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知识的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知识的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 付洪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105812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全面发展(教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知识的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当前对知识的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的意义1

二、有关知识的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的背景6

三、对知识的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的基本理路21

第一章 知识与人的存在26

第一节 知识的本质与人的存在方式26

一、人是具有双重生命的特殊存在物28

二、人是具有未完成性的存在物30

三、人是交往性的存在物32

四、人是超越性的存在物36

第二节 知识结构与人格结构的对应关系39

一、知识的分类与知识结构39

二、人格与理想的人格结构43

三、知识结构与人格结构的互动关系48

第三节 知识的进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51

一、追求全面发展是人类固有的本性51

二、知识是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53

第二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58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阐述58

一、什么是人的本质规定性58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系统64

第二节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67

一、人的全面发展在于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68

二、人的全面发展在于人的能力体系的全面发展70

三、人的全面发展在于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71

第三节 马克思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途径的揭示73

一、“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74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0

第三章 知识的进步、社会的变迁与人的全面发展84

第一节 社会与人85

一、社会与人互相映照85

二、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历史过程94

第二节 知识与社会105

一、人类创造知识和改造社会的过程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105

二、社会的发展推动知识观念的演变111

第三节 知识的进步、社会的变迁与人的全面发展121

一、有关知识、社会与人的历史分期理论121

二、知识、社会与人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124

第四章 对知识的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考察128

第一节 意义性知识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中人的自然性存在方式129

一、古代社会及其意义性知识的发展129

二、古代社会的技能性知识的缺失与人的发展片面化144

第二节 技能性知识占主导地位的近、现代社会中人的技术性存在方式155

一、近、现代社会与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155

二、意义性知识的旁落导致人的发展片面化161

第三节 技能性知识与意义性知识充分发展的未来社会中人的自由性存在方式182

一、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与知识形态的演变182

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生存方式的影响189

三、知识经济时代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

第五章 对知识的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考察216

第一节 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217

一、我们所处的历史时代217

二、中国现实的社会状况219

三、立足现实,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27

第二节 当代社会的知识发展状况及其对人的影响230

一、知识的商品化对人的影响231

二、知识的技能化对人的影响233

三、知识的社会化对人的影响237

第三节 教育是形成合理知识结构和塑造全面人格结构的重要途径240

一、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实现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统一241

二、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247

三、积极推动“全民教育”的发展,增加偏远贫困地区人口受教育的机会250

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256

五、加强“全人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258

主要参考文献264

后记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