面及剖面图112
图四四 第11窟平面及剖面图112
(六)题记112
1.方向113
(五)壁画113
(六)题记113
一三、第13窟113
(一)方位113
2.位置113
(二)时代113
1.原建时代113
2.重修时代113
(三)形制和保存状况113
(四)造像113
图四六 第13窟平面及立面图114
(六)题记115
2.位置115
1.方向115
(一)方位115
一四、第14窟115
(二)时代115
(五)壁画115
1.方向116
(一)方位116
一五、第15窟116
2.位置116
(六)题记116
(二)时代116
1.原建时代116
2.重修时代116
(三)形制和保存状况116
(五)壁画116
(四)造像116
(三)形制和保存状况116
2.重修时代116
1.原建时代116
图四七 第14窟平面及立面图116
(四)造像117
(五)壁画117
(六)题记117
图四八 第15窟平面及立面图117
(二)时代118
1.原建时代118
2.位置118
2.重修时代118
(三)形制和保存状况118
(四)造像118
1.方向118
(一)方位118
一六、第16窟118
图四九 第16窟平面及立面示意图118
(五)壁画118
(六)题记118
1.原建时代118
2.重修时代118
(三)形制和保存状况118
2.位置118
1.方向118
(一)方位118
一七、第17窟118
(二)时代118
(四)造像119
(五)壁画119
图五○ 第17窟平面及左、右壁立面图120
(六)题记121
一八、第18窟122
(一)方位122
1.方向122
2.位置122
(二)时代122
1.原建时代122
2.重修时代122
(三)形制和保存状况122
(四)造像122
图五一 第18窟平面及中心柱四面立面图123
(五)壁画124
(六)题记125
(二)时代126
2.位置126
1.原建时代126
2.重修时代126
1.方向126
(一)方位126
一九、第19窟126
图五二 第19窟平面及剖面图126
(四)造像126
(五)壁画126
(六)题记126
(三)形制和保存状况126
第一节 石窟窟形的特点127
第四章 天梯山北凉石窟的特点、渊源及影响127
第二节 关于造像128
第三节 壁画特点129
一、制作方法129
二、独特形象及服饰130
图五三 天梯山北凉千佛与各有关早期石窟千佛形象比较图131
图五四 天梯山北凉飞天与各有关早期石窟飞天形象比较图133
图五五 天梯山第4窟北凉菩萨与炳灵寺第169窟西秦菩萨比较图134
三、遒劲流畅的线条135
图五六 天梯山北凉壁画莲蕾和莲花等纹样与各有关早期石窟壁画和石刻中同类纹样比较图136
四、用色和晕染136
第四节 天梯山石窟艺术的渊源和影响138
第一节 北凉石塔的内容及特性143
第五章 天梯山北凉石窟与北凉石塔的关系143
图五七 敦煌北凉三塔形制(现藏敦煌市博物馆)145
图五八 北凉高善穆石塔拓本146
图五九 北凉田弘塔线刻天人像拓本147
图六○ 北凉马德惠塔浮雕七佛一菩萨像拓本147
第二节 北凉石塔的雕像149
第三节 天梯山北凉石窟与北凉石塔的关系151
第六章 天梯山石窟与各有关石窟的关系154
第一节 和以莫高窟为主要代表的敦煌石窟艺术群的关系154
第二节 和以麦积山石窟为中心的陇南石窟艺术群的关系155
第三节 和陇东各有关石窟的关系156
第五节 和张掖马蹄寺等各有关石窟的关系157
第四节 和永靖炳灵寺石窟的关系157
图六一 张掖马蹄寺第7窟窟形图159
图六二 张掖金塔寺东窟窟形图160
图六四 张掖千佛崖第2窟窟形图161
图六三 张掖金塔寺西窟窟形图161
图六五 张掖千佛崖第8窟窟形图162
图六六 张掖千佛崖第4窟窟形图163
第六节 和酒泉文殊山石窟的关系164
第七节 和云冈石窟的关系165
第八节 和新疆吐鲁番地区诸石窟的关系170
图六七 凉王大沮渠安周造寺功德碑拓本172
图六八 明正统十三年《重修凉州广善寺碑》汉文拓本173
图六九 明正统十三年《重修凉州广善寺碑》藏文拓本174
第七章 结语176
附录178
附录一 武威天梯山石窟勘察搬迁工作日志178
附录二 武威及武威天梯山石窟大事年表212
附录三 武威天梯山石窟彩塑及壁画颜料分析279
编后记289
英文提要292
热门推荐
- 2710031.html
- 1811436.html
- 2542593.html
- 1567613.html
- 2100529.html
- 2085872.html
- 1447053.html
- 2948428.html
- 1407859.html
- 28067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10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03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46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9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2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3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43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0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80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1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