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继承法讲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继承法讲义
  • 林秀雄著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57413217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继承法讲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继承之根据1

第一项 总说1

第二项 我国民法上关于继承之根据2

一、继承制度之根据2

二、继承权之根据5

第二节 继承法之编定7

第一项 民国十九年之制订7

第二项 民国七十四年之修正8

第二章 遗产继承人13

第一节 继承人之资格、种类及顺序13

第一项 继承人之资格13

第二项 继承人之种类14

第三项 继承人之顺序14

一、血亲继承人14

二、配偶17

第二节 法定应继分19

第一项 配偶之法定应继分19

第二项 血亲继承人之法定应继分20

第三节 代位继承22

第一项 代位继承之立法沿革及立法意旨22

第二项 代位继承之性质23

第三项 代位继承之要件24

第四项 代位继承之效力30

第四节 继承权之丧失32

第一项 立法理由32

第二项 继承权丧失之事由33

一、绝对失权33

二、相对失权36

三、表示失权40

四、被继承人之宥恕42

第三项 丧失继承权之效力43

一、时的效力43

二、人的效力44

第五节 继承回复请求权49

第一项 立法理由49

第二项 侵害继承权之意义及时点51

一、侵害继承权之意义51

二、侵害继承权之时点52

第三项 继承回复请求权之性质54

一、继承回复请求权及回复诉讼之性质54

二、继承回复请求权与物上返还请求权之关系57

第四项 继承回复请求之当事人60

一、继承回复请求之权利人60

二、继承回复请求之相对人61

第五项 继承回复请求权之行使65

第六项 继承回复请求权之消灭67

一、消灭时效之设置67

二、继承回复请求权罹于消灭时效后之效力70

三、继承回复请求权之抛弃72

第三章 继承之效力77

第一节 继承之标的77

第一项 总说77

第二项 得为继承之标的78

第三项 不为继承之标的80

第四项 法律关系与继承81

第二节 继承之费用84

第一项 立法意旨84

第二项 继承费用之内容84

第三节 遗产酌给请求权86

第一项 总说86

第二项 遗产酌给请求之要件86

第三项 遗产酌给之顺序及标准90

第四项 遗产酌给请求权之性质93

第五项 遗产酌给请求权之消灭95

第四章 共同继承97

第一节 遗产之公同共有97

第一项 总说97

第二项 遗产之管理98

第三项 遗产之使用收益及处分98

第二节 债务之继承102

第一项 外部关系102

第二项 内部关系102

第三节 遗产分割之自由与限制104

第一项 遗产分割之自由104

第二项 遗产分割之限制104

一、禁止分割之遗嘱104

二、不分割之契约106

三、胎儿应继分之保留107

第四节 遗产分割之方法111

第一项 遗嘱指定分割111

一、被继承人为分割方法之指定112

二、委托他人为分割方法之指定112

第二项 协议分割113

一、协议分割契约之性质113

二、协议分割之当事人114

三、协议分割之方法115

第三项 裁判分割116

一、裁判分割之前提条件116

二、裁判分割之方法117

三、遗产分割判决之性质118

第五节 分割之实行120

第一项 债务之扣还120

一、立法意旨120

二、扣还之意义及方法120

三、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享有债权之处理121

第二项 生前特种赠与之归扣122

一、立法意旨122

二、生前特种赠与之意义124

三、归扣义务人125

四、归扣权利人130

五、归扣之免除131

六、归扣之效力133

第六节 分割之效力137

第一项 移转主义137

第二项 共同继承人间权利及物之瑕疵担保责任137

一、担保责任之性质137

二、担保责任之成立要件138

三、担保责任之内容140

四、担保责任之分担比例142

第三项 债务人支付能力之担保责任143

一、立法意旨143

二、担保责任之时期143

第四项 各继承人有无资力者时担保责任之分担144

一、立法意旨144

二、担保责任分担之要件145

第五项 继承人连带责任之免除145

一、立法意旨145

二、连带责任免除之原因146

第五章 限定继承、抛弃继承与强制包括继承149

第一节 限定继承149

第一项 限定继承之意义及效用149

第二项 限定继承之性质150

第三项 限定继承之要件151

第四项 限定继承之效力153

一、继承人清偿责任之限制153

二、共同继承人与限定继承之关系157

三、继承人对被继承人之权利义务不消灭158

第五项 遗产之清算159

一、公示催告159

二、清偿债务及交付遗赠之时期161

三、清偿债务及交付遗赠之顺序163

四、清偿之方法167

第六项 继承人之赔偿责任及不当受领人之返还义务168

一、继承人之赔偿责任168

二、不当受领人之返还义务170

第二节 抛弃继承173

第一项 抛弃继承之意义173

第二项 抛弃继承之要件176

第三项 抛弃继承之效力179

一、对于抛弃继承人之效力179

二、对于其他继承人之效力182

三、代位继承人中有抛弃继承权时之效力184

第三节 强制包括继承187

第一项 强制包括继承之意义187

第二项 强制包括继承之情形189

一、继承人为法定的不正行为时189

二、未于法定期间内为限定继承或抛弃继承时192

第六章 无人承认之继承193

第一节 总说193

第一项 无人承认继承制度之存在理由193

第二项 无人承认继承之场合194

第二节 遗产管理人197

第一项 遗产管理人之选任197

第二项 遗产管理人之职务198

第三项 遗产管理人之法律地位205

第三节 继承人之搜索207

第四节 賸馀财产之归属209

第七章 遗嘱213

第一节 通则213

第一项 遗嘱之意义与特殊性213

一、遗嘱之意义213

二、遗嘱之特殊性214

第二项 遗嘱之内容215

一、与财产有关之遗嘱216

二、与身分有关之遗嘱216

第三项 遗嘱能力217

一、无行为能力人217

二、未满十六岁之人218

三、决定遗嘱能力之时期219

第四项 共同遗嘱220

第二节 遗嘱之方式223

第一项 总说223

第二项 自书遗嘱224

一、概说224

二、自书遗嘱之方式224

第三项 公证遗嘱226

一、概说226

二、公证遗嘱之方式226

三、公证人职务之代行229

第四项 密封遗嘱229

一、概说229

二、密封遗嘱之方式230

三、无效密封遗嘱之转换233

第五项 代笔遗嘱234

一、概说234

二、代笔遗嘱之方式234

第六项 口授遗嘱236

一、概说236

二、口授遗嘱之前提要件236

三、口授遗嘱之方式237

四、口授遗嘱之有效期间240

五、口授遗嘱之认定241

第七项 遗嘱见证人之资格245

一、概说245

二、法定之消极资格245

三、无见证人资格者参与时之遗嘱效力247

第三节 遗嘱之撤回248

第一项 总说248

第二项 遗嘱撤回之方法249

一、明示撤回249

二、法定撤回250

第三项 遗嘱撤回之撤回257

一、概说257

二、个别具体情形之检讨258

第四节 遗嘱之执行264

第一项 总说264

第二项 遗嘱执行之准备程序265

一、遗嘱之提示265

二、遗嘱之开视268

第三项 遗嘱执行人269

一、遗嘱执行人之产生方法269

二、遗嘱执行人之资格限制273

三、遗嘱执行人之法律地位275

四、遗嘱执行人之职务与权限277

五、数遗嘱执行人执行职务之方法282

六、遗嘱执行人之报酬请求权与注意义务283

七、遗嘱执行人之解任与辞任284

第五节 遗赠286

第一项 总说286

一、遗赠之意义286

二、遗赠与死因赠与287

第二项 遗赠之效力291

第三项 遗赠之要件293

第四项 民法所定遗赠之种类298

一、附条件之遗赠298

二、物上代位之遗赠299

三、用益遗赠303

四、附负担遗赠304

第五项 遗赠之承认与抛弃309

一、遗赠之承认309

二、遗赠之抛弃311

第六节 特留分315

第一项 特留分之意义315

第二项 特留分之比例317

第三项 特留分之算定319

第四项 侵害特留分之法律行为之效力324

第七节 扣减权326

第一项 扣减权之性质326

第二项 扣减之标的330

第三项 扣减权人及其相对人335

一、扣减权人335

二、相对人337

第四项 扣减之效力337

一、当事人间之效力337

二、对于第三人之效力339

第五项 扣减权之消灭340

主要参考文献3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