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的错置 中国政治思想的根本困结【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林安梧著 著
- 出版社: 台湾学生书局
- ISBN:978957151189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的错置 中国政治思想的根本困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道」的彰显、遮蔽、错置与治疗之可能:后新儒家哲学之拟构——从「两层存有论」到「存有三态论」1
一、「道显为象」:存有根源的显现2
二、「象以为形」:迈向「存有的执定」6
三、「言以定形」:语言的进入9
四、「言业相随」:业力的衍生14
五、「言本无言」:语言还归于沉默19
六、「业本非业」:业力原是虚空无物23
七、「同归于道」:存有本源的回溯27
八、「一本空明」:总体之源的场域觉醒32
第二章 论「道的错置」:中国文化宰制类型的一个阐析37
一、问题的缘起38
二、「绝地天之通」与「巴别塔」40
三、「道之错置」的构成47
四、结论——迈向解构与重建58
第三章 再论「道的错置」: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困结——以《论语》及《孟子》为核心的展开63
一、问题的提出64
二、儒家「人格性总体」之规模及其限制68
三、一体两面:血缘性自然的连结体/道德性真实感的连结体76
四、一脉三统:龙种政统/宰相传统/儒者道统82
五、道的错置——难以解开的困结88
第四章 韩非政治哲学的特质及其困限:以「法」「势」「术」为核心展开的分析93
一、问题的提出94
二、「法——结构性原则」的展开97
三、「势——动向性原则」的展开105
四、「术——运用性原则」的展开110
五、本章结语:法势术的重新厘清117
第五章 三论「道的错置」:中国政治哲学的根本问题119
一、问题的缘起120
二、「君」、「父」、「圣」三者的关联及其错置123
三、「道的错置」下的「顺服伦理」及其对比的宗教构成130
四、两个对比的理性面向:「连续型的理性」与「断裂型的理性」137
五、性善说:从「血缘性纵贯轴」到「根源性的纵贯创生」144
六、「道的错置」之解消——「人际性互动轴」的开启149
第六章 「道德与思想之意图」的背景理解——以「血缘性纵贯轴」为核心的展开157
一、问题的缘起158
二、「血缘性纵贯轴」:「血缘性」、「道德性」与「土根性」三位一体162
三、政治、宗教与理性:「礼之象征」、「气的感通」与「连续型的理性」174
四、「道的错置」与「道德与思想意图」的关联185
五、本章结语:解开「道德与思想意图」的困结194
第七章 解开「道的错置」——兼及于「良知的自我坎陷」的一些思考199
一、问题的引出200
二、「良知学」与「父权压迫」与「专制威权」的异化关联202
三、「理论的次序」、「发生的次序」与「学习的次序」之异同206
四、从「心性修养」到「社会实践」之问题209
五、儒学智识化与「咒术型的转出」212
六、严重的异化:从「道德实践」到「阿Q精神」215
七、从「本体的唯心论」到「方法的唯物论」218
八、脱开「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220
第八章 「心性修养」与「社会公义」之错置与解消225
一、论题总纲226
二、「存有的连续观」下的「心性天道贯通为一」227
三、「心性修养」著重「彼此的相与」而忽略「他在的公共领域」229
四、从血缘社会的「天民、人民」到契约社会的「公民」231
五、从「公私不分」的「大公无私」到「公私分明」的「大公容私」233
六、迈向「新外王」与「新内圣」的可能236
七、本章结语:「社会公义」是「心性修养」的基本条件239
第九章 当前台湾研究的错置与厘清:以张深切为例——「台湾性」与「中国性」及其相关问题之阐析241
一、问题的缘起242
二、日据时代台湾人的中国性245
三、主体能动性的强调254
四、本章结语:从「双元互济」到「一统多元」259
第十章 论「生命的原乡」及其回归开启之道——〈归去来辞〉的哲学理解265
一、〈归去来辞〉本文及问题的缘起266
二、归返生命原乡的呼唤267
三、世俗的生命之船在头出头没之中269
四、「真存实感」的「交往」使得「迷执觉解」270
五、「忏悔」将引向无限性的创造之源271
六、本章结语:「即有限而无限」与「即无限而有限」273
第十一章 实践的异化及其复归之可能——环绕台湾当前处境对新儒家实践问题的理解与检讨279
一、问题的提出280
二、双重主奴意识、实践的异化——台湾当前文化的困境282
三、实践的异化下的批判意识291
四、宋明新儒家实践之异化的哲学解析——程朱:以理杀人!?陆王:情识而肆!?虚玄而荡!?296
五、当代新儒家的特色及其实践之异化301
六、本章结语311
附录一 中国政治传统中主智、超智与反智的纠结——环绕先秦儒道二家政治思想的试探与考察315
一、引言316
二、儒家政治思想中主智、超智与反智的纠结318
三、道家政治思想中超智与反智的纠结331
四、结论339
附录二 朱子「理体中心主义」下的历史观——兼及于陈亮的「气欲中心主义」而展开341
附录三 当代新儒家的实践问题349
热门推荐
- 858228.html
- 203000.html
- 2057054.html
- 3292251.html
- 3135722.html
- 1067500.html
- 3132167.html
- 2612782.html
- 3796140.html
- 14948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69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77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89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6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3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3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17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23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2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5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