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极认识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三极认识论
  • 刘焕成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 ISBN:978780250996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362页
  • 主题词:认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三极认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1

1.1 老子的辩证概念2

1.2 孔子“中”的概念4

1.3 朱熹唯心辩证的概念6

1.4 王夫之唯物观的概念7

1.5 近代西方唯物辩证法规律的确立和发展8

第二章 事物和社会的三极对立统一论11

2.1 西方哲学盛行两极观念,没有“中”的观念12

2.2 中国古典哲学有“中”的观念19

2.2.1 孔子观东流之水的记述19

2.2.2 儒家主张“取中”,但不主张“分二”20

2.3 三极对立统一规律的表述23

第三章 250余例的简要描述和分析33

3.1 物理方面,共计20例34

3.1.1 原子:质子、电子、中子34

3.1.2 原子核:裂变、聚变、键连接38

3.1.3 夸克39

3.1.4 电39

3.1.5 半导体的满带、禁带、导带43

3.1.6 P-N结46

3.1.7 P-N结的应用47

3.1.8 力48

3.1.9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点50

3.1.10 几个基本定律52

3.1.11 光54

3.1.12 波的调制方式:调幅、调频、调相56

3.1.13 全息摄影56

3.1.14 热的传递:辐射、传导、对流57

3.1.15 磁铁:正极、负极、磁力线;电磁场57

3.1.16 超导体59

3.1.17 颜色:红、绿、蓝60

3.1.18 机械能转换成电能60

3.1.19 电能转换成机械能61

3.1.20 运动物体的测量61

3.2 化学方面,共计10例63

3.2.1 化合、分解、固溶体63

3.2.2 电化学65

3.2.3 化学键67

3.2.4 催化剂68

3.2.5 酶71

3.2.6 维生素、激素73

3.2.7 铁的α、γ、δ体75

3.2.8 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75

3.2.9 血红蛋白75

3.2.10 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电解液76

3.3 数学方面,共计8例77

3.3.1 椭圆和三角形77

3.3.2 零(Ⅰ)79

3.3.3 零(Ⅱ)79

3.3.4 数学的整数和分数,无理数81

3.3.5 无穷小81

3.3.6 几何学84

3.3.7 密电码85

3.3.8 数字化86

3.4 生物学方面,共计17例87

3.4.1 生物循环87

3.4.2 变异、适应与遗传88

3.4.3 生物基因(Ⅰ)89

3.4.4 生物基因(Ⅱ)90

3.4.5 细胞92

3.4.6 鸡蛋92

3.4.7 细菌:好气、嫌气、兼嫌气93

3.4.8 生物吸收能量的方式:细菌光合、叶绿素光合、化能合成93

3.4.9 植物的呼吸:三羧酸循环、戊糖代谢、无氧呼吸93

3.4.10 光合作用93

3.4.11 生物进化中的对称性94

3.4.12 眼95

3.4.13 血液循环96

3.4.14 血液96

3.4.15 植物营养运输97

3.4.16 植物发育98

3.4.17 生命与非生命98

3.5 科学技术方面,共计21例100

3.5.1 无线电技术:发射、传播、接收100

3.5.2 电波的三种极化方式,天线101

3.5.3 回路之间三种耦合101

3.5.4 最佳耦合曲线102

3.5.5 电感、电容、电阻102

3.5.6 二极管、三极管、计算电路102

3.5.7 阻尼:过阻尼、最佳、超调104

3.5.8 钢的拉伸104

3.5.9 陀螺:陀螺力矩、外力矩、摩擦力矩105

3.5.10 都江堰:分水、除沙、灌溉105

3.5.11 阀门:入口、阀体、出口106

3.5.12 油井抽油机107

3.5.13 锅炉:燃料、氧气、化学热能108

3.5.14 计算机109

3.5.15 通信卫星、载人宇宙飞船111

3.5.16 自动飞行器的三个控制回路113

3.5.17 经线、纬线、第三因素113

3.5.18 密封(造纸)114

3.5.19 中国古建筑的对称性115

3.5.20 飞行器等的对称性116

3.5.21 工地上的大吊车116

3.6 环境方面,共计15例117

3.6.1 宇宙117

3.6.2 时间、空间、物质120

3.6.3 太阳、行星、卫星120

3.6.4 大气环境121

3.6.5 大气参数:压力、温度、湿度122

3.6.6 陆海空、固液气122

3.6.7 地壳、地幔、地核122

3.6.8 岩石: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122

3.6.9 地壳运动123

3.6.10 上、下、参考坐标125

3.6.11 左、右、参考坐标126

3.6.12 前、后、参考坐标126

3.6.13 花:香花不红、红花不香、玫瑰又红又香127

3.6.14 海上一般环境(除台风外):风、浪、流127

3.7 经济学方面,共计21例129

3.7.1 商品价值129

3.7.2 商品的社会价值(或战略价值)131

3.7.3 关于价值悖论133

3.7.4 商品的交换价值135

3.7.5 剩余价值的来源:劳动时间、劳动强度、科技水平(含管理水平)140

3.7.6 买卖和货币148

3.7.7 货币(1)149

3.7.8 价格、通胀、通缩151

3.7.9 汇率(Ⅰ)152

3.7.10 利率153

3.7.11 银行154

3.7.12 信托155

3.7.13 保险156

3.7.14 股市156

3.7.15 销售:质量、价格、服务态度157

3.7.16 经济制度157

3.7.17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159

3.7.18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59

3.7.19 积累和消费的最佳比例160

3.7.20 货币(Ⅱ)160

3.7.21 汇率(Ⅱ)161

3.8 法律方面,共计6例163

3.8.1 法律规范163

3.8.2 法律规范中的“处理”164

3.8.3 法律关系165

3.8.4 法律事实166

3.8.5 法律行为166

3.8.6 测谎:人证、物证、心理痕迹167

3.9 有关“人”的方面,共计72例168

3.9.1 人走路、鸡走路、鱼游、豹奔跑168

3.9.2 人的嘴、人的指纹、人的面部表情169

3.9.3 人的德智体170

3.9.4 爱情170

3.9.5 家庭171

3.9.6 分配制度:国家、集体、个人171

3.9.7 工作:成绩、缺点、平平171

3.9.8 人群之中分阶级172

3.9.9 无理打人和被打,“文革”中的派174

3.9.10 人生:工作、学习、生活174

3.9.11 学习177

3.9.12 学习外国178

3.9.13 练功和卖艺179

3.9.14 沟通179

3.9.15 文字、语法、逻辑182

3.9.16 足球185

3.9.17 排球、进攻战术、拦网190

3.9.18 乒乓球191

3.9.19 弦、京胡193

3.9.20 京剧:京剧伴奏、人物表演195

3.9.21 鼓声、笛声、钟声196

3.9.22 京剧唱腔198

3.9.23 球类运动198

3.9.24 棋牌运动199

3.9.25 打井水、拉排子车、手工劳动3例202

3.9.26 收麦子、扬场203

3.9.27 儿童游戏:石头、剪子、布204

3.9.28 常用工具:拉链、锁、剪刀、刀、笔205

3.10 医学方面,共1例206

3.10.1 生化医学、生态医学、经络医学206

3.10.2 生化医学、生态医学、经络医学三者理论和方法的区别207

3.10.3 医学领域的第三极——生态医学211

3.10.4 关于新医学的推论218

3.11 战争方面,共计19例219

3.11.1 战争的性质219

3.11.2 兵器220

3.11.3 战术(Ⅰ)221

3.11.4 战术(Ⅱ)221

3.11.5 策略222

3.11.6 秦统一中国的策略223

3.11.7 刘邦取胜的3条秘诀223

3.11.8 战略224

3.11.9 三十六计讨论之一226

3.11.10 三十六计讨论之二227

3.11.11 战役胜利的3个条件229

3.11.12 经典的战略对决230

3.11.13 战略导弹的配置231

3.11.14 解决残敌的3种方式231

3.11.15 三大纪律232

3.11.16 三大法宝232

3.11.17 三大作风232

3.12 育人方面,共计8例233

3.12.1 三思而行、三过家门而不入;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文学艺术领域往往用“三”这个概念表达一个深刻的意思。233

3.12.2 许多故事用三233

3.12.3 三极诗234

3.12.4 三极名句和诗歌234

3.12.5 格言(Ⅰ)235

3.12.6 格言(Ⅱ)237

3.12.7 路线239

3.12.8 反对派242

3.13 文学方面,共4例244

3.13.1 中国古代优秀散文244

3.13.1.1 《岳阳楼记》244

3.13.1.2 《后出师表》245

3.13.2 世界文学名著246

3.13.2.1 《基督山伯爵》中的故事246

3.13.2.2 《简·爱》248

3.14 哲学方面,共计24例249

3.14.1 德国古典哲学的三个代表人物249

3.14.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250

3.14.3 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代表人物250

3.14.4 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三个代表学派:法、道、儒251

3.14.5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56

3.14.6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257

3.14.7 精神转化为物质,实践257

3.14.8 物质转化为精神、思维257

3.14.9 植物的种子、生长发育、新的种子257

3.14.10 量变、第一质变、第二质变258

3.14.11 美、丑、不美不丑261

3.14.12 必然、偶然、或然262

3.14.13 内因和外因;内外因的通道264

3.14.14 真理与谬误,不是真理也不是谬误267

3.14.15 相对真理、相对错误、绝对真理267

3.14.16 善、恶、不善不恶268

3.14.17 因果律是统计规律的特殊情况271

3.14.18 真和假;解悖论1:绞刑审判272

3.14.19 解悖论2:兴都库什城的理发师273

3.14.20 解悖论3:第一次打官司付学费274

3.14.21 解悖论4:无用信息协会275

3.14.22 解悖论5:所有克里特人都撒谎276

3.14.23 器皿、房屋、蜂房276

3.14.24 知识的三个来源277

3.15 历史的方面,共计1例279

3.15.1 中国封建社会总体279

3.15.2 中国封建社会之一:封建统治阶级的基本情况280

3.15.2.1 为争皇权,父子、兄弟、叔侄、同族兄弟等互相仇杀是为特征之一282

3.15.2.2 杀戮功臣,是为特征之二283

3.15.2.3 皇后、皇妃篡政,外戚篡政,宦官篡政是为特征之三284

3.15.2.4 少数皇帝有作为、多数皇帝昏庸、个别皇帝极残忍是为特征之四286

3.15.2.5 权势大的重臣,或把持内政,或拥兵在外,和皇帝集团互相仇杀是为特征之五290

3.15.2.6 民族战争、民族融合是为特征之六291

3.15.3 中国封建社会之二:农民的状况和农民起义294

3.15.3.1 农民处境比较好的时候295

3.15.3.2 农民处境较好时期的负担297

3.15.3.3 农民处境最坏时期的状况297

3.15.3.4 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坏时期的农民状况299

3.15.3.5 农民起义及其历史作用299

3.15.4 中国封建社会之三:第二劳动阶级的状况和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301

3.15.4.1 土木建筑业的劳动者302

3.15.4.2 纺织、丝绸等行业的劳动者302

3.15.4.3 采矿、冶炼等行业的劳动者303

3.15.4.4 造船、运输等行业的劳动者304

3.15.4.5 医药等行业的劳动者305

3.15.4.6 食品等行业的劳动者,盐业和盐商305

3.15.4.7 丝绸、陶瓷、茶叶、商业等劳动者以及开拓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人群306

3.15.4.8 科学界、文化界等劳动者306

3.15.4.9 参加农民起义的第二劳动阶级的人物简述307

3.15.4.10 封建社会的第三极308

3.15.5 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过程309

3.15.6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结论310

第四章 三极对立统一论的结论和推论313

4.1 三极对立统一论的结论314

4.2 推论327

4.2.1 推论一:以三极对立统一论推论社会发展规律327

4.2.2 推论二: “二次大战”以后的世界334

后记337

参考书目3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