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地与景观 理论基础·评价·规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羿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6397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土地-研究;景观-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土地与景观 理论基础·评价·规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土地及其承载力评价1
第一节 基本概念1
一、土地1
二、土地评价3
第二节 土地特征和质量5
一、土地特征5
二、土地质量30
第三节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32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概念33
二、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内容34
三、评价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原则及流程37
四、系统动力学模型38
五、科左后旗土地承载力研究仿真结果分析40
第二章 土地利用与评价43
第一节 土地利用要素43
一、自然土地利用要素44
二、人力资源55
三、资金和社会、经济要素56
第二节 土地利用类型59
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59
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因素61
三、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方案64
四、非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方案65
第三节 土地利用评价65
一、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66
二、土地利用合理性评价66
三、土地利用持续性评价75
第四节 土地利用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85
一、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85
二、土地利用现状效益综合评价计算方法92
第三章 土地适宜性评价94
第一节 单项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94
一、评价特点94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95
三、土地特征指标分级、评价单元及适宜性等级的确定98
第二节 地表灌溉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99
一、土地质量的限制性100
二、农用土地质量与土地适宜性级别101
三、农用土地质量土地指数评价方法107
第三节 建设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111
一、建设用地土地质量评价系统112
二、坝基土地适宜性评价113
三、水库库址土地适宜性评价115
四、城镇选址与建设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118
第四节 城郊森林游憩地土地适宜性评价123
一、概述123
二、影响游憩地的因素123
三、城郊森林游憩露营地的适宜性评价125
四、抚顺市高湾森林游憩地土地评价实例126
附:发展城郊游憩活动的效益——抚顺市高湾经济特区的实例131
第四章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136
第一节 概述136
一、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的作用136
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原因(驱动力)138
三、土地利用/覆盖的复杂性142
第二节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145
一、研究内容145
二、研究方法146
三、LUCC研究中需要的数据148
四、LUCC研究中常用的数学模型149
五、LUCC案例研究151
附:沈阳市东陵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对环境影响155
第三节 LUCC与可持续发展162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特征162
二、耕地变化与可持续发展166
第四节 LUCC的人工调控机制169
一、LUCC的人工影响因素169
二、中国的传统文化与LUCC171
三、伦理道德与LUCC172
四、激励动力与LUCC172
五、技术发展与LUCC173
六、国家管理与LUCC173
七、公众参预与LUCC174
第五章 LUCC与全球环境变化175
第一节 LUCC引起的地表下垫面的变化175
一、森林面积减少175
二、湿地面积锐减176
三、城市扩张177
四、海洋和沿海地区景观变迁178
五、土地退化179
第二节 工程建设与局域生态环境的改变184
一、环境工程地质问题184
二、环境水文地质问题190
三、环境变异与污染192
附:营口市柳树镇局域LUCC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研究198
第三节 LUCC与生物多样性208
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208
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210
第四节 全球变化214
一、大气中CO2浓度的变化214
二、全球气候变暖214
三、臭氧层破坏215
四、大气中氮负荷的增加216
五、大气层的其它变化216
六、水文、水资源的变化217
七、南北极和高山地区冰盖融化217
八、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218
九、自然灾害的增加219
十、酸雨219
第六章 景观健康和保健221
第一节 生态系统健康221
一、概述221
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223
三、生态系统健康的本质231
第二节 景观健康234
一、景观健康的概念与标准234
二、景观的内稳态行为与基本特征236
三、土地利用与景观健康241
四、景观变异作用242
五、景观年龄对景观健康的影响243
第三节 景观管理与健康保健244
一、景观管理244
二、病人的姑息保健252
三、景观的姑息保健254
四、姑息保健在景观日常管理上的应用256
附:植被指数在景观健康评价中的应用257
第七章 景观评价263
第一节 景观健康评价263
一、景观健康的价值263
二、景观健康评价的时空尺度与等级265
三、景观健康评价指标267
四、景观健康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步骤271
第二节 荒漠区绿洲景观健康评价273
一、绿洲的概念和作用273
二、绿洲生态系统特征274
三、内蒙古额济纳荒漠区绿洲景观的评价方法276
附:内蒙古额济纳天然绿洲景观健康评价276
第三节 自然景观美学价值评价299
一、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300
二、评价方法301
三、景观敏感度评价306
第八章 景观生态规划310
第一节 概述310
一、基本概念310
二、景观生态规划的起源与发展311
三、规划的基本原则313
四、规划对象和范围316
五、规划目标和内容316
六、实施步骤317
第二节 景观生态规划方法、模型320
一、博弈论与可辩护规划模式320
二、LANDEP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321
三、麦克哈格的“千层饼模型”323
四、生态敏感区(ESA)模型325
五、土地利用分异(DLU)战略326
六、城乡融合系统规划模型327
七、“预案”研究方法328
八、LANDIS模型329
第三节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330
一、景观格局规划331
二、景观要素的设计337
参考文献345
后记370
热门推荐
- 1577167.html
- 2746172.html
- 2914639.html
- 1237843.html
- 3491930.html
- 502943.html
- 2384301.html
- 307866.html
- 152578.html
- 564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04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68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57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71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9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15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3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50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50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1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