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声音的意味 20世纪新诗格律探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声音的意味 20世纪新诗格律探索
  • 张桃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10063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新诗-诗词格律-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声音的意味 20世纪新诗格律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新诗格律问题:理论基础与讨论范围1

一 格律和“声音”2

二 格律与现代汉语的音乐性4

三 新诗格律的“内在化”趋向7

四 超越格律:新诗的深层问题9

上篇 发展论15

第一章 析分与整合:20世纪新诗格律探索的非线性梳理15

一 “自然的音节”及修正15

二 “现代格律诗”的议题20

三 语言复归与“汉语人文性”23

第二章 《少年中国》的形式诗学——以新诗“发生”为背景的考察27

一 音律:形式意识的凸显28

二 译介中的理论渗入33

三 早期新诗坛的杂语共生37

第三章 古典与现代之辨:1940年代沦陷区诗人的诗学探求44

一 “沉重的独语”的双重资源45

二 “古题新咏”与格律探索46

三 “晚唐诗风”与象征诗学50

四 “纯诗”:充满张力的知性56

第四章 早期“新格律诗”运动比照下的1950年代新诗形式论争59

一 新诗形式基础的歧见60

二 “现代格律诗”的内在理路63

三 两个时代之格律观念的分野67

第五章 对“古典”的挪用、转化与重置——当代台湾新诗语言构造的重要维度70

一 背景:关联和承续70

二 现代派:挪用的表层与深层74

三 乡土诗:转化中的文化认同80

四 “后现代”语境里的重置86

五 结语:“古典”的焦虑?92

中篇 实践论97

第六章 《新诗歌集》与1920年代新诗的听觉诉求97

一 新诗可唱不为吟97

二 将新诗写入歌谱99

三 诗行与曲调的相谐102

第七章 “散文性”:重解废名的新诗观112

一 “诗的内容”与“散文的文字”112

二 “乱写”的“诗情”115

三 探求“诗的思维术”117

四 “散文性”:新诗本质的再认识120

第八章 卞之琳格律诗学的来路和去处123

一 “新月诗派”:起点的意义124

二 终其一生的格律探求126

三 开拓格律诗学的新境132

四 “小大由之”:形式的现代感135

五 格律与现代意识的张力138

第九章 林庚自然诗理念的生成与意义142

一 从自由诗到格律诗142

二 自然诗:涵纳万物的形式146

三 语言诗化与诗的新原质150

四 “半逗律”和典型诗行的建立154

第十章 “音调的设计”:郑敏语言观的多重来源158

一 “语言音乐性”:雕塑品质的形成159

二 语言的“无意识”与解构的踪迹164

三 西方资源与汉语性167

第十一章 聆听的眼:宋琳诗歌中的看与听171

一 漫游与“看”的诗学172

二 “韵府是记忆的旧花园”178

三 “不断地朝向词根挖掘”184

第十二章 王寅诗歌语调的变奏189

一 音色与调式190

二 语汇与姿势195

第十三章 形与质:西渡诗歌的声音201

一 诗的声音构成202

二 隐匿的悲音207

三 声音的语言实质212

下篇 范畴论217

第十四章 三重张力:新诗格律的语言基石217

一 资源:白话与欧化218

二 质地:古典与现代223

三 风格:口语与书面语228

第十五章 内在旋律:自由体新诗格律的实质234

一 从“自然的音节”到“内在的韵律”235

二 以“健美的糅合”锻造“新的抒情”240

三 抒写人性醒觉的“大音希声”246

四 结语:格律内化的价值252

第十六章 新诗与民间歌谣:理论和实践253

一 歌谣征集运动及其取向253

二 音韵的调试与别样风格257

三 从大众化到民歌体262

四 困境与难题269

第十七章 朗诵:新诗音韵的探测273

一 书斋里的朗诵:新诗语言的试验274

二 读诗会:探索新诗的节奏与韵律277

三 朗诵诗运动:“为朗诵而作诗”281

四 余论:朗诵的功能与意义285

第十八章 新诗跨文体写作的形式定位——以1990年代诗歌为中心288

一 语境与动因289

二 碎片化时代的片断书写293

三 反抒情或伪叙述297

四 多声部与诗意的生成302

五 文体跨越的形式边界307

结语 从闭锁到敞开:寻求可能性310

参考文献314

后记3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