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城市地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北京城市地质
  • 卫万顺主编,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ISBN:978780097998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城市-区域地质-北京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北京城市地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1

第一章 地质工作与城市发展1

第一节 北京城市发展沿革概况1

第二节 地质工作与城市发展3

第二章 城市地质学与城市地质工作5

第一节 城市地质学的含义5

第二节 城市地质工作的概念及类型划分5

一、按解决问题的途径划分6

二、按工作性质划分7

三、按城市地质安全危机类型划分8

第三节 国内外城市地质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9

一、发达国家城市地质工作现状9

二、我国城市地质工作现状10

三、城市地质工作发展趋势11

第二篇 地质条件与城市规划建设13

第三章 自然地理条件与新生代地层特征13

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13

第二节 平原区新生代地层特征16

一、古近纪地层16

二、新近纪地层16

三、第四纪地层17

第四章 地质构造条件与稳定性评价22

第一节 平原区地质构造特点22

一、褶皱构造22

二、喜马拉雅期新生代盆地23

第二节 平原区主要隐伏活动断裂的展布与活动标志24

一、北京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分布24

二、活动断裂的活动强度33

第三节 平原区地壳稳定性分区33

第五章 平原区工程建设层地质特征38

第一节 工程建设层岩土体立体结构特征38

一、单层土体结构38

二、双层土体结构39

三、多层土体结构40

第二节 主要土体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40

一、人工填土40

二、新近沉积土40

三、一般第四纪沉积土44

第六章 平原区基岩地质特征45

一、地层45

二、岩浆岩47

第三篇 战略资源与城市经济发展52

第七章 土地资源分等定级研究52

第一节 土地的分等定级研究52

一、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研究52

二、城市土地分等定级研究53

第二节 北京市延庆县农用地分等定级55

一、分等因子、权重的确定55

二、评价单元的划分58

三、分等指标因素分值量化59

四、参评因素质量分值空间分布状况60

五、农用地等级的划分64

第八章 地下水资源保障能力分析67

第一节 北京市地下水资源概况67

一、地下水系统67

二、地下水资源评价72

第二节 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73

一、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回顾73

二、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历史回顾75

三、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76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保护79

一、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蓄80

二、城市雨洪利用83

三、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方案与建议83

第九章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86

第一节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86

第二节 地热资源条件87

一、热储层及其盖层87

二、地温场特征90

三、地热地球化学特征91

第三节 地热资源潜力93

一、地热资源量计算评价93

二、地热资源潜力分析98

第四节 可持续利用措施101

一、地热资源开发优化方案102

二、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措施102

第十章 浅层地温能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104

第一节 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简介104

一、水源热泵系统104

二、土壤源热泵系统105

第二节 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06

第三节 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适宜区评价108

一、水源热泵系统适宜区划分109

二、地源热泵系统109

第四节 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111

一、静态储量的评价112

二、可开采资源量评价方法114

三、评价实例115

第五节 浅层地温能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议120

一、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20

二、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议121

第十一章 固体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状况124

第一节 矿产地质概况124

第二节 重要矿产资源概况125

第三节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概况127

第十二章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130

第一节 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现状130

一、地下空间资源的概念和特点130

二、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131

三、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133

第二节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简介134

一、地下空间资源勘查技术134

二、地下空间工程施工技术134

第三节 北京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36

一、北京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36

二、保障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性的对策和建议137

第四篇 城市发展与地质环境保护142

第十三章 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142

一、北京平原土壤元素区域分布特征142

二、延庆盆地土壤元素区域分布特征143

三、土壤元素的集中与分散144

四、表层与深层土壤元素间的相关性145

第十四章 地下水环境特征146

一、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146

二、地下水质变化趋势分析149

三、地下水环境保护对策建议151

第十五章 平原区地面沉降对城市建设战略影响分析154

第一节 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现状154

第二节 地面沉降对城市建设的影响155

第三节 地面沉降的防治对策与建议156

一、地面沉降的防治的战略方针156

二、北京市地面沉降防治战略对策157

第十六章 山区突发地质灾害对城市建设战略影响分析159

第一节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育现状159

一、泥石流灾害159

二、采空塌陷灾害162

三、崩塌与滑坡灾害165

第二节 北京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对城市安全影响分析166

一、对城市人居生命安全的威胁与影响166

二、对灾害易发区的人居安全影响168

三、对休闲度假区的人居安全影响169

四、对城市周边出行人员的安全影响169

五、对重大工程安全的威胁与影响170

六、对重要水利、电力工程安全的危害与影响171

七、对城市旅游建设安全的威胁与影响171

八、对城市重要发展和建设区的影响172

九、对整个城市宜居环境的影响173

第三节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分析173

一、突发性地质灾害致灾条件的变化趋势173

二、突发性地质灾害受灾体的变化发展趋势174

三、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空间和强度总体趋势174

第四节 突发性地质灾害对城市安全影响的防范建议175

一、国内外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防范启示175

二、北京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对城市安全影响的防范建议177

第十七章 生活垃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程度分析179

第一节 生活垃圾的分类与特征179

一、生活垃圾分类179

二、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清运量179

三、生活垃圾成分180

第二节 北京生活垃圾的处置现状180

一、生活垃圾处置现状调查181

二、生活垃圾处置现状181

第三节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模拟实验研究183

一、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氧化还原带实验研究183

二、垃圾渗滤液污染物的自然衰减规律186

第四节 生活垃圾场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评价187

一、污染风险评价方法187

二、污染风险评价187

第五节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191

一、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及特点191

二、北京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适宜性区划192

三、生活垃圾场规划方向区选址及适宜性评价192

四、垃圾场地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195

第十八章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析和保护治理对策建议199

第一节 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199

第二节 矿山地质环境的研究与治理202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研究现状202

二、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治理203

第三节 矿山环境发展趋势及问题分析205

一、矿山环境发展趋势205

二、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面临的问题207

第四节 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对策建议207

一、国内外矿山环境保护的主要方法及策略207

二、北京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对策建议211

第五篇 未来北京城市地质工作展望217

第十九章 未来10~15年北京城市地质工作战略构想217

一、战略目标217

二、未来10~15年实现战略目标的对策措施218

第二十章 非正常情况下北京城市地质安全危机管理战略思考219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特殊挑战219

二、非正常情况下城市地质安全危机隐患明显219

三、非正常情况下北京城市地质安全危机管理的战略框架220

第二十一章 基础地学数据社会化服务(城市基础地学数据库与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222

第一节 基础地学数据共享的现状与趋势222

一、国外地学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222

二、国内数据共享与服务224

第二节 北京市基础地学数据社会化服务225

一、北京市基础地学数据库现状225

二、基础地学数据社会化服务225

第三节 三维模型建设及可视化227

一、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建设228

二、三维地质模型的可视化分析应用231

三、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236

第二十二章 地质工作为北京新农村建设服务领域的研究237

第一节 北京新农村建设对地质工作需求的分析237

一、北京新农村建设的地质制约条件分析237

二、北京新农村建设对地质工作需求的分析240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地质工作保障建议240

一、开展具针对性的基础地质调查工作240

二、继续开展地下水资源勘查研究工作241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村镇规划选址区生活垃圾处置调查评价241

四、针对新农村建设区开展清洁能源地质调查评价工作242

五、开展新农村区域综合地球化学环境调查提升都市农业品质242

六、加强对农村特色旅游、农业观光的技术指导245

七、加强地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工作245

第二十三章 城市地质安全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构想247

第一节 信息技术在预警预报中的应用247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247

二、遥感(RS)技术248

三、网络技术248

第二节 城市地质安全预警预报信息系统构架设计248

一、城市地质安全预警预报信息系统设计原则248

二、城市地质安全预警预报信息系统的体系架构249

三、城市地质安全预警预报信息系统的功能251

第三节 城市地质安全数据库建设253

一、城市地质安全数据源254

二、城市地质安全数据库数据类型254

三、城市地质安全数据库数据组成254

四、城市地质安全数据库技术支撑255

后记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