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民经济计划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世廉主编;李一鸣,刘军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6427816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民经济计划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民经济计划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践发展的产物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1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16
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物质基础16
计划与市场结合的优越性19
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内容和形式23
第三节 国民经济计划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28
国民经济计划与计划管理28
国民经济计划学研究的对象29
国民经济计划学研究的任务32
学习国民经济计划学的意义34
第二章 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35
第一节 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35
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35
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内容39
制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依据和程序41
第二节 国民经济计划体系47
国民经济计划体系47
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体系54
第三节 国民经济计划方法体系57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57
国民经济计划方法体系63
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68
第四节 国民经济计划的组织实施75
国民经济预测与决策75
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手段及其运用80
计划管理的组织及其职能87
第三章 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计划89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发展计划89
科学技术及其发展战略90
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的特点及其体系93
正确处理科学技术发展的几个关系97
第二节 人口计划101
人口计划的地位和任务101
人口增长及其变动趋势104
人口计划的比例关系107
人口预测与人口计划113
第三节 教育事业计划117
教育事业计划的作用和特点117
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比例120
教育事业计划的内容和综合平衡124
第四节 生活消费计划127
生活消费计划的地位和任务127
正确确定消费总水平130
消费构成变动的一般趋势134
生活消费计划的主要指标136
第四章 社会生产计划139
第一节 社会生产计划的地位和作用139
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139
物质生产计划的地位和作用140
物质生产计划的主要内容和指标142
第二节 社会产品的发展速度143
确定社会产品发展速度的意义143
确定社会产品发展速度的基本要求145
影响社会产品生产发展速度的因素149
第三节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比例及其平衡关系156
社会生产的大部类比例关系的意义156
两大部类比例及其平衡关系158
影响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的因素163
第四节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关系166
两大部类的划分和农、轻、重的划分166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关系的意义167
农、轻、重比例关系变动的一般趋势168
正确安排农、轻、重比例关系的原则171
第五节 工农业和运输业之间的比例关系176
工农业和运输业比例关系的意义176
安排工农业和运输业比例关系应注意的问题179
影响工农业和运输业比例关系的因素181
运量和运输能力的平衡186
第六节 三次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189
三次产业的划分189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191
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原则192
第五章 国民收入计划193
第一节 国民收入计划的地位和作用193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运动过程193
国民收入计划的地位和作用194
第二节 国民收入生产计划196
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196
测算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方法198
国民收入生产的部门结构200
国民收入和社会总产品增长速度的比例关系202
第三节 国民收入分配计划206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计划207
国民收入再分配计划209
第四节 国民收入使用计划213
积累和消费比例的意义214
安排积累和消费比例的原则215
影响积累和消费比例的因素218
确定积累和消费比例的方法221
第六章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229
第一节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地位和任务229
固定资产及其再生产229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地位和任务232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综合平衡236
固定资产投资及其构成236
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量238
固定资产投资资源量244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综合平衡248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额分配计划252
生产性固定资产与非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比例253
物质生产内部的投资比例254
地区间的投资比例256
按固定资产再生产的方式分配投资比例257
按建设项目的规模分配投资比例258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效果计划260
固定资产投资效果及其计算基础260
影响投资效果的因素261
考核投资效果的主要指标264
第七章 劳动力与劳动报酬计划267
第一节 劳动力计划267
劳动力计划的地位和任务267
社会劳动力资源与需要的平衡268
社会劳动力分配比例变动的趋势273
职工人数计划276
第二节 劳动报酬计划279
劳动报酬计划的任务和原则279
工资总额计划285
平均工资计划289
职工内部的工资关系292
第三节 劳动生产率计划295
劳动生产率计划的意义和指标295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298
劳动生产率计划中的比例关系299
劳动生产率计划的编制方法303
第八章 商品流通计划305
第一节 商品流通计划的地位和作用305
商品流通与社会再生产305
生产资料和消费品流通的特点309
商品流通计划及其任务311
第二节 生产资料流通计划315
正确确定国民经济对物资的需求315
正确确定国民经济的物资资源318
生产资料供求平衡321
第三节 消费品流通计划327
正确确定消费品购买力327
正确确定消费品可供量331
消费品供求平衡334
第四节 对外贸易计划340
对外贸易及其意义340
出口商品规模和结构342
进口商品规模和结构344
商品进出口综合平衡345
第九章 价格计划34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价格的作用和价格体系347
价格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348
国民经济价格体系352
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353
第二节 价格形成的基础和价格的确定354
成本是制定价格的主要依据355
合理确定价格中的盈利361
价格形成中的市场因素365
价格水平的确定367
理论价格的测算368
第三节 价格总水平计划371
影响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372
保持价格总水平的相对稳定375
严格控制零售价格指数377
第四节 商品比价计划379
工农业商品之间的价格比例关系379
农产品内部收购价格比例关系383
工业品内部出厂价格比例关系385
第十章 综合财政信贷计划387
第一节 综合财政信贷计划的地位和作用387
社会资金运动与综合财政信贷计划387
综合财政信贷计划的作用389
第二节 综合财政信贷计划体系391
国家预算391
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394
信贷收支计划395
综合财政信贷收支平衡表396
第三节 财政、信贷、外汇的平衡399
财政和信贷的平衡399
信贷和现金的平衡402
外汇收支和国内资金的平衡404
第四节 财政、信贷和物资的综合平衡406
财政、信贷和物资之间的总额平衡407
财政、信贷和物资之间的构成平衡409
财政、信贷和物资之间的地区平衡410
热门推荐
- 341093.html
- 2440296.html
- 3278692.html
- 2173646.html
- 2661532.html
- 2045430.html
- 684769.html
- 736512.html
- 667483.html
- 2707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2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92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5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12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41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67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84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74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57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3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