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史图说 6 魏晋南北朝【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苏振申主编;刘显叔编撰 著
- 出版社: 世新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历史图说 6 魏晋南北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编者的话1
政治演变1
三国鼎立1
一、黄巾之乱的影响1
图:1 饥饿的农民1
2 持箕农妇坐地图1
编辑说明1
二、董卓的崛起2
图:3 胡人形像浮雕2
4 三国志董卓传2
6 青铜镀金胡人3
5 灰陶加彩武人俑3
三、反董卓运动4
图:7 汉末群雄割据图4
四、曹操统一北方5
图:8 官渡之战图5
9 袁术五铢5
10 魏太祖曹操6
五、赤壁之战7
图:11 赤壁之战图7
12 荆州城7
14 苏东坡醉笔8
13 嘉鱼赤壁8
15 鲁肃墓9
六、三国分立10
图:16 三国分立图10
17 蜀主刘备像11
18 蜀相孔明12
19 三顾茅庐图12
20 古隆中图13
21 张飞像14
22 关羽庙14
25 陶制鱼池、水田模写图15
24 孔明南征铜鼓15
23 陶制水田和食器15
26 成都古皇城16
27 武侯祠一景16
28 成都丞相祠堂17
29 灵泽庙18
30 五丈原18
31 五月渡沪图19
32 刘备之陵墓20
33 蜀汉铸钱20
34 四川省剑阁20
35 白帝城21
39 麦城旧址22
38 平西将军印22
36 征虏将军章22
37 讨虏将军印22
40 姜维庙石虎23
41 姜维庙姜庆楼23
42 姜维屯兵的营盘山24
43 魏泰和景元石门摩崖24
44 蜀道25
45 刘谌像26
46 蜀世系表26
47 汉归义胡佰长26
49 铁制帷帐架及铭文27
48 魏文帝像27
七、曹魏的法术政治27
50 魏受禅表28
51 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29
52 公卿将军上尊号碑部分放大29
53 曹子建文集30
54 魏封宗圣侯孔羡碑30
55 魏封宗圣侯孔羡碑部分30
56 钟繇像31
57 贺捷表31
60 铜雀台址出土石狮32
59 铜雀台址32
58 铜雀台址32
61 母丘俭纪功碑断片33
62 魏世系表33
63 魏率善羌佰长34
64 魏率善氏佰长34
65 魏乌丸率善佰长印34
66 牙门将印35
67 魏率善氏邑长35
68 关中侯印35
69 关外侯印35
71 吴世系表36
八、孙吴与开发江南36
70 吴主孙权像36
72 周瑜像37
73 甘露寺37
74 建业(建康)故地37
75 吴书孙权传38
76 吴神兽镜(一)40
77 吴神兽镜(二)40
78 陶制熊灯40
79 虎子40
80 羊形器40
82 吴国大钱41
81 神亭41
83 神亭罐42
84 神亭罐部分放大42
西晋43
一、统一南北43
图:85 司马芳石碑铭文拓本43
86 司马懿像44
87 晋武帝司马炎像44
88 晋简45
89 晋武帝贵人墓志45
91 太康八年铭墓志46
90 泰始纪年木简46
92 西晋时代疆域图47
93 晋大平百钱47
94 龙骧将军章47
95 辅国将军章47
二、门阀制度与九品中正48
图:96 晋代的女人48
97 晋代的男人48
98 银制带金具48
99 周处像49
103 晋青釉香炉50
102 周处墓的墓砖铭文拓本50
100 周处墓平断面图50
101 青磁鐎斗和火盆50
三、奢侈腐化政风51
图:104 晋墓出土遗物51
105 晋人的生活形态52
106 豪族生活画像石52
四、贾后干政53
图:107 贾后之母郭槐柩碑拓本53
108 徐美人墓志拓本54
109 张华与女史箴卷55
110 张华的书简56
五、八王之乱57
图:111 八王在西晋世系中之地位图57
112 施釉骑马人物俑57
六、永嘉之祸58
图:113 晋书刘渊载记58
114 永嘉纪年残纸58
七、塞外胡族的内徙59
图:115 晋归义氏王59
116 晋率善羌佰长59
119 晋率善胡佰长印60
120 晋率善氏邑长60
117 乌丸酋长墓志60
118 晋鲜卑率善长印60
121 魏晋胡王61
122 晋乌丸率善佰长61
123 晋率善氏仟长61
124 晋率善氏佰长61
八、胡族变乱的起因62
图:125 鲜卑人像(正面)62
126 鲜卑人像(背面)62
128 西晋世系表63
129 胡人像63
图:127 黄金饰板63
九、西晋亡于胡乱63
130 胡人的佣兵64
131 张口怒号的军士俑64
五胡十六国65
一、永嘉乱后的北方65
二、前赵65
图:132 龙神庙65
133 十六国种族国名年代表66
三、后赵67
图:134 后赵疆域图67
135 丰货钱67
136 后赵石勒的谱系67
图:137 燕慕容氏谱系68
四、前燕68
138 冬寿墓平断面图69
139 透雕金饰69
140 进军图69
141 花树状金叶饰70
142 冯素弗墓平断面图70
143 山形金饰70
144 海螺形的玻璃器70
145 玻璃器70
五、前秦71
图:146 前秦疆域图71
149 晋书符坚载记72
148 广武将军碑72
147 前奏譬喻经72
150 王猛像73
151 王猛墓73
六、淝水之战74
图:152 淝水之战图74
153 北方胡人的战士74
七、四分五裂的北方75
图:154 大夏胜光二年铭金铜佛坐像75
155 大夏的石马75
156 吕宪墓表76
157 十诵比丘戒本76
158 李柏尺牍稿77
159 西凉建初七年写妙法莲华经卷一78
160 沮渠安周造寺功德碑部分79
161 沮渠安周造寺功德碑79
162 佛说菩萨藏经80
163 持世经跋80
东晋81
一、江东第一个王朝81
图:164 东晋元帝像81
165 东晋与北方诸国图82
166 金陵沿革图82
168 晋书王导传83
图:167 王导像83
二、王导的功业83
169 王导手牍85
170 王敦墨迹86
171 庾亮手札87
三、君权与世族之争88
图:172 晋书王敦传88
173 王闽之的墓志铭89
174 王兴之墓志90
175 王兴之妻宋氏墓志90
176 王闽之墓墓志铭拓本90
179 夏金虎墓志拓本91
177 王氏谱系表91
178 谢氏谱系表91
四、北伐的功败垂成92
图:180 兰亭修禊图92
181 毛实画像石柜92
五、淝水战后东晋新形势93
图:182 东晋名臣谢安93
183 谢安手札94
六、孙恩之乱与桓玄称帝95
图:184 杨阳神道阙95
185 石雕天尊像拓本95
187 东晋恭帝墓碑96
七、刘裕的执政与篡立96
图:186 东晋世系表96
南朝97
一、刘宋元嘉之治97
图:188 刘裕像97
189 宋文帝像98
190 刘宋四铢98
191 宋废帝像98
192 刘宋世系表99
193 南北朝宋魏对峙图99
195 齐世系表100
二、宋齐递嬗100
图:194 齐高帝像100
196 丹阳胡桥南朝大墓砖刻画101
197 兴安陵石兽101
三、世族与寒人103
四、梁武帝的治世103
图:198 梁武帝萧衍像103
五、升平之中的隐忧104
图:199 律序卷第上部分104
200 梁萧绩墓石兽和石阙105
201 萧积墓石狮105
202 梁萧景墓石墓表105
204 綖环五铢106
203 萧秀碑106
205 梁太祖神道石阙题字107
206 瘗鹤铭107
207 昭明太子萧统像108
208 招隐寺牌坊108
209 六家文选109
六、侯景之乱110
图:210 侯景之乱图110
211 梁世系表110
212 台城遗址111
214 陈武帝(陈霸先)像112
七、南朝的回光返照112
图:213 南北朝晚期形势图112
215 陈文帝(陈茜)像113
216 陈宣帝像113
217 陈世系表113
218 陈后主像114
219 天嘉内郭五铢114
220 太货六铢114
221 西善桥油房村南朝大墓平断面图114
223 北魏建国之地115
图:222 北魏统一华北图115
一、拓跋族的建国115
北朝115
224 南北朝初期形势图116
225 拓跋族的风俗116
226 魏拓跋族供养人117
227 刺绣佛像117
228 吹奏角笛的骑士118
229 北魏莲花砖118
230 北朝骑马俑118
231 莲花纹砖118
234 铠马画像砖119
233 武人和从者画像砖119
图:232 北魏平城址119
二、太武帝统一北方119
235 平城宫殿石础120
236 香炉伞盖画像砖120
237 马上乐人土俑120
三、太和时期的新政121
图:238 皇帝供养像121
239 崔昂墓志拓本122
240 妇女像画像砖122
241 北方贵族妇人浮雕122
图:242 北魏洛阳图123
四、迁都洛阳123
五、华化措施124
图:243 胡人的风貌124
244 元氏墓志石125
245 北魏永安五铢126
246 豫州刺史元公墓志铭126
247 北魏的石砚127
248 文昭太后的墓志127
249 帝王出御图127
250 嵩山古塔128
251 宾阳洞力士像129
256 木制漆画130
255 司马金龙墓砖130
253 青磁唾壶130
252 司马金龙谱系表130
254 石柱础石唐草纹样拓本130
257 北魏的轩瓦131
258 永固陵131
259 孝文帝的陵墓131
八、东魏与北齐131
六、六镇叛乱与高欢崛起132
图:260 北魏六镇配置图132
261 北史尔朱荣列传132
262 元邵墓志拓本133
263 元邵墓平断面图133
264 尔朱绍墓志盖134
266 东魏浮雕供养人像135
七、东西魏的对峙135
图:265 武川镇风光135
267 封氏谱系表136
268 封子绘墓出土玻璃器136
269 魏分东西137
270 刘懿墓志铭138
图:271 拓跋氏世系表139
272 北齐常平五铢钱139
273 北齐世系表139
277 北齐的石灯笼140
276 北齐侍女俑140
274 范粹墓志拓本140
275 磁碗140
278 北齐邺都铜雀台141
279 颜氏家训141
280 马俑141
281 北齐狮子首141
九、西魏与宇文泰142
图:282 加彩武人俑142
十、北周统一北方143
图:283 北周武帝像143
284 北周五行大布143
287 独孤罗墓志拓本144
285 独孤氏谱系表144
286 北周世系表144
政制145
一、中央官制145
图:288 钟繇宣示表145
289 晋故尚书碑拓本145
290 元详墓志铭146
291 元勰墓志铭146
292 梁侍中神道石柱题额146
293 刁遵墓志铭146
295 西魏北周六官之制度147
294 文臣俑147
296 北魏的文武臣群148
二、地方政制149
图:297 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149
298 梁父县令王子椿摩崖刻150
299 高贞碑150
303 津梧长印151
304 陇东太守章151
305 北魏邵真墓二门吏俑151
302 永新令印151
301 宜阳太守章151
300 右将军会稽内史印151
三、都督军制度区152
图:306 晋刘府君墓版拓本152
307 刘宋都督区略图153
四、兵制154
(一)魏晋南朝兵制的演变154
图:308 晋持楯武人陶俑154
309 晋墓门扉人物刻石154
(二)北魏的兵制155
310 河西太守铜虎符图155
311 北魏的将军们156
314 加彩武人俑157
313 北魏的武士俑157
312 武人列像157
315 灰陶加彩武人像158
316 灰陶加彩骑马人物159
317 灰陶加彩马159
318 北魏灰陶加彩武人159
319 灰陶加彩马159
320 灰陶加彩武人160
321 灰陶加彩武人160
322 灰陶加彩武人160
323 灰陶加彩武人160
324 铠马武人161
(三)北周府兵制161
五、赋税163
(一)魏晋税制163
(二)南朝税制163
(三)北朝税制163
六、货币制度163
图:325 齐梁时的货币163
326 南朝五铢钱铸模164
327 南朝货币164
一、豪族势力的发展165
图:328 黄武买地瓦券165
经济的发展165
329 买地宅券166
二、庄园经济167
图:330 庄园复原图167
331 庄园图168
332 兵屯图169
三、曹魏的屯田政策170
图:333 魏晋时代屯田地域图170
四、西晋课田与占田制度171
图:334 官吏占田户调式表171
369 南朝的男女171
336 给田文书172
图:335 魏书食货志172
五、均田制度172
六、农业的开发173
图:337 灰陶加彩农村持箕女子173
338 葡萄的贮藏法174
339 瓜的栽培174
340 集约农法(一)174
341 集约农法(二)174
七、商业活动的衰退与复活175
图:342 南北的商业交通路缐175
343 运米的马匹175
345 杨大眼造像记部分178
图:344 桃花源记178
一、门第社会178
二、五胡时期的中原社会与堡坞组织178
社会生活178
三、北魏三长制度179
图:346 北朝老人立像179
347 北朝加彩人像180
四、日常生活181
(一)饮食习惯181
图:348 酒宴图181
349 什器种种182
350 贵人与侍者182
355 猪圈183
352 陶猪183
353 灰陶加彩狗183
354 灰陶加彩羊183
351 屠牛场183
356 磨石184
357 舟形灶184
358 北方式灶184
359 青磁耳杯、案185
360 青磁隔盘185
361 司炊事之妇人186
362 织机图187
(二)衣饰187
363 夔纹锦188
364 缐篓子189
365 加彩陶俑群像190
366 皇后供养图190
367 胡服男子像191
368 胡服女子像191
370 彩色绢履192
371 广州出土晋代银制品193
372 洛阳出土晋代铜制品193
374 东魏贵族府邸194
(三)住屋194
373 祠堂194
375 孝子传图石刻195
376 蔡顺图196
377 东魏武定元年选像碑196
378 南朝的粮仓197
379 南朝的肘凭197
380 胡床197
381 北方帐幕生活(一)198
382 北方帐幕生活(二)198
383 东晋牛车卤簿图199
384 石门铭部分199
(四)行199
385 骆驼上的胡人200
386 宾饰马图200
387 灰陶加彩骆驼201
388 牛车图202
389 陶牛车202
390 西晋陶牛车202
391 牛车图203
392 张隶墓陶牛车203
394 仕女奏乐图204
393 老翁舞蹈砖像画204
(五)娱乐204
395 邓县出土彩色画像205
396 骑马的乐人205
397 响堂山笛乐天206
398 响堂山琵琶乐天206
399 响堂山箫乐天206
400 青铜镀金吹笙飞天207
401 北魏灰陶加彩乐人207
402 北魏灰陶加彩乐人207
403 戴面具之七泥俑208
图:404 魏修孔子庙碑209
(一)儒学趋于式微209
一、经学的衰退209
学术思想209
405 魏三体石经拓本210
406 正始三体石经碑部分210
407 皇帝三临辟雍碑211
408 皇帝三临辟雍碑碑首211
409 杜注春秋经传集解212
410 杜预手迹213
411 范甯集解春秋榖梁注疏214
412 郭璞注尔雅215
413 礼记曲礼216
(三)南朝礼学的发达216
(二)胡族国家的提倡儒术216
(四)义疏的盛行217
414 论语义疏217
415 讲周易疏论家义记218
二、玄学和清谈219
(一)正始玄风与清谈219
图:416 王弼之墓219
417 竹林220
418 竹林七贤图壁画220
419 嵇康像221
420 阮籍像222
421 山涛像223
422 王戎像224
423 向秀像225
424 刘伶像226
425 阮咸像227
(二)自然思想在西晋的发展228
426 郭象注南华真经卷228
科技229
一、伟大的科技家祖冲之229
图:427 祖冲之像229
428 指南车构造图230
429 指南车复原图230
431 木牛流马231
430 营地磨231
432 大石佛的诞生232
433 起重机械233
434 董永鹿车图234
二、郦道元的水经注235
图:435 郦道元的水经注235
三、贾思勰的齐民要术236
图:436 齐民要术236
四、医药学的发达237
图:437 九针图237
438 龙门药方洞238
439 药方洞壁上所见的药方238
图:440 白马寺塔239
宗教239
一、佛教239
(一)魏晋时代的佛教240
441 法显旅行印度路缐240
442 法显像241
443 庐山图242
444 西林寺243
445 慧远填墓石室243
446 支硎古刹244
447 摩诃僧祗律244
448 达摩石刻像245
(二)南朝的佛教245
449 古鸡鸣寺寺门246
450 陈代青铜梵钟246
451 梁代敦煌写经247
452 华严经247
453 出三藏记集247
454 智顗像248
455 灌顶像248
456 摩诃摩耶经248
(三)胡族君主与佛教249
457 佛图澄的灵严寺249
458 法华经249
459 罗什三藏绘传250
461 成宗论251
460 金刚般若经和大智度论251
(四)北魏的佛教252
462 昙鸾像252
463 玄中寺全景252
464 造像碑背拓本253
465 大智度经第三十卷254
466 高树造像记254
467 法华经如来神力品断片255
(丙)佛像雕刻257
468 敦煌石窟257
(甲)石窟寺257
(乙)佛教的壁画257
(五)璀灿的佛教艺术257
469 敦煌石窟全景图258
470 千佛洞和流砂259
471 彩塑交脚菩萨260
472 佛坐像261
473 山林仙人图262
474 得眼林故事图(部分)263
475 敦煌二四九窟天井壁画264
476 炳灵寺石窟265
477 炳灵寺一六九窟东壁佛立像266
478 禅定佛壁画267
479 麦积山石窟全景268
480 麦积山全景图269
481 麦积山之千佛崖270
482 麦积山一二七窟佛坐像271
483 麦积山一三三窟第三龛佛坐像272
484 云冈石窟273
485 云冈石窟全景274
486 云冈石窟平面图274
488 云冈西方窟275
487 云冈石佛古寺275
489 云冈佛头276
490 北魏佛立像276
491 云冈第廿洞大佛277
492 云冈第十六洞277
493 云冈第十八窟大佛侧像278
494 云冈后宫嬉戏图279
495 云冈第卅九窟塔洞280
496 龙门石窟平面图281
497 龙门石窟西山全景281
498 古阳洞282
499 巩县的石窟283
501 巩县石窟平面图284
500 巩县石窟全景284
502 贵族行列图285
503 供养僧像285
504 供养比丘像286
505 拜城石窟287
506 拜城第十七窟天井壁画佛本生图288
507 拜城第六九窟供养者289
二、道教的新发展290
图:508 北魏道教天尊像290
511 炼丹图291
510 龙井291
509 葛洪的抱朴子291
512 陶弘景像292
513 瘗鹤铭293
514 陆修静的住屋293
515 北周道教天尊像294
516 道教圣地294
517 中岳嵩灵庙碑295
518 中岳嵩灵庙碑部分295
519 道教三尊像296
520 道教四面像296
一、文学的独立297
图:521 曹子建文集297
文学297
二、五言诗的形成与流行298
图:522陆机平复帖298
三、田园诗人陶渊明299
图:523 陶潜像299
524 陶渊明画像299
四、南朝诗的影响300
图:525 谢灵运像300
526 三谢诗301
527 昭明文选手抄本302
528 世说新语303
529 文心雕龙303
图:530 庾信文304
五、六朝文体304
艺术305
一、独步千古的书法305
图:531 钟繇的正楷305
532 天发神谶碑306
533 受禅碑306
534 公卿上尊号奏碑306
535 晋索靖月仪帖307
536 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宝子碑(部分)307
537 王羲之像308
538 王羲之书像308
540 姨母帖309
539 王羲之十七帖309
541 兰亭全景310
542 刘松年兰亭修禊图卷311
543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卷312
544 孔侍中帖313
545 丧乱帖314
546 游目帖314
547 远官帖315
548 大道帖315
550 寒切帖316
551 黄庭经316
549 奄至帖、日月如驰帖316
552 袁生帖317
553 月半哀悼帖317
554 定武兰亭序317
555 乐毅论318
556 瞻近帖318
557 官奴帖318
558 晋王献之中秋帖319
559 王献之地黄汤帖320
560 王献之授衣帖321
561 王献之洛神赋321
562 王献之鸭头帖321
564 张猛龙碑322
563 中书令郑文公碑322
565 经石峪323
566 经石峪金刚经拓本323
二、绘画地位的确立324
图:567 顾恺之女史箴图324
568 洛神赋图卷325
569 女史箴图长卷326
570 五星二八宿真形图的一部328
571 各国贡使图329
三、青瓷制作的新成就330
图:572 黑釉天鸡壶330
573 青釉瓷瓶331
574 黄釉瓷扁壶332
575 绿彩黄釉瓷罐333
576 青釉褐斑瓷碗334
577 青瓷褐斑香炉335
578 青磁羊336
579 青磁骑狮人物336
580 青磁狸形水滴337
581 青磁匜337
582 青磁兽环铛338
583 青磁鸡舍338
584 褐釉龟形平瓶338
图:585 灰陶加彩妇女俑339
四、姿态优美的明器339
587 二位官人像340
586 灰陶加彩武人340
588 对座书写的文吏341
589 女乐俑341
590 灰陶加彩男子341
591 灰陶加彩男子341
592 灰陶加彩牛342
593 灰陶加彩骆驼342
594 灰陶加彩狮子342
595 灰陶加彩骆驼342
图:596 石灰岩雕坐佛九尊碑343
五、石雕与金铜工艺343
597 石灰岩鬼神像344
598 石雕观音像345
599 萧鸾兴安陵石兽346
600 萧宏墓石兽347
601 石灰石菩萨半身像348
602 石像台座349
603 佛碑像(部分)350
604 阿罗汗与菩提浮雕351
605 石灰岩菩萨坐像352
606 白大理石树下菩萨半跏思惟像353
607 石雕坐佛七尊碑354
608 石灰岩棺台(部分)355
609 石雕兽首356
610 砂岩菩萨头像357
611 托缽飞仙浮雕358
612 镇陵怪兽359
613 天安元年九层石塔360
614 彩塑三尊像361
615 彩塑胁侍361
616 灰陶加彩牛362
617 如来三尊像363
618 佛坐像364
619 菩萨三尊像365
620 弥勒菩萨交脚坐像366
621 释迦三尊像367
622 青铜辟邪形水滴368
623 青铜镀金蛙形水滴368
624 青铜透雕香炉368
625 青铜鸱鹗形水滴368
626 金青石镶嵌输形饰369
627 青铜豢龙氏纳铺首369
628 青铜镀金龙唐草纹透雕幡片369
629 青铜位至三公镜369
热门推荐
- 16826.html
- 852033.html
- 1364930.html
- 751817.html
- 1647741.html
- 3160459.html
- 881642.html
- 636285.html
- 2835802.html
- 1733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6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52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60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81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97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9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92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18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