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发展史 辽宁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发展史 辽宁卷
  •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编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816971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92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07页
  • 主题词:水文地质学-发展史-辽宁省;工程地质-发展史-辽宁省;环境地质学-发展史-辽宁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发展史 辽宁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3

第一章 辽宁省水工环地质工作发展阶段3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工环地质工作(1949年以前)3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水工环地质工作(1949—1957年)3

第三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水工环地质工作(1958—1965年)4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水工环地质工作(1966—1976年)4

第五节 历史性转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水工环地质工作(1977—2005年)5

第二章 厅(局)机关及直属水工环地质机构沿革7

第一节 厅(局)机关行政管理机构7

第二节 水工环地质机构9

第三节 水工环地质社会团体11

第三章 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与通知、决定14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14

第二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4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14

第四节 历史性转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15

第四章 具有重大影响和突出贡献的若干水工环地质工作专项勘察21

第一节 全省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研究史21

第二节 全省地下水监测预报研究史25

第三节 全省地质灾害勘察、防治、监测预警研究史26

第四节 全省水文地质普查研究史32

第五节 全省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研究史35

第六节 全省地热资源勘察开发利用研究史37

第七节 全省矿泉水开发利用研究史43

第二篇 水工环地质工作与环境保护行政管理49

第一章 不同时期行政管理职能的变迁49

第一节 辽宁省地质局时期的职能(1958年4月—1983年10月)49

第二节 辽宁省地质矿产局时期的管理职能(1983年10月—1994年10月)49

第三节 辽宁省地质矿产厅时期的职能(1994年10月—2000年4月)50

第四节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成立后的职能(2000年4月至今)50

第五节 辽宁省地勘局时期的管理职能(1994年10月—2005年)51

第二章 行政管理法规建设52

第一节 《矿产资源法》配套法规52

第二节 地质环境保护和管理配套法规52

第三节 《辽宁省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52

第四节 其他法规、规章52

第三章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54

第一节 重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54

第二节 重大地灾事件56

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62

第五章 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管理65

第一节 地质遗迹保护区建设65

第二节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65

第三节 国家矿山公园建设66

第六章 地下水资源勘察、评价、监测和开发利用管理67

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勘察、评价的管理67

第二节 地下水动态监测的管理68

第七章 地热、矿泉水资源管理70

第一节 地热资源管理70

第二节 矿泉水资源管理71

第三篇 新中国水工环地质工作的主要成就75

第一章 水文地质75

第一节 区域水文地质75

第二节 农业水文地质95

第三节 城镇工矿水文地质99

第四节 矿区水文地质103

第五节 供水水源地勘察105

第二章 工程地质109

第一节 区域工程地质109

第二节 城市地区工程地质110

第三节 交通工程地质114

第四节 矿区工程地质115

第五节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115

第六节 地下建筑工程地质116

第三章 环境地质117

第一节 区域环境地质117

第二节 矿山地质环境118

第三节 农业环境地质调查评价120

第四节 海岸带环境地质121

第四章 地质灾害防治123

第一节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123

第二节 地质灾害勘察评价123

第三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24

第四节 地质灾害治理124

第五章 城市地质125

第一节 全省主要城市地质系列图125

第二节 全省主要城市地下水资源调查研究128

第六章 区域水工环地质评价134

第一节 全省重要经济区水工环地质评价134

第二节 全省国土综合开发重点地区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评价135

第七章 地热矿泉水资源140

第一节 地热资源勘察开发140

第二节 矿泉水资源勘察评价151

第八章 地质遗迹保护与旅游地质154

第一节 重要古生物化石和地质遗迹保护与调查论证155

第二节 地质公园调查论证160

第三节 旅游地质调查评价163

第九章 地质环境监测165

第一节 地下水动态监测165

第二节 地质灾害监测166

第三节 重点示范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166

第四节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166

第十章 水工环地质科技168

第一节 科技攻关项目与主要成果168

第二节 获得省·部级一、二等奖励项目171

第十一章 水工环地质教育172

第一节 专门性专业学校172

第二节 相关培训班173

第十二章 国际合作与交流174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聘请的外国专家174

第二节 主要的国际学术交流与考察活动174

第十三章 援外的水工环地质工作178

第十四章 主要出版物179

第一节 公开发行刊物179

第二节 图集180

第四篇 总结与展望183

第一章 水工环地质工作发展的主要经验183

第二章 值得吸取的教训185

第三章 指导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客观规律187

第四章 发展水工环地质工作的主要建议189

后记1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