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公民文化 道与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公民文化 道与器
  • 秦德君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ISBN:978754730363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政治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公民文化 道与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本书的立项情况1

二、本书的核心问题1

三、研究的基本假设3

四、理论渊源和范型4

五、研究框架、结构、路径6

六、分析单位10

七、社会检验11

第一章 中国公民文化基本概念及其问题12

一、关于公民12

二、关于公民文化21

三、关于公民社会27

四、我们是否需要一个公民社会?38

第二章 一种学术假设:国民文化色谱与文化难题44

一、国民文化色谱一:人民文化45

二、国民文化色谱二:臣民文化51

三、国民文化色谱三:刁民文化55

四、解构:三部文化列车驶进的方向59

第三章 中国国民文化的分析模式67

一、梁启超的国民文化分析模式67

二、辜鸿铭的国民文化分析模式71

三、林语堂的国民文化分析模式76

四、孙中山的国民文化分析模式82

五、梁漱溟的国民文化分析模式87

六、孙本文的国民文化分析模式91

七、史密斯的国民文化分析模式97

八、其他方家关于国民文化的观点106

九、关于国民文化的基本结论113

第四章 公民文化的经典解释模式115

一、亚里士多德“城邦公民”解释模式115

二、康德“世界公民”解释模式121

三、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解释模式123

四、马歇尔“公民身份”解释模式129

五、科恩“公民心理条件”解释模式133

六、佩迪特“公民性”解释模式137

七、达仁道夫“公民社会”解释模式141

八、结语:可选择的文化特性145

第五章 社会文化怎样形塑公民性格148

一、社会文化对社会人格的铸型148

二、社会情境与暗示、感染、模仿152

三、“自我”的丧失、扭曲与重建158

四、中国现代化:社会转型与精神变迁164

五、中华民族精神与公民文化167

第六章 几种社会构件的文化符号175

一、家庭:公民品质的起点175

二、单位:行政文化与人178

三、精英:“标杆群体”的文化品质181

四、群团:工青妇的潜能与困境187

五、城市:物理空间与人文约束197

六、几点基本结论200

第七章“德才”评价模式与公民文化203

一、“德”的理论考察203

二、“才”的理论考察213

三、德才的相辅性:审察一种认识误区217

四、德才考量的非对称性:可饰性与直观性219

五、“德”的变量性与“才”的常量性223

六、德才关系模式:纷呈的多态演示226

七、“德才兼备”及其认知误区230

八、确立体现公民文化精神的社会评价方式234

第八章 中国社会体制问题:一种结构性分析245

一、社会体制:定义、特性和方位245

二、社会体制构成:一种探索性归纳252

三、社会体制建设面临的基本问题263

四、推进中国社会体制建设的对策267

第九章 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基本问题274

一、政治参与:特点和价值274

二、政治参与的层次、强度和向度281

三、文化瓶颈与现实制约283

四、从“社区参与”到“社会参与”286

五、道器互济:政治参与之基础性建设298

第十章 中国公民社会建设:战略择定与集体行动304

一、社会价值目标与集体行动304

二、小康社会:经济性目标价值306

三、法治社会:政治性目标价值309

四、和谐社会:人文性目标价值312

五、公民社会:中国社会建设下一个站点315

主要参考文献320

后记3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