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简明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简明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
  • 宋荐戈,张腾霄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978750347753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32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646页
  • 主题词:革命根据地-教育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简明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上编 苏区的教育12

第一章 从井冈山教育起步12

一、红旗插上井冈山13

二、加强红军的日常教育14

三、创办红军教导队和各种训练班19

四、在劳动群众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21

第二章 苏区教育的方针和政策25

一、“苏区”名称的由来和各苏区的创建25

二、各主要苏区制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28

三、关于苏区教育方针政策的一场争论32

四、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和中心任务的提出36

五、苏区的主要教育政策38

六、苏区的教育立法40

第三章 红军是个大学校43

一、“古田会议决议”确定了红军教育的指导方针44

二、在红军中开展日常教育49

三、各地红军创办的红军学校56

四、中革军委直属的红军学校63

第四章 干部教育遍地开花72

一、开展干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72

二、广泛开展在职干部教育76

三、创办党政干部学校83

四、举办各类专业干部学校90

第五章 社会教育登堂入室96

一、亘古未有的大事情97

二、社会教育的任务和内容99

三、社会教育的管理模式和教育形式104

四、工人教育的开展112

五、妇女教育的开展115

第六章 儿童教育成绩喜人118

一、实施免费义务教育118

二、列宁小学的教育原则、学制和课程设置122

三、列宁小学的教材和教学方法126

四、列宁小学的教师和学生132

五、小学教育蓬勃发展138

六、托幼教育已经起步139

第七章 共青团、少先队、共产儿童团和苏区教育142

一、共青团和苏区教育142

二、少先队和苏区教育148

三、共产儿童团和苏区教育153

第八章 在战略转移中继续办教育158

一、中央红军在战略转移中的宣传教育活动159

二、红四方面军在战略转移中的宣传教育活动165

三、红二、六军团在战略转移中的宣传教育活动168

四、在老苏区坚持办教育173

中编 抗日根据地的教育178

第九章 举起抗日教育的大旗178

一、颁布抗日救国纲领和制定抗战初期的教育政策178

二、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教育工作的开展181

三、抗日根据地的教育管理191

第十章 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98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奠基198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200

三、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丰富和发展205

第十一章 把在职干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208

一、居于全部教育工作的首位208

二、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在职干部教育212

三、从实际出发确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218

第十二章 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干部学校224

一、中共中央党校225

二、抗日军政大学228

三、陕北公学231

四、延安马列学院和中央研究院236

五、鲁迅艺术学院238

六、抗大三分校和八路军军事学院241

七、青年、妇女、工人、民族干部学校243

八、延安大学248

九、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和中共陕甘宁边区党校252

第十三章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干部学校和干部训练班256

一、抗大总校和在敌后创办的抗大分校与陆军中学257

二、华北联合大学263

三、中共华中局党校266

四、山东公学和鲁中公学268

五、太行抗战建国学院269

六、鄂豫边区洪山公学270

七、琼崖抗日公学和琼崖抗日军政干部学校274

八、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275

九、新疆新兵营和新疆航空队276

十、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干部训练班278

第十四章 师范教育迅速发展283

一、高等师范教育的任务和主要教育院系283

二、中等师范教育的任务和主要师范学校287

三、小学教员训练班的特点和作用296

第十五章 注重科学教育299

一、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科学教育思想300

二、延安自然科学院在科学教育中的贡献303

三、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科学教育310

四、成立科学社团,普及科学知识320

第十六章 开办冬学和发展社会教育325

一、广泛开展冬学运动325

二、大力发展民众学校342

三、遍布村乡的识字组和识字班350

四、社会教育的改革和新发展353

第十七章 小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360

一、在战争环境中发展小学教育360

二、抗日小学的学制、课程和教材366

三、抗日小学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373

四、按照群众“需要”和“自愿”的原则改革小学教育375

五、抗日根据地的托幼教育386

第十八章 中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389

一、陕甘宁边区中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389

二、华北抗日根据地中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394

三、华中抗日根据地中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399

第十九章 青救会、抗日儿童团和抗日根据地的教育407

一、青救会和抗日根据地的教育407

二、抗日儿童团和抗日根据地的教育413

下编 全国解放区的教育420

第二十章 解放区开展教育工作的背景和教育方针政策420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421

二、解放区的巩固和扩大424

三、解放区的教育方针政策430

第二十一章 干部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整顿与改革443

一、在职干部教育进一步制度化和正规化443

二、干部学校向正规学校转型450

三、大办“抗大式”训练班类型的干部学校462

第二十二章 把群众教育抓紧抓好469

一、农民教育与中心工作相结合469

二、向工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475

三、市民教育的对象、形式和内容483

第二十三章 普通教育走向正规化487

一、抗战胜利后解放区普通教育的一般情况487

二、中等教育走向正规化496

三、小学教育的正规化508

四、普通教育正规化的经验512

第二十四章 青年团、少先队(儿童团)和解放区的教育516

一、青年团和解放区的教育516

二、少先队(儿童团)和解放区的教育523

第二十五章 革命根据地教育家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529

一、徐特立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529

二、吴玉章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531

三、成仿吾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533

四、何长工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536

五、董纯才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539

六、柳湜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541

七、刘皑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545

八、戴伯韬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548

九、张腾霄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551

十、陶端予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554

结束语559

一、教育工作必须为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服务560

二、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61

三、教育应由共产党领导,要坚持群众路线的方针563

四、要正确对待知识分子,建立文教统一战线565

附录一 董纯才和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570

附录二 新中国成立后研究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的部分参考资料目录581

后记6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