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决定健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檀明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978780211502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心理卫生-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心理决定健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身体行为是心理的征象 心理保健篇第一节 身体行为是心理的征象2
疼痛也是非常心理的2
哭:一种心理保护4
笑口常开,健康自在5
口吃不仅仅是一种言语障碍7
不要让渴望占上风9
第二节 不要让习惯成自然11
心理健康的基本品质11
像重视生理卫生一样重视心理保健12
心理咨询:帮你化解危机13
走出“亚健康”16
精神是生命的舵轮18
增强心理免疫力19
在正常与非正常之间20
告别失眠22
梦游症不需特别治疗24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25
戒酒七法28
吸烟:慢性自杀29
戒赌:悬崖勒马30
药物依赖的表现和抑制31
吸毒的心理解释和应对35
当好家庭心理医生36
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精神负担39
术前心理治疗不可忽视41
家庭心理护理和谐温暖43
药物心理效应的正向影响45
第三节 心理疾病的几种征象和调适47
神经过敏症47
应急综合征49
“快节奏综合征”51
面试考试,过分紧张——考试焦虑综合征54
紧张不安,情绪消极——对视恐惧症55
回避现实,无法自制——恐高症58
怨天尤人,无可慰藉——“股市综合征”59
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计算机神经症61
遗精过频,神经衰落——“遗精病”63
焦虑不安,敏感多疑——“更年期综合征”64
第四节 “性福”从“心”开始65
性欲反常,不能自制——性变态65
变换性别,认同障碍——易性癖67
厌恶异性,难以忍受——性洁癖69
异性衣物,恋恋成偷——恋物癖70
自我爱恋,处事极端——自恋癖71
窥视异性,获得快感——窥淫癖73
公然暴私,制造紧张——露阴癖76
触摸摩擦,产生兴奋——摩擦癖78
装束错位,有伤风化——异装癖80
窥视触摸,骚扰孩童——恋童癖82
性格鲁莽,脾气爆烈——施虐狂83
自愿受辱,引痛成快——受虐癖86
同性相恋,亲昵过火——同性恋87
哭笑无常,行为紊乱——“花癫”90
阳萎早泄,性欲抑制——性功能障碍92
忧心忡忡,性事不协——性交恐惧综合症94
情绪冷淡,抑制反应——性冷淡95
性感缺乏,事与愿违——性高潮障碍96
鱼水无欢,严重不适——性交疼痛99
被动消极,乏味生厌——性厌恶103
勃起困难,紧张忧惧——阳痿106
信心不足,提前射精——早泄107
性欲无常,射精障碍——不射精症108
悔恨不已,滥用药物——“性病过治综合征”111
第2章 躯体疾病的心理成因与调适 身心健康篇第一节 身体行为是心理的征象115
“五快”、“三良”——身心健康的标准115
身心疾病的心理和社会因素117
重视身心疾病的治疗118
过度紧张易致身心疾病120
第二节 24种身心疾病的心理应对与调适121
食欲不振,产生压食——神经性厌食症121
甲状腺素,过多所致——甲亢123
体内脂肪,过多积累——肥胖病124
持续钝痛,头晕恶心——紧张性头痛126
动脉扩张,疼痛剧烈——偏头痛128
视物模糊,酸痛流泪——视疲劳129
眼压升高,瞳孔散大——原发性青光眼130
听觉抑制,听力下降——功能性耳聋133
耳鸣耳聋,头内胀满——美尼尔氏病134
咽部异常,痰气互结——咽异感症135
皮肤瘙痒,过敏炎症——皮肤病137
瘙痒剧烈,皮湿升高——神经性皮炎138
全身瘙痒,强烈难忍——瘙痒症140
大小风团,分布全身——荨麻疹142
骤然发病,头发脱光——斑秃143
功能紊乱,关节疼痛——颞颌关节症候群144
关节红肿,活动受限——风湿症146
刺激胃液,诱发溃疡——溃疡病148
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情绪性腹泻149
胸部发闷,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150
血压升高,心跳过快——原发性高血压151
心肌缺氧,威胁生命——冠心病153
多种因素,加剧病情——糖尿病154
月经疾患,多属“心病”——月经病157
动能变化,引起不孕——不孕症159
第3章 铸就健全人格,护航多彩人生 精神健康篇第一节 精神疾病并非无可救药161
精神疾病并非无可救药161
早期发现精神疾病164
怎样治疗精神疾病166
精神病人治疗不可延误168
精神药物的药理作用170
第二节 健全人格为身心健康护航172
噩梦频繁,睡眠表浅——神经衰弱172
人格缺陷,功能缺损——人格障碍174
自恋自爱,自我陶醉——自恋性人格障碍177
行为固执,易于冲动——偏执型人格障碍180
脾气暴躁,无内疚感——反社会型人格障碍182
过分依赖,难以自理——依赖型人格障碍184
行为退缩,心理自卑——回避型人格障碍185
胆小怯懦,信心不足——畏怯型人格障碍187
喜怒无常,情绪易变——循环型人格障碍189
夸张做作,过分表露——癔症型人格障碍190
追求完美,过分克制——强迫型人格障碍193
内向离群,孤僻古怪——分裂型人格障碍195
顽固执拗,充满敌意——攻击型人格障碍198
敏感多疑,相当固执——疑病症200
机能障碍,突发晕厥——癔病202
幻觉妄想,情感错位——精神分裂症204
疑虑重重,心情郁结——多疑症205
坐立不安,焦虑烦躁——焦虑症208
自我强迫,难以控制——强迫症210
情绪低落,悲观绝望——抑郁症212
紧张惧怕,无法克制——恐惧症214
忙碌不停,毫无目标——躁狂症215
厌食过食,恶性循环——摄食障碍216
谈癌色变,过度恐惧——恐癌症218
谟视现实,甘陷错觉——钟情妄想220
难以应付,突发事件——精神创伤221
遭受刺激,超过限度——反应性精神病222
第4章 生活在别处,重启新旅途心理调适篇第一节 寻找全新的自我224
控制呼吸,改善状态——呼吸调节法224
休养生息,消除疲劳——睡眠疗法226
高声喊叫,释放情绪——原始狂叫法229
聚精会神,开卷有益——阅读疗法230
反复吟诗,有益健康——吟诗疗法232
陶冶性情,调整心境——音乐疗法234
翩翩起舞,消除疲劳——舞蹈疗法235
循序渐进,纠正缺陷——体育疗法237
放声大笑,驱散愁闷——欢笑疗法238
爱的触摸,减轻痛苦——触摸疗法239
形成规律,帮助消化——散步疗法241
鲜花芬芳,安神宁人——芳香疗法243
调节神经,心情舒畅——森林疗法245
放松精神,消除疲劳——垂钓疗法247
第二节 走向内心,“知汝自己”248
心病还需心药医——心理疗法248
解除顾虑,增强信心——心理康复法250
抓住时机,循循诱导——精神分析疗法252
运用想象,简单易行——静思冥想法254
主观想象,自我刺激——自我暗示法255
自我控制,防病抗病——意念疗法256
陶冶性情,调整个性——自我调整疗法258
呼吸练习,解除症状——呼吸控制法259
排除杂念,集中思想——沉思调节法261
止念潜神,瞑目内守——闭目养神法262
心平气和,放松入静——静坐疗法264
条件反射,情绪体验——厌恶疗法266
不良行为,自然消退——行为疗法267
通过“假言”,“谎”到病除——暗示疗法269
疏通引导,激发领悟——疏导疗法271
催眠暗示,效果神奇——催眠疗法273
不同色彩,不同感受——颜色疗法275
借助仪器,逐渐矫正——生物反馈疗法276
适度紧张,有益健康——紧张疗法278
由弱到强,充分放松——系统脱敏法280
自我训练,调节情绪——不良情绪系统消除法282
转变认知,矫正行为——认知疗法283
控制自己,适应环境——自主训练法285
自我觉察,面对现实——心理交流分析法287
调整功能,修身养性——自律训练法289
智力激励,综合锻炼——头脑风暴法292
反复刺激,逐渐适应——暴露冲击疗法293
矫正癖好,颇有效益——惮恶修改法294
觉察醒悟,修心养性——格式塔疗法295
顺其自然,解脱痛苦——森田疗法298
电流冲击,疗效独特——电休克治疗300
荒诞夸张,身心放松——夸张疗法301
集中意识,控制感觉——超觉静默法303
各种情绪,相互化解——情志相胜法304
身心并重,解除疲劳——身心松弛法305
琴棋书画,陶冶性情——娱乐疗法306
动静相辅,意气相随——气功疗法308
意向矛盾,自我觉悟——逆转意图疗法310
强化手段,加强刺激——强化疗法311
认识本质,自我调适——悟践疗法313
外部控制,中断思维——思维阻断疗法315
支持患者,发挥潜力——支持疗法317
积极思维,消除病痛——想象疗法319
减轻压力,宣泄情绪——宣泄疗法321
改善情绪,提升精力——光照疗法324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渐进式放松疗法324
调整血压,深度放松——漂浮疗法326
第三节 睦亲交游,走进人群327
患病夫妇,家庭治疗——家庭作业法327
配偶双方,坦率交流——性疗法329
互相倾诉,明理治心——谈心疗法331
开怀一笑,愁绪顿消——幽默疗法333
接受暗示,时有神效——安慰疗法334
积极交流,改善情绪——人际交往法335
热门推荐
- 3365566.html
- 1542366.html
- 2864720.html
- 3379375.html
- 3271753.html
- 537006.html
- 2710583.html
- 1324837.html
- 2481103.html
- 9171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8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11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6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13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8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45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35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0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33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2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