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与消费者信用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企业与消费者信用管理
  • 林钧跃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8235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信贷管理-教材;消费信用-信贷管理-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企业与消费者信用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总序1

前言1

第一编 导论3

第一章 信用经济学的相关概念3

第一节 信用概念3

一、信用的定义3

二、信用与诚信的关系5

三、与信用相关的其他概念8

第二节 信用交易方法8

一、信用的种类8

二、信用交易12

三、信用工具14

四、信用风险15

第三节 信用方法的作用18

一、信用方法对企业的贡献18

二、信用方法对消费者的贡献20

三、信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22

第四节 信用经济学说23

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23

二、信用经济学范畴和研究方法24

三、早期的信用经济理论27

四、宏观信用经济学29

五、微观信用经济学30

本章小结32

本章关键术语32

本章思考题32

本章练习题32

第二章 信用交易的市场环境34

第一节 买方市场34

一、我国市场态势的转变34

二、买方市场的基本特征37

三、信用交易的市场发展空间39

一、市场的经济秩序41

第二节 市场软环境41

二、失信对市场的破坏作用44

三、对失信行为惩戒的原则45

四、对失信行为惩戒的方法46

五、社会信用体系及其作用49

本章小结50

本章思考题51

本章练习题51

本章关键术语51

第三章 征信技术52

第一节 征信服务的基本内容52

一、征信的概念52

二、征信数据54

三、征信服务57

四、征信机构及其产品59

五、征信行业61

六、征信市场62

一、企业征信的概念63

第二节 企业征信63

二、企业征信的内容64

三、企业征信的业务操作65

四、使用企业征信服务的时机67

第三节 企业征信产品和服务68

一、常见的企业征信报告产品68

二、常见的企业征信咨询服务71

三、著名的企业征信机构72

四、解读企业资信调查报告73

一、个人征信的概念80

第四节 个人征信服务及其机构80

二、个人征信机构及其业务模式81

三、征信局记录的内容和格式84

四、制作个人信用记录的准则86

五、国内外著名的个人征信机构88

六、常见的消费者信用调查报告90

本章小结91

本章练习题92

本章关键术语92

本章思考题92

第二编 企业信用管理97

第四章 信用销售及其风险97

第一节 信用销售98

一、信用销售的方法98

二、信用销售的特点99

三、信用销售的类型100

四、影响企业信用销售的因素101

五、使用信用销售方法的条件103

第二节 企业客户的信用风险104

一、常见的客户风险104

二、产生客户风险的原因105

三、客户拖欠的风险106

四、客户赖账的风险108

五、客户破产的风险109

六、不同付款方式造成的外贸信用风险110

一、信用风险的识别111

第三节 信用风险控制机制111

二、信用风险控制机制112

三、信用风险的转移114

本章小结115

本章关键术语115

本章思考题116

本章练习题116

第五章 客户及其评价117

第一节 客户及其分类118

一、信用管理部门的客户118

二、不同性质的客户122

三、客户分类123

四、内外贸客户的特点126

第二节 客户信用的评价127

一、考察客户信用的5C系统127

二、企业的资信等级130

三、信用风险指数133

四、信用风险预测模型136

五、客户评价的工作流程145

六、客户评价的作用147

第三节 客户的信用信息148

一、客户的信用记录148

二、客户信用信息的来源149

三、客户信用信息的可靠性154

四、客户的合法身份识别信息157

五、客户信用信息的处理158

六、客户信用信息的维护159

本章小结160

本章关键术语161

本章思考题161

本章练习题161

第六章 信用管理工作的职能163

第一节 信用管理及其功能164

一、信用管理的基本功能164

二、信用管理的类型167

三、信用管理的起源和发展168

四、信用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170

五、信用管理的模式175

六、企业信用制度177

第二节 信用管理工作179

一、信用管理工作的特点179

二、信用管理的工作程序181

三、对信用管理认识上的误区182

一、信用政策的作用184

第三节 企业的信用政策184

二、信用政策的内容186

三、信用销售的条件188

四、收账政策195

第四节 信用管理的目标199

一、信用管理应该实现的目标199

二、信用管理的市场效果200

三、信用管理的财务效果201

四、销售变现天数指标(DSO)203

本章小结205

本章关键术语206

本章思考题206

本章练习题206

第七章 应收账款管理208

第一节 合理持有应收账款209

一、持有应收账款的原因209

二、持有应收账款的成本210

三、应收账款的合理持有水平212

第二节 应收账款管理方法214

一、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内容214

二、对逾期应收账款的预警216

三、坏账和坏账准备金217

第三节 逾期应收账款219

一、逾期应收账款及其发生的原因219

三、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221

二、对逾期应收账款的管理221

第四节 信用风险的转移224

一、信用保险224

二、保理服务226

三、转移风险的其他工具231

第五节 商账催收232

一、逾期应收账款的诊断232

二、逾期应收账款的内勤催收233

三、电话催收的技巧235

四、委托商账追收238

五、诉诸法律问题241

本章小结242

本章关键术语242

本章思考题242

本章练习题242

第八章 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建设244

第一节 信用管理部门设置245

一、信用管理部门的作用和地位245

二、信用管理部门机构设置的原则247

三、信用管理部门的组织机构设置249

四、信用管理部门建设的预算253

第二节 客户的信用档案254

一、客户信用档案的内容254

二、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库的程序255

三、客户信用档案库建立的费用估算255

四、客户信用档案的内部应用257

第三节 信用管理岗位260

一、常见的信用管理工作岗位260

二、不同类型企业的信用管理对策266

三、信用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269

四、信用管理人员的从业执照270

第四节 信用管理部门的企业内部关系272

一、与其他部门的关系概述272

二、与销售部门的关系273

三、与财会部门的关系274

五、与高层经理的关系275

四、与采购部门的关系275

本章小结276

本章关键术语276

本章思考题277

本章练习题277

第三编 消费者信用管理281

第九章 信用消费281

一、消费者信用及其特征282

第一节 信用消费的特点282

二、信用消费的起源283

三、常见的信用消费形式285

第二节 形成信用消费的条件286

一、发展消费者信用的原因286

二、影响信用消费的因素287

三、居民消费形态的转变288

四、我国消费信用的市场发展空间291

第三节 正确的信用消费行为293

一、家庭的消费需要293

二、家庭的支付能力294

四、选择合适的消费信贷品种297

三、担保和被担保297

五、避免滥用信用299

本章小结300

本章关键术语300

本章思考题301

本章练习题301

第十章 消费者信用的种类302

一、零售信用及其分类303

第一节 零售信用303

二、零售赊欠式信用304

三、零售分期付款信用307

四、零售循环信用311

第二节 现金信用314

一、现金信用及其特征314

二、分期付款式信贷316

三、开放式循环信用和信用卡318

四、金卡工程322

五、国际著名信用卡公司324

六、提供现金信用的金融机构326

第三节 其他类别的消费者信用328

一、服务信用328

二、美国式房地产信用330

本章小结334

本章思考题335

本章练习题335

本章关键术语335

第十一章 个人信用记录的建立、维护和应用336

第一节 个人信用记录337

一、个人信用档案337

二、个人信用记录的作用338

三、个人信用记录的建立339

四、个人信用记录的维护342

五、个人信用记录的修复344

一、采集个人信用信息的原则347

第二节 个人信用记录的应用347

二、个人信用记录的合法用户348

三、个人信用档案的订阅349

第三节 个人信用记录和传播的法律规定352

一、个人征信报告业务的法律规范352

二、美国的《公平信用报告法》354

三、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356

本章小结357

本章关键术语357

本章思考题358

本章练习题358

第十二章 消费者信用管理359

第一节 消费者信用管理功能概述360

一、消费者信用管理的功能360

二、消费者信用管理的类型363

三、信用管理部门及其业务操作364

四、信用申请和授信369

五、商账催收工作373

六、消费者信用计划的推销378

七、激活信用支付工具379

第二节 消费者信用价值的评估与授信381

一、信用消费记录的管理381

二、消费者信用评估的基本理论382

三、常见的个人信用评分384

四、造成不良授信的原因391

五、客户争议的处理394

本章思考题395

本章小结395

本章关键术语395

本章练习题396

附录:397

一、企业资信调查报告样本——普通版本397

二、消费者信用调查报告样本——当事人报告408

三、常见信用管理专业名词对照表411

参考文献4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