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西土壤【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江西土壤
  • 江西省土地利用管理局,江西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ISBN:7800262340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588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6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江西土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土壤形成条件3

第一节 地形3

第二节 气候6

第三节 母质10

第四节 植被14

第五节 水文条件19

第六节 人为条件21

第七节 成土条件对土壤的综合影响22

第二章 土壤形成过程27

第一节 脱硅富铝化过程27

第二节 生物富集过程29

第三节 湿润黄化过程31

第四节 淀积粘化过程33

第五节 湿草甸过程34

第六节 山地草甸过程35

第七节 初育成土过程36

第八节 耕种熟化过程37

第三章 土壤分类和分布39

第一节 土壤分类和命名39

第二节 土壤分布50

第一章 红壤58

第一节 红壤的形成特点59

第二节 红壤亚类69

第三节 棕红壤亚类101

第四节 黄红壤亚类126

第五节 红壤性土亚类137

第二章 黄壤、黄棕壤和山地草甸上147

第一节 山地垂直带谱土壤的形成特点147

第二节 黄壤151

第三节 黄棕壤159

第四节 山地草甸土171

第三章 紫色土、石灰土、黄褐土、火山灰土179

第一节 紫色土179

第二节 石灰土194

第三节 黄褐土203

第四节 火山灰土209

第四章 新积土、粗骨土、石质土218

第一节 新积土218

第二节 粗骨土221

第三节 石质土225

第五章 潮土226

第一节 潮土的形成特点和主要性状226

第二节 (酸)灰潮土亚类231

第三节 灰潮土亚类237

第四节 湿潮土亚类239

第六章 水稻土243

第一节 水稻土的形成与分类243

第二节 淹育型水稻土亚类251

第三节 潴育型水稻土亚类270

第四节 潜育型水稻土亚类297

第一章 土壤的物理性质321

第一节 土壤质地321

第二节 土壤粘粒含量的变化331

第三节 土壤比重、容重、孔隙度和坚实度336

第二章 土壤粘土矿物344

第一节 土壤粘土矿物344

第二节 土壤粘粒的化学特性348

第三章 土壤吸收性能356

第一节 土壤吸收性能356

第二节 影响土壤吸收性能的因素364

第三节 土壤酸碱度368

第四章 土壤有机质373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的分布概况373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的变化375

第三节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379

第四节 土壤腐殖质的组成381

第五节 有机肥料的肥效及提高土壤有机质的主要途径385

第五章 土壤氮素389

第一节 土壤氮素含量概况389

第二节 土壤氮素的平衡及调节396

第三节 氮肥肥效提高效益的主要途径404

第六章 土壤磷素408

第一节 土壤磷素分布概况408

第二节 主要土壤磷素含量状况411

第三节 土壤磷素形态和转化417

第四节 磷肥肥效及提高肥效的主要途径418

第七章 土壤钾素423

第一节 土壤钾素的分布概况423

第二节 主要土壤钾素含量状况426

第三节 主要土壤供钾潜力431

第四节 钾肥肥效及提高肥效的主要途径434

第八章 微量元素441

第一节 硼441

第二节 钼447

第三节 锌452

第四节 铜456

第五节 锰和铁460

第九章 土壤肥力综合评述465

第一节 自然土壤肥力概况465

第二节 耕地土壤肥力概况466

第三节 农田养分平衡469

第四节 2000年江西化肥需求量的预测472

第五节 合理施肥和培肥地力473

第一章 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壤资源评价481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481

第二节 土壤资源评价的原则和依据483

第三节 土壤资源数量统计500

第二章 红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改良502

第一节 红壤利用现状与问题502

第二节 红壤耕地的改良506

第三节 新开红壤稻田的快速培肥515

第四节 山丘红壤的综合开发利用522

第三章 水稻土的培肥与改良529

第一节 高产水稻土的培育529

第二节 低产田改良535

第四章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542

第一节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的原则与依据542

第二节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系统542

第三节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概述543

第五章 土壤资源保护568

第一节 水土流失及其防治568

第二节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573

第三节 严格执行土地法规,坚决制止乱占滥用耕地578

第六章 土壤普查成果应用580

第一节 应用土壤普查成果,指导施肥改土581

第二节 监测土壤肥力,进行测土配方施肥5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