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保健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医保健册
  • 卢允良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694615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2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46页
  • 主题词:中医学-保健-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保健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 中医全息补肾论——中药温通热疗法1

一、治病治本论1

二、释“中医全息补肾论——中药温通热疗法”4

三、阴阳论6

四、明辨“阴盛阳虚,阴虚阳盛”8

五、新释“主不明则十二官危”12

六、“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之我析14

七、辨“气有余便是火”16

八、新释“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常滋其阴阴平阳秘”19

九、现代中医与古代中医治病之不同20

十、当今看中医者虚证多是为什么?21

十一、手指甲半月牙的意义25

十二、电脑——职业病28

十三、正确认识脉诊29

十四、传统中医一定要革命!31

十五、用药论32

十六、煎药方法34

十七、我的治病特色简介36

十八、个人简述38

第一章 中医全息补肾论——中药温通热疗法治疗脾胃病40

一、脾胃病治疗新理论40

二、胃病防治总述44

三、新病先攻邪 邪去正自复旧病先扶正 正胜邪自出47

四、甘温除胃热 升阳散虚火温肾升真水 酸甘养胃阴48

五、见热勿清热 见寒勿祛寒 见胀勿行气见痛通则安 升清与降浊 消补最关键49

六、慢性胃病康复之路53

七、有的胃病为何长久治疗仍不能痊愈56

八、胃病患者生活饮食注意事项57

九、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生活忌益59

十、古代治胃病著名方剂简介61

十一、本人治疗胃病六种类型常用方药67

十二、胃病常见症状的诊治71

十三、现代医学命名的胃肠病100

十四、感悟——胃病治疗慎用寒凉药118

十五、治疗脾胃病一定要补肾强身121

十六、治疗慢性胃病不能急于求成,要坚持治疗122

十七、治疗胃病一定要注意饮食禁忌123

十八、胃病患者要学会放松和解脱124

十九、胃病康复后仍要注意生活禁忌做好保健调理 预防旧病复发125

第二章 中医全息补肾论——中药温通热疗法治疗肿瘤病126

一、什么是肿瘤病126

二、从中医上讲肿瘤病是阴性病还是阳性病127

三、抗癌为什么要温补肾阳?130

四、肿瘤病如何治疗?132

五、抗癌新法的出现135

六、肿瘤患者的希望之光136

七、癌症不等于死亡138

八、走出抗癌的误区142

九、衷心诚告肿瘤病患者145

十、肿瘤病人生活饮食注意事项146

十一、肿瘤癌病知多少148

十二、从早、中、晚三个阶段谈肿瘤病的治疗150

十三、肿瘤病的三个1/3153

十四、正确认识癌症153

十五、肿瘤病恶性、良性如何区分156

十六、癌细胞是如何扩散和转移的159

十七、肿瘤病会传染或遗传吗?160

十八、“三早”对治疗癌症很重要161

十九、癌症的早期信号和预兆163

二十、癌症病人精神护理常识164

二十一、写给肿瘤患者的一封信167

二十二、肿瘤患者十“怕”歌168

二十三、抗癌歌169

二十四、癌病如何预防169

二十五、肿瘤患者饮食中的五宜五忌174

二十六、肿瘤病六大治疗方法简述176

二十七、肿瘤病辅助治疗十大法182

二十八、肿瘤病单方妙药195

二十九、药食两用品功能主治简表198

三十、常见肿瘤病的治疗202

三十一、中医全息补肾论——中药温通热疗法治疗肿瘤的基础处方218

第三章 中医全息补肾论——中药温通热疗法治疗肝病222

一、肝病的初步了解222

二、治疗肝病一定要固本补肾224

三、何为肝炎228

四、肝炎怎样早期发现?229

五、乙肝病毒携带者有无传染?可以结婚生子吗?230

六、乙肝病毒携带者经母婴传播的有多少?231

七、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要不要治疗?231

八、了解“两对半”“大三阳”“小三阳”“肝功”233

九、平时怎样爱护自己的肝脏?236

十、肝病患者怎样做好自我调养238

十一、肝病的治疗239

十二、肝病的偏方食疗245

第四章 中医全息补肾论——中药温通热疗法治疗肾病247

一、肾病治疗新方案247

二、全息补肾疗效奇251

三、肾脏功能知多少255

四、肾病形成的主因是肾虚258

五、哪些症状可能引发肾炎261

六、生活中应注意哪些才能预防肾病发生262

七、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262

八、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265

第五章 中医全息补肾论——中药温通热疗法治疗女性常见病267

一、补肾壮阳非男人“专利”,女性更需补肾壮阳267

二、五脏阳气虚弱的临床表现268

三、女性养生保健方药269

四、痛经主因——肾阳虚寒271

五、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妇科炎症有害健康274

六、“多次人流”的害处276

七、习惯性流产的预防与治疗278

八、慢性子宫颈炎的中药治疗282

九、盆腔炎的中药治疗283

十、女性性欲低下、性功能障碍以及性厌恶的治疗286

十一、乳房下垂、回缩和发育不良的原因及治疗290

十二、女性美容不能只做表面养护,内脏的调理是最关键的292

十三、颜面肤色暗褐原因294

十四、颜面常见病症的中药治疗295

十五、女性头发护理298

十六、面部皱纹如何预防和治疗299

十七、美容与性生活302

十八、中医中药话减肥303

第六章 养生保健常识312

一、传统中草药,治病好处多312

二、现代中医的发展形势314

三、《黄帝内经》谈养生316

四、治病“治未病”是重中之重317

五、人类烦恼的根源319

六、运动与恬静皆养生320

七、从日常生活到卫生保健322

八、古今名人养生长寿秘诀326

九、俗语谚语养生语327

十、你知道肾中阳气的重要性吗?328

十一、慢性病如何治疗331

十二、疑难病如何治疗333

十三、肾肝心三脏同补治本法治疗心脑血管病335

十四、不容忽视——儿童也需要健脾补肾340

十五、中医治病不分四季 养生保健多喝稀饭342

十六、纠正“是药三分毒,不可长期服”的错误说法344

十七、论乱服“六味地黄丸”之误345

十八、论脾肾两本的重要性348

第七章 一百个常见病中医治疗方药349

常见内科病349

一、夏季多发病——中暑(热感冒)349

二、夏季多发病——腹泻、痢疾351

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353

四、慢性支气管炎354

五、支气管哮喘355

六、哮喘356

七、胰腺炎357

八、胆囊炎358

九、脑梗死(卒中、中风、偏枯)360

十、脑出血361

十一、脂肪肝362

十二、肝硬化363

十三、肝脾肿大364

十四、肝囊肿365

十五、糖尿病367

十六、咳嗽368

十七、慢性腹泻(泄泻)369

十八、心慌气短370

十九、胸闷胸痛372

二十、胸腔积液373

二十一、面神经麻痹374

二十二、震颤麻痹375

常见外科病376

二十三、慢性前列腺炎376

二十四、前列腺增生肥大377

二十五、颈椎病(痛)378

二十六、阑尾炎379

二十七、乳腺增生381

二十八、泌尿系结石(尿路结石)382

二十九、疝气383

三十、腰痛384

三十一、腿痛(关节疼痛)386

三十二、足跟痛(脚后跟痛)387

常见妇科病388

三十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388

三十四、闭经389

三十五、子宫下垂(或脱垂)390

三十六、子宫肌瘤391

三十七、带下393

三十八、妊娠呕吐394

三十九、产后乳汁过少396

四十、回乳(断乳)397

四十一、更年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398

常见儿科病400

四十二、小儿咳嗽400

四十三、小儿腹泻401

四十四、小儿尿床403

四十五、儿童多动症404

四十六、婴儿湿疹405

常见五官科407

四十七、目干涩407

四十八、牙痛408

四十九、慢性口腔溃疡409

五十、急性结膜炎410

五十一、白内障411

五十二、眼角膜炎(溃疡)412

五十三、近视413

五十四、夜盲症414

五十五、中耳炎415

五十六、耳聋415

五十七、耳鸣417

五十八、慢性鼻炎、鼻窦炎418

五十九、鼻出血419

六十、慢性咽炎420

六十一、酒渣鼻421

六十二、牙髓炎422

常见皮肤病423

六十三、脱发423

六十四、粉刺(痤疮)424

六十五、扁平疣425

六十六、脚气病(足癣)426

六十七、黄褐斑(色素沉着)428

六十八、冻疮429

常见传染病431

六十九、流行性感冒431

七十、流行性腮腺炎432

七十一、上呼吸道感染433

七十二、扁桃体炎434

常见其他病435

七十三、头痛435

七十四、外伤性头痛436

七十五、脑积水437

七十六、便秘(大便秘结或大便不爽)438

七十七、低血压(头晕眼黑)439

七十八、尿失禁(遗尿)440

七十九、遗精440

八十、男子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442

八十一、贫血443

八十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44

八十三、过敏性紫癜445

八十四、坐骨神经痛446

八十五、盗汗447

八十六、失眠448

八十七、多梦症449

八十八、眩晕450

八十九、口黏口腻451

九十、口苦、口干452

九十一、口臭、口异味453

九十二、手足出汗454

九十三、手足冰冷456

九十四、尿频尿多457

九十五、关节炎458

九十六、声音嘶哑或失音460

九十七、多虑、忧郁、恐惧、胆怯、悲伤(抑郁)462

九十八、手脚麻木463

九十九、高血压464

一百、高脂血症466

第八章 历代医书医论、治则精华摘录468

参考文献5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