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放射治疗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放射治疗技术
  • 韩俊庆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1866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放射治疗学-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放射治疗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放射治疗技术研究的范畴1

一、放射物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

二、放射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2

三、高传能线密度及重粒子的应用4

第二节 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5

一、肿瘤放射治疗局部控制的重要性6

二、常见肿瘤放射治疗的效果6

三、放射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6

第三节 放射治疗技术发展的趋势7

一、精确放射治疗技术的开展7

二、非常规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8

三、靶向放射治疗技术的探讨8

四、对个体化放射治疗的认识9

五、综合治疗模式的应用10

第四节 放射治疗技师应具备的知识10

一、放射物理学知识10

二、放射生物学知识10

三、放射治疗学知识11

四、临床肿瘤学知识11

五、医学影像学知识11

六、医学心理学知识11

七、医学伦理学知识12

第二章 临床放射物理学基础14

第一节 常用放射线的物理特性14

一、高能X射线的物理特性14

二、60钴γ射线的物理特性15

三、高能电子线的物理特性16

四、质子射线的物理特性18

五、中子射线的物理特性22

六、其他重粒子射线的物理特性22

第二节 放射线射野剂量学23

一、放射线的临床剂量学原则23

二、高能X射线的百分深度剂量及影响因素23

三、60钴γ射线的百分深度剂量及影响因素27

四、高能电子线的临床剂量学29

五、等剂量曲线的分布及影响因素33

六、人体曲面和不均匀组织的修正35

七、临床处方剂量的计算方法44

第三章 临床放射生物学基础48

第一节 放射生物学的基本概念48

一、电离和激发48

二、传能线密度和相对生物效能49

三、自由基与活性氧50

四、氧效应与氧增强比50

五、靶学说和靶分子51

六、影响辐射生物效应的主要因素52

第二节 临床放射生物学效应54

一、正常组织细胞的放射生物学效应54

二、肿瘤组织细胞的放射生物学效应58

第三节 放射治疗的时间、剂量分割模式62

一、常规分割照射的生物学基础62

二、非常规分割照射的生物学基础65

三、生物剂量等效换算的数学模型67

四、不同时间、剂量分割照射时应注意的事项69

第四节 提高放射生物学效应的方法69

一、增加氧在肿瘤细胞内的饱和度70

二、放射增敏剂的临床应用70

三、放射防护剂的临床应用71

第五节 加温治疗的原理及应用72

一、加温治疗的方法72

二、加温治疗的作用机制72

第四章 常用放射治疗设备76

第一节 远距离60钴治疗机76

一、60钴γ射线的特点76

二、60钴治疗机的一般结构76

三、60钴治疗机的半影78

四、60钴源的更换80

五、60钴治疗机的种类81

第二节 医用直线加速器81

一、加速器的基本结构81

二、电子的加速过程82

三、加速管的结构82

四、高频功率源84

五、线束偏转系统86

六、多叶准直器88

七、加速器治疗机头89

第三节 近距离放射治疗机90

一、后装治疗机90

二、近距离治疗常用核素91

三、近距离治疗粒子源的特征92

第四节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93

一、立体定向装置93

二、三维治疗计划系统94

三、放射治疗机95

第五节 模拟定位机96

一、普通模拟定位机96

二、模拟CT机98

三、CT模拟机98

第五章 常用放射治疗方法101

第一节 放射源的种类及照射方式101

一、常用放射源种类及照射方式101

二、内、外照射的基本区别102

第二节 远距离放射治疗102

一、常规放射治疗技术102

二、立体定向放疗技术103

三、三维适形放疗实现的方法103

四、三维适形调强放疗105

第三节 近距离放射治疗107

一、腔内放射治疗107

二、术中置管放射治疗108

三、组织间插植放疗108

四、粒子植入照射109

五、血管内介入放疗109

六、敷贴治疗109

第四节 放射治疗适应证的选择109

一、放射治疗的一般原则109

二、放射治疗的综合原则111

第五节 放射治疗反应与损伤112

一、正常组织的放射耐受性112

二、放疗反应与损伤114

三、放疗反应的处理120

第六章 临床常用照射技术124

第一节 体位固定技术124

一、治疗体位的确定124

二、治疗固定器127

第二节 固定源皮距照射技术131

一、临床应用131

二、照射方法132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132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132

五、注意事项133

第三节 全脑、全脊髓照射技术133

一、临床应用133

二、照射方法134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135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135

五、注意事项136

第四节 相邻野照射技术136

一、临床应用136

二、照射方法136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139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140

五、注意事项140

第五节 楔形野照射技术140

一、临床应用140

二、照射方法142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142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143

五、注意事项143

第六节 等中心与成角照射技术144

一、临床应用144

二、照射方法144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145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147

五、注意事项147

第七节 切线野照射技术148

一、临床应用148

二、照射方法148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148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151

五、注意事项151

第八节 半束照射技术152

一、临床应用152

二、照射方法152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152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153

五、注意事项153

第九节 旋转照射技术153

一、临床应用153

二、照射方法154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154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155

五、注意事项156

第十节 半身与全身照射技术156

一、临床应用156

二、照射方法157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157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160

五、注意事项161

第十一节 不规则野照射技术162

一、临床应用162

二、照射方法162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163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166

五、注意事项166

第十二节 近距离照射治疗技术166

一、临床应用166

二、照射方法167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167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169

五、注意事项169

第十三节 术中照射技术169

一、临床应用169

二、照射方法169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170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171

五、注意事项171

第七章 特殊放射治疗技术172

第一节 γ刀治疗技术172

一、临床应用172

二、照射方法173

三、定位技术与摆位要求175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176

五、注意事项176

第二节 X刀治疗技术177

一、临床应用177

二、照射方法178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178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180

五、注意事项181

第三节 射波刀治疗技术182

一、临床应用182

二、照射方法184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185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185

五、注意事项185

第四节 断层放射治疗技术186

一、临床应用186

二、照射方法187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189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189

五、注意事项189

第五节 质子治疗技术189

一、临床应用190

二、照射方法191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192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193

五、注意事项193

第六节 中子治疗技术194

一、临床应用194

二、照射方法195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196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197

五、注意事项197

第七节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197

一、临床应用197

二、照射方法198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198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200

五、注意事项200

第八节 调强放射治疗技术201

一、临床应用201

二、照射方法202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202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203

五、注意事项203

第九节 图像引导的放射治疗204

一、开展IGRT技术的必要性205

二、开展IGRT技术所用设备205

三、开展IGRT技术的工作流程209

四、IGRT技术的实现方式210

第八章 治疗计划的设计与实施214

第一节 靶区的确定与勾画214

一、靶区的确定214

二、靶区的勾画218

第二节 治疗计划的设计与要求221

一、照射野的选择221

二、照射方式的选择221

三、放射源的选择221

四、剂量分布的计算及优化221

五、治疗计划的输出222

第三节 治疗计划的验证与确认222

一、模拟机验证222

二、几何位置验证223

三、剂量学验证223

四、填写治疗参数223

第四节 治疗计划的实施与记录223

一、物理参数的检查223

二、治疗摆位224

三、治疗体位的固定224

四、治疗计划的修正224

五、剂量测定224

六、填写治疗计划单225

第五节 治疗计划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225

一、做好医患沟通225

二、输入治疗参数225

三、治疗摆位和体位固定226

四、操作和实施照射226

五、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226

第九章 治疗质量的保证与控制228

第一节 治疗质量保证的重要性228

一、执行质量保证的必要性228

二、治疗剂量的确定和对剂量准确性的要求229

三、治疗过程及其对剂量准确性的影响230

四、治疗过程中质量保证的目的232

第二节 放疗设备的质量保证232

一、加速器定期监测和保养233

二、定位装置的质量保证236

三、剂量测量仪器的质量保证238

四、治疗计划系统的质量保证238

第三节 放疗计划的实施与核对239

一、患者体位的固定239

二、放疗计划的实施及核对240

三、放疗记录单的填写241

四、放疗记录单的登记与确认241

第十章 常见肿瘤放疗技术243

第一节 头颈部肿瘤放疗技术243

一、鼻咽癌的放射治疗243

二、上颌窦癌的放射治疗247

三、喉癌的放射治疗249

第二节 胸部肿瘤放疗技术251

一、肺癌的放射治疗251

二、食管癌的放射治疗254

三、胸腺瘤的放射治疗258

四、乳腺癌的放射治疗259

第三节 腹部肿瘤放疗技术262

一、胃癌的放射治疗262

二、肝癌的放射治疗263

三、胰腺癌的放射治疗264

第四节 盆腔肿瘤放疗技术266

一、宫颈癌的放射治疗266

二、子宫内膜腺癌的放射治疗269

三、膀胱癌的放射治疗270

四、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271

五、睾丸肿瘤的放射治疗273

六、直肠癌的放射治疗274

第五节 神经系统肿瘤放疗技术276

一、脑胶质细胞瘤的放射治疗276

二、松果体区肿瘤的放射治疗278

三、垂体腺瘤的放射治疗280

四、脑膜瘤的放射治疗281

第六节 淋巴系统肿瘤放疗技术282

一、霍奇金病的放射治疗282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放射治疗284

参考文献2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