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理论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姜汝真等主编;全国统一战线干部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文出版社
- ISBN:750750962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邓小平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邓小平理论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1
一、在当代中国,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统一的科学体系2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7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17
一、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17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19
三、邓小平理论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方针的关系21
第三节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23
一、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24
二、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27
三、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29
第二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31
第一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1
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与发展31
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35
三、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38
第二节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39
一、尊重实践,勇于开拓创新39
二、尊重群众,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准绳40
三、在群众的实践中不断检验与发展真理42
第三节 照辩证法办事44
一、着眼于特点,走自己的路44
二、全局在胸,提高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46
三、把握辩证思维的实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48
第四节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51
一、重申生产力观点与生产力标准51
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实质53
三、正确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55
第三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5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58
一、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曲折58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问题62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63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及其内涵64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意义70
三、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7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74
一、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74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76
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79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81
第一节 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8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8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前提与历史及现实依据85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涵义和基本特征87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90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9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9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确立与基本内涵94
三、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98
第三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0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10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提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03
第五章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106
第一节 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106
一、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提出106
二、坚持速度和效益的统一109
三、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111
第二节 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点114
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115
二、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17
三、加强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120
第三节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22
一、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122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指导思想124
三、努力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127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13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13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提出13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特征、功能131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框架133
第二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35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135
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37
三、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必须多样化138
四、积极引导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140
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140
一、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度改革140
二、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143
三、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144
四、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145
第四节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46
一、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146
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148
第五节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151
一、培育和完善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151
二、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154
第七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59
第一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59
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根本保障160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162
三、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65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71
一、坚持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172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173
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75
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79
第三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80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不可分割180
二、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82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84
第四节 坚持“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187
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正确理论和方针188
二、中国恢复对香港和澳门的主权,是坚持“一国两制”理论和方针的成果190
三、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0
第八章 搞好两个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193
第一节 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制度193
一、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194
二、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目标和任务197
第二节 在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01
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201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具体措施203
第三节 发展三个“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09
一、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210
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213
三、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学术和文艺215
第九章 国际战略与我国对外政策220
第一节 时代主题的转换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化220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20
二、国际政治经济新旧秩序的转换221
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妨碍世界和平与发展222
四、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主权独立,发展经济趋势增强223
第二节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24
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把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捍卫民族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225
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25
三、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227
四、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继续改善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228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处理党际关系的重要原则229
一、中国共产党处理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229
二、改善和发展与各国党的友好关系231
第十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233
第一节 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233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233
二、坚持、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进一步把共产党建设好236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242
一、人民群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242
二、认真贯彻党对工人阶级、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政策,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243
第三节 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248
一、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249
二、巩固和扩大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252
第四节 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斗争256
一、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特点和基本任务256
二、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特点和优势,为达到大目标,实现大联合而奋斗262
阅读书目266
后记267
热门推荐
- 2248123.html
- 1614618.html
- 1328071.html
- 184583.html
- 3746415.html
- 2980862.html
- 3123432.html
- 2797910.html
- 1352601.html
- 36841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91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11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20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60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59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96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52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3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3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