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第12辑 第8册 贯休及其《禅月集》之研究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龚鹏程主编;高于婷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86254904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第12辑 第8册 贯休及其《禅月集》之研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贯休研究现况评介1
一、学位论文1
(一)张海:《贯休研究》(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论文,2001年)。1
(二)田道英:《释贯休研究》(四川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论文,2002年)。4
(三)黄艳红:《贯休诗歌研究》(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论文,2005年)。6
(四)吴双双:《贯休思想及其文学创作初探》(厦门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8
二、期刊论文10
三、唐五代诗僧综论型研究13
第二节 研究动机14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章节安排16
第二章 唐代诗僧概说19
第一节「诗僧」的得名与定义19
第二节 中晚唐诗僧的兴盛背景22
一、政治与宗教的交互影响22
二、佛教中国化的转型与禅宗兴盛下的影响26
三、南方地域性文化特色33
第三节 唐代「诗僧」的发展与「僧诗」风格述要37
一、唐代诗僧的发展38
(一)王梵志、寒山、拾得38
(二)江左诗僧40
(三)晚唐五代诗僧42
二、僧诗作品风格述要44
(一)语言风格44
1.白话通俗45
2.嗜吟清雅46
(二)诗境风格48
1.尚「清」的美学追求49
2.独特的蔬笋气息53
第三章 贯休生平事迹考述59
第一节 生平行止考述60
第二节 性格与事迹考述69
一、孤傲耿介、特立不羁69
二、正义敢言71
三、旷放与幽默74
第三节 作品考述78
一、《禅月集》78
(一)《西岳集》/《禅月集》78
(二)可灿重刊85
(三)毛晋重辑89
二、书画91
(一)书法92
(二)罗汉画97
第四章《禅月集》之题材与思想分析107
第一节 政治诗107
一、讽谏诗108
(一)讽权贵109
(二)谏君主110
(三)斥酷吏、悯苍生111
(四)反战的人道谏言113
二、干谒诗117
(一)标准的干谒之作118
(二)终南之隐121
三、颂诗123
(一)歌功颂德、承顺逢迎124
(二)勉君见贤思齐、谋画图治方针126
第二节 交往诗131
一、敦促与关怀132
(一)对象为在位仕宦与才德之士133
(二)对象为后进举子与仕途失意者136
二、世俗情态139
(一)怀友141
(二)别情146
(三)伤悼148
三、生活与创作分享155
(一)感慨不遇与老病155
(二)表达以入世为出世之怀抱156
(三)创作生活点滴159
第三节 咏怀诗161
一、自剖与愿景162
(一)自剖、自诩与自期162
(二)政治愿景164
二、咏物与怀古咏史165
(一)咏物寓志165
(二)咏叹古史169
三、领会与规劝175
(一)「觉」的智慧175
(二)警世箴言180
第四节 诗歌所反映的文学主张183
一、尊诗与肯定苦吟184
二、以道性为主、诗情为辅188
三、实用的政教文学观191
下册195
第五章《禅月集》之艺术表现分析195
第一节 诗歌创作形式分类195
一、古体诗:秉朴质从容之调196
二、乐府歌行:承风刺气纵之格199
三、近体诗:具中晚唐俚散特色202
四、齐梁体:追求精链之诗艺205
五、偈颂、箴言:示现禅师之本色208
第二节 风格特色210
一、以议论为诗210
二、俚俗白话214
三、境清格冷218
四、豪放奇崛223
第三节 用字技巧227
一、民歌风味的用字技巧227
(一)叠字叠句227
(二)双关藏巧230
二、推敲琢磨的运字技巧232
(一)重字逞才232
(二)锻字链句235
第四节 修辞技巧239
一、映衬:禅师教化之惯用手法239
二、顶真:唱叹承转之多重运用242
三、排比:递进与叙事之表现手法244
四、设问:民谣与议论之双重风调246
五、对偶:音韵与对称之诗歌美感249
六、夸饰:状物摹情之力与奇253
第六章 贯休诗之评价257
第一节 历代之评价257
一、晚唐五代时人评价257
二、宋元之评价262
三、明清之评价266
第二节 现当代之评价269
一、对「教化风刺」之评的延续与开展269
二、对「俚俗」评价的重新省视270
第三节 笔者之评价271
一、不离入世,不废出世271
二、热情的诗僧272
三、自由放达之精神特质272
第七章 结论275
附录281
附录1贯休年表281
附录2贯休罗汉画(日本宫内厅版本)296
附录3贯休罗汉画(京都高台寺版本)312
附录4贯休罗汉画(东京藤田美术馆藏版本)328
附录5贯休罗汉画(根津美术馆藏版本)329
附录6贯休罗汉画(台北故宫博物院《秘殿珠林》著录本)330
附录7贯休罗汉画(杭州圣因寺版本)332
附录8乾隆御题杭州圣因寺贯休绘十六罗汉应真像赞333
附录9苏轼:自南海归,过清远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阿罗汉336
附录10紫柏尊者:唐贯休画十六应真赞339
参考书目343
热门推荐
- 3621089.html
- 1394558.html
- 1121661.html
- 1164059.html
- 3680645.html
- 3181102.html
- 621544.html
- 1733639.html
- 150687.html
- 1649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1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15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30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7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41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9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22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12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5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