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波谱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波谱分析
  • 陈集,饶小桐,蒋晓蕙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4138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波谱分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波谱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Preface1

1.1 波谱分析法简介1

1.2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

1.2.1 光的波粒二象性2

1.2.2 电磁波谱的分类2

1.2.3 吸收光谱的产生3

思考题与习题3

第2章 紫外光谱法(UV)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4

2.1 紫外光谱的基本特点4

2.1.1 紫外光区的分类及波长范围4

2.1.2 分子的能级组成和紫外光谱4

2.1.3 电子跃迁的类型5

2.1.4 发色团与助色团、末端吸收与肩峰7

2.1.5 溶剂及其对紫外光谱的影响9

2.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简介11

2.3 无共轭双键的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12

2.3.1 饱和化合物12

2.3.2 孤立烯、炔类化合物13

2.3.3 孤立双键上含杂原子的化合物14

2.4 含共轭体系的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15

2.4.1 共轭烯烃的紫外吸收带的计算15

2.4.2 共轭多炔的紫外光谱18

2.4.3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19

2.4.4 芳香化合物21

2.4.5 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27

2.5 紫外光谱的应用28

2.5.1 紫外光谱定性鉴定的一般方法28

2.5.2 纯度检查29

2.5.3 结构分析30

2.5.4 紫外光谱法在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33

思考题及习题34

第3章 红外光谱法(IR)Infrared Spectroscopy37

3.1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37

3.1.1 红外吸收峰的位置37

3.1.2 红外吸收峰的数目39

3.1.3 红外吸收峰的强度41

3.1.4 影响峰位的因素42

3.2 红外光谱仪及实验技术简介48

3.2.1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48

3.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49

3.2.3 实验技术简介50

3.3 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52

3.3.1 红外光谱中的七个重要区段53

3.3.2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举例67

3.4 高聚物的红外光谱79

3.4.1 高聚物的特征谱带79

3.4.2 几种常见高聚物的红外光谱80

3.5 无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82

3.6 红外光谱解析与应用示例86

3.6.1 红外光谱解析的一般程序86

3.6.2 红外谱图的检索87

3.6.3 红外光谱的应用示例88

3.7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简介91

3.7.1 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发展91

3.7.2 NIR的测定原理和特点91

3.7.3 NIR的应用93

3.8 拉曼光谱法简介94

3.8.1 拉曼光谱的原理94

3.8.2 拉曼光谱的特点95

3.8.3 拉曼光谱的特征谱带96

3.8.4 拉曼光谱的应用97

3.9 光声光谱法简介97

3.9.1 光声光谱的产生97

3.9.3 光声光谱的特点和应用98

思考题与习题98

第4章 核磁共振氢谱(1HNMR)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02

4.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102

4.1.1 原子核的自旋和磁矩102

4.1.2 核在外磁场中的自旋取向103

4.1.3 核的回旋103

4.1.4 核磁共振104

4.1.5 弛豫过程(Relaxation)104

4.2 实现核磁共振的方法和仪器105

4.2.1 实现核磁共振的方法105

4.2.2 核磁共振仪105

4.3 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107

4.3.1 屏蔽效应(Shielding Effect)107

4.3.2 化学位移及其表示方法107

4.3.3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109

4.3.4 各类氢核的化学位移114

4.4 自旋偶合(Spin-Spin Coupling)122

4.4.1 自旋偶合产生的原因122

4.4.2 偶合常数(J)(Coupling Constant J)122

4.4.3 核的等价性123

4.4.4 能对氢核产生自旋干扰的核125

4.4.5 裂分小峰数和面积比125

4.4.6 自旋偶合图127

4.5 偶合常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28

4.5.1 偕偶(同碳偶合,可表示为J同或2J)128

4.5.2 邻偶(J邻或3J)129

4.5.3 芳氢及杂芳氢的偶合131

4.5.4 远程偶合131

4.5.5 其他核与1H的偶合133

4.6 自旋系统134

4.6.1 偶合系统的分类134

4.6.2 常见的自旋系统135

4.7 简化1H谱的方法141

4.7.1 使用高频NMR仪141

4.7.2 自旋去偶技术——双照射法(双共振法)142

4.7.3 重氢交换143

4.7.4 位移试剂(Shift Reagents)143

4.8 1HNMR谱的解析及应用示例145

4.8.1 1HNMR谱解析的一般程序145

4.8.2 1HNMR谱解析举例146

4.8.3 1HNMR谱的应用148

思考题与习题149

第5章 核磁共振碳谱(13CNMR)154

5.1 13CNMR的特点154

5.2 13C的化学位移(δC)155

5.2.1 屏蔽效应与δC155

5.2.2 影响δC的因素156

5.2.3 各类碳核的化学位移159

5.3 13CNMR的自旋偶合和偶合常数168

5.3.1 1H与13C的偶合168

5.3.2 D核与13C核的偶合170

5.3.3 13C核与13C核的偶合171

5.4.3 19F核与13C核的偶合171

5.3.5 31P与13C的偶合172

5.4 纵向弛豫时间(T1)172

5.4.1 纵向弛豫机制172

5.4.2 纵向弛豫时间(T1)的应用173

5.5 13CNMR的测量技术175

5.5.1 多次扫描和氘锁175

5.5.2 溶剂176

5.5.3 样品和标准物177

5.5.4 13CNMR去偶技术177

5.6 13CNMR谱图的解析181

5.6.1 13CNMR谱图解析的一般程序181

5.6.2 13CNMR谱解析实例182

5.7 二维核磁共振谱简介185

5.7.1 2DNMR谱的实验方法185

5.7.2 2DNMR谱的分类185

5.7.3 2DNMR谱的表现形式186

5.8 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简介187

5.9 核磁共振成像简介187

思考题与习题189

第6章 质谱法(MS)Mass Spectrometry191

6.1 质谱仪及其工作原理191

6.1.1 单聚焦质谱仪的工作原理192

6.1.2 其它质谱仪简介196

6.2 质谱图199

6.2.1 质谱的表示方法199

6.2.2 质谱仪的重要性能指标200

6.3 分子离子峰203

6.3.1 分子离子峰的形成203

6.3.2 分子离子峰的识别203

6.4 碎片离子峰204

6.4.1 键开裂的基本知识204

6.4.2 影响键开裂的因素206

6.4.3 键开裂基本类型及开裂规律207

6.5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开裂规律及质谱213

6.5.1 烷烃类214

6.5.2 烯烃类215

6.5.3 芳烃类215

6.5.4 醇类216

6.5.5 酚类217

6.5.6 醚类217

6.5.7 羧酸类218

6.5.8 酯类219

6.5.9 醛、酮类219

6.5.10 胺类221

6.5.11 酰胺类221

6.5.12 卤代烃类222

6.5.13 腈类222

6.5.14 硝基化合物类223

6.5.15 有机硫化合物类223

6.5.16 杂环类225

6.6 亚稳离子峰、多电荷离子峰和同位素离子峰225

6.6.1 亚稳离子峰225

6.6.2 多电荷离子峰226

6.6.3 同位素离子峰226

6.7 有机质谱解析227

6.7.1 分子量的测定227

6.7.2 分子式的确定228

6.7.3 分子结构的推断229

6.8 质谱在高聚物分析中的应用231

6.9 无机质谱法简介233

6.9.1 火花源质谱法(SSMS)233

6.9.2 辉光放电质谱法234

6.9.3 二次离子质谱法(SIMS)234

6.9.4 激光微探针质谱法(LAMMA)234

6.9.5 电感耦合等离子源质谱法(TCP-MS)235

思考题和习题235

第7章 综合解析239

7.1 综合解析的一般步骤239

7.1.1 了解样品来源,确定样品纯度239

7.1.2 分子量和分子式的确定239

7.1.3 计算分子的不饱和度240

7.1.4 分子结构式的确定240

7.2 综合解析示例240

思考题和习题250

附录Ⅰ 从分子离子中丢失的游离基和中性碎片256

附录Ⅱ 有机化合物质谱中一些常见碎片离子*(正电荷未标出)259

附录Ⅲ 部分Beynon表261

参考文献2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