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老舍资料考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老舍资料考释
  • 张桂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ISBN:750781884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1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老舍资料考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Ⅰ老舍的青少年时代考1

一、出生——家世2

二、私塾——小学7

三、中学——师范11

四、校长——督学18

五、教员——文书25

六、初恋——结婚32

老舍的宗教情结考41

一、老舍与佛教41

二、老舍与基督教48

三、老舍与伊斯兰教56

老舍在齐鲁大学考65

一、老舍在齐鲁大学的住处66

二、老舍在齐鲁大学的任职69

三、老舍在齐鲁大学的授课72

四、主持和编辑《齐大月刊》74

五、一生中译作的爆发期80

六、老舍在齐鲁大学的作品83

七、老舍在齐鲁大学的社会活动89

八、离开齐鲁大学和重返齐鲁大学93

第1卷第2期(1930年11月10日)102

第1卷第1期(1930年10月10日)102

附录:《齐大月刊》、《齐大季刊》总目102

(一)《齐大月刊》102

第1卷第3期(1930年12月10日)103

第1卷第4期(1931年2月10日)103

第1卷第5期(1931年3月10日)104

第1卷第6期(1931年4月10日)104

第1卷第7期(1931年5月10日)105

第1卷第8期(1931年6月10日)105

第2卷第1期(1931年10月10日)106

第2卷第2期(1931年11月10日)106

第2卷第5期(1932年2月10日)107

第2卷第3期(1931年12月10日)107

第2卷第4期(1932年1月10日)107

第2卷第6期(1932年3月10日)108

第2卷第7期(1932年4月10日)108

第2卷第8期(1932年6月)109

(二)《齐大季刊》109

第1期(1932年12月)109

第2期(1933年6月)110

第4期(1934年6月)110

第3、5期合刊号(1934年12月)110

第7期(1935年12月)111

第6期(1935年6月)111

第8期(1937年6月)112

辑录附记112

老舍在山东大学考113

一、老舍在山东大学的任职113

二、老舍在山东大学的授课116

三、老舍与副刊《避暑录话》120

四、老舍在青岛所作的讲演125

五、老舍在青岛的社会活动130

附录:《避暑录话》总目134

第1期(1935年7月14日)134

第4期(1935年8月4日)135

第2期(1935年7月21日)135

第3期(1935年7月28日)135

第5期(1935年8月11日)136

第6期(1935年8月18日)136

第7期(1935年8月26日)137

第8期(1935年9月1日)137

第9期(1935年9月8日)137

第10期(1935年9月15日)138

老舍的三次旅行考139

一、内蒙之行(1961年7月29日~9月23日)139

二、南国之行(1962年2月22日~4月12日)149

三、日本之行(1965年3月24日~4月28日)157

老舍的结社及任职考168

一、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校兼国民学校校长168

二、北京教职员组织公会小学部委员169

三、京师郊外北区劝学员169

四、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会员171

五、京师公立北郊通俗教育讲演所所长172

六、京师公立北郊阅书报处经理172

七、京师私立小学教员夏期国语补习会经理172

八、贫儿学校和地方中学义务教员173

九、率真会和青年服务部成员173

一一、北京缸瓦市伦敦基督教会信徒174

一○、北京西北城地方服务团附设铭贤高等小学及国民学校教员174

一二、北京北郊地方自治筹备会会长175

一三、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国文教员、辅导员176

一四、南开学校出版委员会委员177

一五、南开学校晨更团主领177

一六、南开学校查经班主讲178

一七、南开学校汉文演说会顾问及评判员178

一八、北京教育会文书178

一九、京师第一中学国文教员179

二○、北京缸瓦市中华基督教会主日学总干事179

二一、北京灯市口地方服务团干事180

二二、惟爱社书记180

二三、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中国官话和古文讲师181

二五、“六君子”读书会成员182

二六、新加坡华侨中学国文教员182

二四、文学研究会会员182

二七、济南私立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文学主任兼文学院新文学教授183

二八、《齐大月刊》编辑委员、编辑部主任,《齐大季刊》编辑委员会委员184

二九、齐鲁大学文学院1934级顾问184

三○、青岛国立山东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师、教授185

三一、青岛文化界追悼鲁迅先生大会发起人185

三二、青岛青年会学术讲演委员会委员185

三四、武汉文化界抗敌协会文艺工作委员会委员186

三五、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临时筹备会筹备员、筹备委员会筹备员,历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总务部主任,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历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总务部主任186

三三、山东省文化界抗敌后援会成立大会主席团成员186

三六、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筹备会第一次正式筹备会议主席188

三七、《抗战文艺》编委会委员189

三八、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常务理事会会议主席189

三九、阿特丽女士欢迎会主席189

四○、鲁迅先生逝世二周年纪念大会筹备会主席190

四一、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通俗读物委员会委员190

四二、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改选第二、三届理事会开票与监票人191

四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主席191

四四、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劳团团员192

四五、文艺奖助金管理委员会委员192

四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兼任委员193

四六、重庆青年会名誉董事193

四七、鲁迅先生逝世四周年纪念大会主席团成员193

四九、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文化运动委员会委员194

五○、中国滑翔总会23中队第4小队(文艺队)队长194

五一、《好男儿》杂志编撰委员194

五二、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194

五三、庆祝洪深50寿辰茶会主席195

五四、庆祝洪深50寿辰座谈会主席195

五五、剧作者联谊会会员195

五七、茅盾文艺奖金评选委员196

五八、附逆文化人调查委员会委员196

五六、援助贫病作家基金保管委员会委员196

五九、《中国作家》杂志发行人197

六○、《说说唱唱》杂志编委、主编197

六一、北京市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会员197

六二、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副主席197

六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第一、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198

六四、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发起人、筹备委员会委员、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筹备委员会主席、代表资格审查委员,第一、二、三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主席199

六五、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主席团主席200

六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201

六七、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电影指导委员会委员201

六八、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戏曲改进委员会委员201

七一、大众业余实验剧团筹备委员202

六九、北京业余艺术学校戏曲部教师202

七○、美国作家协会会员202

七二、《北京文艺》编辑委员、主编203

七三、《新戏曲》杂志编撰委员203

七四、文艺界抗美援朝宣传委员会委员203

七五、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北京市分会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204

七六、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主席团成员204

七七、北京市盲艺人讲习班顾问204

七八、北京市第三届第一次、第四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主席团成员205

七九、北京市第三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26日会议执行主席205

八○、北京市第三、四届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第五、六届人民委员会委员205

八二、抗美援朝书画义卖会征集人206

八一、“文艺建设丛书”编委会委员206

八三、北京市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207

八四、抗美援朝文艺宣传观摩会顾问与评审委员207

八五、华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委员207

八六、北京市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207

八七、北京市节约检查委员会委员208

八八、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208

八九、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北京市文艺处节约检查委员会主任208

九○、中印友好协会理事209

九一、北京市第四届第一、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委员会委员209

九二、北京市“中苏友好月”办公室副主任209

九六、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210

九五、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顾问210

九三、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春节文艺创作委员会主任委员210

九四、北京市贯彻婚姻法运动委员会委员210

九七、中国政府代表团团员211

九八、北京市选举委员会委员211

九九、董鲁安治丧委员会委员212

一○○、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三次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212

一○一、中国文学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212

一○二、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会理事、副主席、书记处书记212

一○三、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总团副团长213

一○四、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常务理事213

一○七、北京市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14

一○八、王瑶卿治丧委员会委员214

一○五、北京市宪法草案讨论委员会委员214

一○六、北京市宪法草案讨论委员会文艺界分会主任委员214

一○九、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次会议,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成员215

一一○、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15

一一一、批判胡适思想讨论会领导委员会委员215

一一二、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筹备委员会主任216

一一三、中国人民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签名运动委员会委员216

一一四、北京市人民群众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签名运动委员会委员216

一一七、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50周年纪念会主席团成员217

一一六、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50周年纪念会筹备委员会委员217

一一五、《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委员217

一一八、石志昂等烈士追悼大会筹备委员会委员218

一一九、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四、五次会议,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四次会议,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成员218

一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22日大会执行主席219

一二一、洪深治丧委员会委员219

一二二、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0日大会执行主席219

一二三、纪念世界名著出版大会主席团成员219

一二八、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大会主席团成员220

一二七、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主席团成员220

一二六、宋之的治丧委员会委员220

一二五、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议(扩大)主席团成员220

一二四、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委员220

一二九、鲁迅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大会主席团成员221

一三○、世界文化名人纪念会主席团成员221

一三一、出席亚洲作家会议的中国作家代表团副团长221

一三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12日大会执行主席222

一三三、北京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27日大会执行主席222

一三四、齐白石治丧委员会委员222

一三五、中国人民庆祝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0周年筹备委员会委员222

一三八、中朝友好协会副会长223

一三九、中国人民欢迎志愿军归国代表团成员223

一三六、北京市庆祝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0周年筹备委员会委员223

一三七、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副团长223

一四○、中国与亚非作家常设事务局中国联络委员会成员224

一四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224

一四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主席团成员224

一四三、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2日大会执行主席225

一四四、纪念“五四”运动40周年筹备委员会委员225

一四五、中国作家代表团团员225

一四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筹备委员会委员226

一四七、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226

一四八、纪念印度诗人泰戈尔诞生100周年筹备委员会委员226

一四九、作家和艺术家访问团团员226

一五二、中央文化工作访问团团员227

一五三、欧阳予倩治丧委员会委员227

一五○、梅兰芳治丧委员会委员227

一五一、鲁迅先生诞辰80周年纪念大会主席团成员227

一五四、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筹备委员会委员、主席228

一五五、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2月28日和1月2日大会执行主席228

一五六、中国作家代表团团长228

一五七、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229

一五八、孙中山诞辰100周年纪念筹备委员会委员229

老舍曾用名和笔名考242

一、舒庆春242

二、醒痴244

三、舍予245

四、舒舍予246

五、舒柯林250

六、老舍251

七、絜青252

八、鸿来252

九、絜予253

一○、舍254

一一、非我254

一二、胡春255

一三、总务部255

老舍的旧体诗作考258

一、老舍一生写过多少首旧体诗259

二、老舍旧体诗的若干资料辨析263

三、关于老舍旧体诗的最新发现268

老舍的同名之作考293

一、《读书》(2篇)294

二、《一封信》(2篇)294

三、《人同此心》(2篇)296

四、《会务报告》(22篇)298

五、《二期抗战》(2篇)303

六、《答客问》(4篇)303

七、《贺新年》(4篇)305

九、《生日》(2篇)306

八、《总务部报告》(2篇)306

一○、《好消息》(2篇)307

一一、《信》(2篇)307

一二、《诗四首》(2篇)308

一三、《作家书简》(6篇)309

一四、《敬悼许地山先生》(2篇)312

一五、《谈诗》(2篇)314

一六、《病》(2篇)315

一七、《三言两语》(2篇)316

一八、《过新年》(4篇)317

一九、《祝贺》(2篇)318

二一、《诗三首》(3篇)319

二○、《祝贺儿童节》(2篇)319

二二、《诗二首》(2篇)320

二三、《内蒙风光》(2篇)321

二四、《春节愉快》(2篇)321

老舍的未完成之作考323

一、长篇小说《二马》(续)323

二、长篇小说《大概如此》324

三、长篇小说《二拳师》324

四、长篇小说《选民》326

五、长篇书信体小说《天书代存》327

六、长篇小说《病夫》和《小人物自述》328

八、四幕剧《无形的防线》329

七、长篇小说《蜕》329

九、长诗《剑北篇》330

一○、长篇小说《民主世界》330

一一、《唐人街》331

一二、《康熙大帝》332

一三、长篇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332

一四、话剧《骆驼祥子》(续)332

一五、新《骆驼祥子》333

一六、话剧《在红旗下》334

一七、两部历史小说334

一、《南开季刊》337

老舍主编及参与编辑的刊物考337

二、《齐大月刊》和《齐大季刊》338

三、《青岛民报》副刊《避暑录话》342

四、《抗到底》344

五、《抗战画刊》345

六、《抗战文艺》345

七、《文坛》347

八、《说说唱唱》347

九、《北京文艺》348

一○、《新戏曲》349

对老舍影响和帮助最大的八个人352

一、母亲352

二、“宗月大师”359

三、方还362

四、宝广林363

五、许地山366

六、冯玉祥369

七、周恩来373

八、胡絜青380

老舍与齐鲁文化名人392

一、老舍与画家关友声392

二、老舍与画家桑子中394

三、老舍与拳师马子元396

四、老舍与教授田仲济398

五、老舍与教授萧涤非400

六、老舍与作家王统照402

七、老舍与诗人臧克家404

老舍与冯玉祥的交往和友谊409

一、文朋诗友409

二、在福音堂414

三、共建“文协”419

四、西上劳军424

五、风雨同舟429

六、蓉灌之行437

七、异国诀别445

一、致子祥兄(1925年9月2日)451

老舍四封佚信的史料价值451

二、致西南的文艺青年书(1941年3月16日)455

三、致何容(1948年2月7日)458

四、致王静之等(1965年1月16日)461

老舍书信补遗十八封465

一、复东方学院秘书(1926年4月16日)466

二、致东方学院秘书(1928年9月1日)466

三、致东方学院秘书(1928年9月4日)467

四、致东方学院秘书(1928年9月27日)467

五、致《现代》杂志编辑(1932年7月1日)467

八、慰问信(1938年10月18日)468

七、致《抗战文艺》杂志同人(1938年8月13日)468

六、致《宇宙风》杂志编者(约写于1936年)468

九、给《中央日报》的公开信(约写于1938年12月上旬)469

一○、致姚蓬子(1940年11月3日)470

一一、作家书简(1942年11月30日)471

一二、贺茅盾50寿辰和创作生活25周年(1945年6月24日)472

一三、驶向新大陆的途中(1946年3月)472

一四、致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挥员、战斗员(1951年10月)473

一五、致赵建源(1955年10月25日)474

一六、复尚小云(1957年4月20日)475

一七、恭祝日本青年朋友们新年好(1957年末)475

一八、致日本作家(1966年1月1日)476

老舍致郭沫若夫妇的八封信479

一、致郭沫若(1942年5月27日)480

二、致郭沫若(1952年6月14日)480

三、致郭沫若(约写于50年代,具体年代待考)481

四、致郭沫若(1960年4月8日)481

五、致郭沫若(1962年5月9日)482

六、致郭沫若(1964年10月12日)482

七、致郭沫若(1965年7月13日)485

八、致于立群(1965年7月22日))486

老舍致舒宽的八封信490

一、致舒宽(1958年6月23日)492

二、致舒宽(1959年9月16日)493

三、致舒宽(1960年2月3日)494

四、致舒宽(1960年4月26日)495

五、致舒宽(1960年5月20日)495

六、致舒宽(1961年12月8日)496

七、致舒宽(1964年3月3日)497

八、致舒宽(1964年4月25日)497

附录:本书作者研究老舍的著作和论文编目500

一、著作500

二、论文501

初版本后记511

修订本后记5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