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源学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语源学概论
  • 殷寄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 ISBN:753206391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语源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语源学本体论1

第一节 “语源”的定义1

一 “语源”名义诸说评介1

二 “语源”的定义及其阐释4

第二节 语源的主要特点7

一 语源的一般特点7

二 汉语语源的独特性10

第三节 “语源学”的定义16

一 各家定义述评17

二 新的定义及其推阐20

第四节 语源学的主要任务23

一 语源学研究的重要性23

二 语源学所要解决的问题26

第二章 语源学源流论(上)32

第一节 先秦汉晋时期的语源学32

一 先秦时期已有语源学萌芽32

二 汉代训诂孕育了两大语源学流派35

三 魏晋时语源学流派的不平衡发展46

第二节 隋唐宋时期的语源学50

一 徐锴是“右文说”形成中的功臣50

二 “右文说”的形成与初步发展53

三 “右文说”的价值与不足平议59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的语源学62

一 明代方以智等人的语源学研究63

二 清代集传统语源学之大成70

第三章 语源学源流论(下)80

第一节 晚近时期的语源学80

一 章太炎开新学风之光80

二 黄侃寻求语根的种种努力83

三 为杨树达的“小学”正名86

四 沈兼士“字族学”上的创获89

五 梁启超、刘师培的有关学说91

第二节 当今时代的语源学93

一 《同源字典》的成就与不足93

二 《汉语语源学》具有开创之功100

三 《形声多兼会意考》概貌103

四 张舜徽的语源推求109

五 对语源学各种问题的探讨113

六 殷寄明的两部语源学著作115

第三节 海外的汉语语源学115

一 高木汉、藤堂明保的同源词研究115

二 汉藏语同源词和汉语南岛语同源词研究120

三 汉语玛雅语同源词研究122

第四章 语源学中心论127

第一节 “同源字”、“同源词”辨析127

一 什么是“同源字”127

二 什么是“同源词”131

三 同源词的书写文字133

第二节 同源词的语音亲缘关系类型141

一 两点及多点重合型142

二 两点成一线型144

三 三角型148

四 链条型154

第三节 同源词的语义亲缘关系类型162

一 相同162

二 相反或相对178

三 相通186

第五章 语源学方法论196

第一节 系源的一般方法196

一 训诂实践中的系源方法197

二 专书编写中的系源方法210

第二节 推源的一般方法227

一 以事物的特殊规定性推源227

二 依据语词的音义线索推源231

三 依据形声字声符线索推源236

第三节 关于以方言求语源243

一 方言与雅言语源相统一243

二 以方言求语源的一条规律249

第六章 语源学龄前功能论253

第一节 正确阐释语词意义的来由253

一 揭示语词的受义之由254

二 揭示事物的得名之由260

第二节 諟正前人训诂中的失误268

一 諟正“独立之训诂”的失误268

二 諟正“隶属之训诂”的失误274

第三节 改善语文学辞书的编纂280

一 合理地区分义项个体与语词个体281

二 科学地解释语词义项的来由284

三 订正文字归部之误289

第四节 揭示词汇发展的一般规律296

一 新词增生受语源分化的制约297

二 词汇在语源分化中发展的突出表现303

第七章 语源学新课题311

第一节 语源义的初步研究311

一 语源义的普遍存在311

二 对语源义的初步探讨315

第二节 语源义的特殊形态320

结论333

参考文献338

后叙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