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汕优63选育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谢华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9685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水稻-杂交育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汕优63选育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杂交水稻育种的理论基础1
第一节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概述1
一、水稻杂种优势的概念1
二、水稻杂种优势的表现1
三、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2
第二节 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3
一、水稻雄性不育的遗传方式3
二、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5
第三节 水稻杂种优势的衡量方法10
一、中亲优势10
二、超亲优势10
三、超标优势10
四、优势指数11
第四节 水稻杂种优势的预测方法11
一、数量遗传学预测法11
二、生理生化细胞学预测法12
三、分子遗传学预测法13
参考文献14
第二章 恢复系明恢63的选育18
第一节 优良恢复系的特性和选育方法18
一、优良恢复系的特性18
二、恢复系的选育方法19
第二节 明恢63的选育策略19
一、选育思路19
二、技术路线20
三、亲本选择与配组20
四、后代选择22
第三节 明恢63的恢复力与配合力23
一、明恢63的恢复力23
二、明恢63的配合力24
第四节 明恢63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26
一、明恢63的植物学特征26
二、明恢63的生物学特性26
参考文献30
第三章 汕优63的选育与利用32
第一节 汕优63的选育32
一、选配目标32
二、选配原则32
三、技术路线33
第二节 汕优63的鉴定与推广33
一、汕优63的鉴定评价33
二、汕优63的推广应用35
参考文献37
第四章 汕优63的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38
第一节 植物学特征38
一、生育期38
二、农艺性状38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38
一、温光反应特性38
二、耐荫特性40
三、抗病虫性41
四、抗逆性41
五、嗜硅特性41
六、再生特性42
七、稻米品质特性42
参考文献43
第五章 汕优63的高产生理特性45
第一节 高产群体结构45
一、不同产量的群体结构45
二、影响群体结构的因素46
第二节 源库对产量的影响52
一、源特征52
二、库特征52
三、源库关系53
第三节 光合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55
一、光合生理特性55
二、不同栽培措施对光合作用的影响58
参考文献59
第六章 汕优63对病虫害与逆境的抗性62
第一节 汕优63对病虫害的抗性62
一、汕优63对三大病害抗性测定及评价62
二、汕优63对虫害的抗性65
第二节 汕优63的抗倒伏性65
一、水稻抗倒伏育种的意义65
二、水稻抗倒能力的鉴定方法与评价指标66
三、汕优63的抗倒伏能力67
第三节 汕优63耐高温的特性69
一、热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69
二、水稻热害的症状及耐热性的表现69
三、汕优63的耐热性71
第四节 汕优63耐低磷低钾的特性72
一、汕优63耐低磷特性72
二、汕优63耐低钾特性74
参考文献76
第七章 汕优63的高产栽培78
第一节 早稻高产栽培78
一、适时早播,培育壮秧78
二、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78
三、合理施肥,科学管水78
四、病虫害综合治理79
第二节 中稻高产栽培79
一、确定适宜的播种期79
二、培育多蘖壮秧80
三、适时移栽,合理密植80
四、合理施肥80
五、科学管水80
六、病虫害防治81
第三节 晚稻高产栽培81
一、晚稻高产策略81
二、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81
三、喷施多效唑矮化育秧81
四、力争早插,合理密植82
五、平衡施肥82
六、科学管水83
七、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83
第四节 抛秧高产栽培83
一、育秧准备83
二、播种育秧83
三、秧田管理84
四、抛栽技术84
五、大田管理85
第五节 旱育稀植高产栽培86
一、汕优63旱育稀植的优势表现86
二、汕优63旱育稀植栽培的高产途径87
三、汕优63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88
第六节 水田直播高产栽培88
一、汕优63水田直播栽培的效果88
二、汕优63水田直播栽培技术89
第七节 旱作高产栽培89
一、汕优63作旱稻栽培的生育特性89
二、汕优63旱栽高产栽培技术90
参考文献90
第八章 汕优63再生稻高产栽培92
第一节 汕优63再生稻的生长发育92
一、气候生态适应性区划92
二、再生腋芽的幼穗分化93
三、再生腋芽的萌发94
四、再生腋芽萌发生长的生态条件95
第二节 汕优63再生稻高产的生理基础99
一、光合生产能力99
二、干物质的积累运转99
三、氮、磷、钾元素的吸收利用100
第三节 汕优63再生高产栽培配套技术102
一、规划宜种的气候生态适应区102
二、头季高产栽培配套技术103
三、再生季高产栽培配套技术105
参考文献106
第九章 汕优63的高产制种技术108
第一节 明恢63和珍汕97A的特征特性108
一、生育特性和温光反应108
二、抽穗动态和开花习性111
三、叶龄、出叶速度与生育期的关系112
第二节 汕优63高产制种技术113
一、基地选择113
二、制种季节的安排与最佳抽穗扬花期的确定113
三、确定父母本播差期114
四、父母本高产群体结构的建立117
五、花期预测与调控118
六、亲本异交态势的改良与人工辅助授粉123
七、去杂保纯,适时收获,确保种子质量125
第三节 明恢63提纯复壮技术125
一、明恢63混杂退化的表现125
二、明恢63混杂退化的原因125
三、明恢63原种生产与保纯126
第四节 汕优63种子纯度鉴定126
一、田间种植鉴定127
二、形态学鉴定127
三、生化鉴定128
四、DNA分子标记鉴定128
参考文献129
第十章 汕优63的分子生物学研究130
第一节 分子标记技术在汕优63上的应用130
一、常用分子标记技术简介130
二、分子标记技术在汕优63上的应用131
第二节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汕优63的研究136
一、常用的水稻遗传转化方法简介136
二、明恢63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136
三、汕优63的基因工程改良139
参考文献143
第十一章 应用明恢63选配的杂交水稻组合146
第一节 应用明恢63选配的杂交水稻组合概述146
第二节 应用明恢63配组的主要杂交水稻组合148
一、推广面积超过100万hm2的杂交水稻组合148
二、推广面积超过10万hm2的杂交水稻组合149
三、推广面积超过6666.67hm2的杂交水稻组合149
四、尚未统计推广面积的杂交水稻组合150
参考文献151
第十二章 明恢63衍生的恢复系152
第一节 明恢63衍生的恢复系概述152
第二节 一次杂交衍生的恢复系156
一、组合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万hm2的恢复系156
二、组合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万hm2的恢复系156
三、组合累计推广面积超过6666.67hm2的恢复系157
四、尚未统计推广面积的恢复系158
第三节 两次杂交衍生的恢复系163
一、组合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万hm2的恢复系163
二、组合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万hm2的恢复系164
三、组合累计推广面积超过6666.67hm2的恢复系164
四、尚未统计推广面积的恢复系164
第四节 多次杂交衍生的恢复系170
一、组合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万hm2的恢复系170
二、组合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万hm2的恢复系171
三、组合累计推广面积超过6666.67hm2的恢复系171
四、尚未统计推广面积的恢复系171
第五节 其他途径衍生的恢复系176
一、组合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万hm2的恢复系176
二、尚未统计推广面积的恢复系176
参考文献177
附录一 编著者发表的部分相关文章181
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培育的理论与实践181
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Ⅱ.主要农艺学和生物学特征特性189
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Ⅲ.光合特性与光能利用率196
明恢63的选育与利用201
籼型杂交水稻汕优63及其恢复系明恢63的选育研究207
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213
杂交水稻超高产特性研究218
中国特别是福建的超级稻研究进展223
超级杂交稻恢复系“航1号”的选育与应用229
水稻航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235
台湾水稻产业现况及其加入WTO应对策略240
杂交水稻中季繁殖制种技术244
汕优63稻草营养品质与品种特性的关系247
重穗型恢复系明恢86及其配制组合的选育253
早晚交人工制恢育成早熟杂交水稻汕优77的选育与利用259
水稻新株型明恢86及其系列组合的选育研究264
籼型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包颈长度与育性的相关性研究270
粳稻云引抗稻瘟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其定位275
病程相关蛋白与植物抗病性研究280
加入WTO闽台农业合作对策探讨286
附录二 汕优63区试材料291
福建省1982年晚季杂交水稻联合区域试验总结291
福建省1983年晚季籼型杂交水稻区域试验总结299
福建省1984年晚季杂交水稻新组合联合区域试验总结305
1982年南方稻区杂交晚稻联合区域试验汇总报告313
1983年南方稻区杂交晚稻区试总结汇总报告318
1983年南方稻区杂交晚稻新组合生产试验汇总报告329
1984年南方稻区杂交中稻(籼型)区域试验汇总报告335
1985年全国籼型杂交水稻区域试验早、中稻汇总报告340
1985年全国籼型杂交早、中稻生产试验汇总报告349
1987年全国南方稻区籼型杂交晚稻“63”组区试总结汇总报告352
1987年全国籼型杂交中稻“63”组区域试验总结361
附录三 杂交水稻主要组合推广情况368
1984年杂交水稻主要组合推广情况368
1985年杂交水稻主要组合推广情况369
1986年南方杂交水稻主要组合面积369
1987年南方杂交水稻主要组合面积370
1988年南方杂交水稻主要组合面积371
1989年南方杂交水稻主要组合面积371
1990年南方杂交水稻主要组合面积372
1991年南方杂交水稻主要组合面积373
1992年南方杂交水稻主要组合面积373
1993年南方杂交水稻主要组合面积374
1994年南方杂交水稻主要组合面积375
1995年南方杂交水稻主要组合面积375
1996年南方杂交水稻主要组合面积376
1997年全国杂交水稻主要组合面积377
1998年全国杂交稻主要品种面积377
1999年全国杂交水稻主要组合面积378
2000年全国杂交稻主要品种面积379
2001年全国杂交水稻主要组合面积379
2002年全国杂交水稻主要组合面积380
2003年全国杂交稻主要品种面积381
汕优63北方推广面积381
附录四 汕优63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9—1997)382
热门推荐
- 1021951.html
- 3023435.html
- 2955879.html
- 1573710.html
- 3713599.html
- 3440002.html
- 2910553.html
- 2955700.html
- 2937973.html
- 2630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25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7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2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09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91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61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72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7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51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1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