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管理学 第1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德)赫尔穆特·施马伦著;史世伟,于景涛,夏林荫,和贞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信出版社
- ISBN:750860265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39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659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管理学 第1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企业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1
1 导论2
1.1 企业管理学研究的经验和认识对象2
1.2 实用企业管理学的决策模型4
1.3 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心脏”5
1.4 何谓“社会市场经济”6
1.4.1 国家的市场干预6
1.4.2 劳资协议权和社会保障网14
1.4.3 竞争监控和竞争促进15
2 企业转型程序及其游戏规则19
2.1 私有制和企业的自主权20
2.2 作为企业投入的生产要素22
2.3 企业过程的产出24
2.4 企业领导的基本价值:经济核算、盈利和财务平衡24
2.4.1 经济核算的原则24
2.4.2 营利的原则26
2.4.3 则务平衡29
2.5 企业转换过程中的任务分工30
练习题34
参考文献36
第2章 企业区位的选择39
1 区位选择是一个决策问题40
3 区位因素43
3.1 运输成本43
2 区位问题的层面43
3.2 劳动成本44
3.3 税收47
3.3.1 国内的税收差别47
3.3.2 国际上的税收差别48
3.4 折旧负担和利息负担48
3.5 销售绩效48
3.6 国家绩效51
练习题54
参考文献55
第3章 企业的设立及其法律形式56
1 企业的设立57
1.1 设立方式57
1.2.1 商人60
1.2 商人资格60
1.2.2 非商人61
1.2.3 商人的公司名称61
2 最重要的法律形式62
2.1 个体商人63
2.2 无限责任公司63
2.3 两合公司63
2.4 隐名合伙公司64
2.5 股份有限公司64
2.6 有限责任公司67
2.7 股份两合公司67
2.8 合作社68
2.12 公共资合公司69
2.11 公法机构69
2.10 本企业69
2.9 国营/地方企业69
3 私有经济企业和公共企业的主要区别70
4 营利经济企业和合作社的主要区别72
5 人合公司与资合公司的主要区别74
练习题76
参考文献77
第4章 企业的合作与集中78
1 企业联合的结构79
2 合作和集中的主要形式82
2.1 卡特尔82
2.1.1 主要卡特尔种类82
2.1.2 卡特尔的法律规定85
2.2 关联企业87
2.3 兼并88
2.4 临时合伙90
3 企业的合作和集中及其监督的问题90
练习题104
参考文献105
第5章 企业决策基础106
1 企业决策的特征107
2 决策形势的组成107
2.1 决策参数107
2.2 决策方案108
2.3 目标的设定108
3 决策程序113
3.1 在目标总体中的方案选择113
3.2 不完整的方案概况114
3.3 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115
3.4 多人决策117
练习题119
参考文献121
第6章 企业规划、组织与监督决策122
1 计划决策123
1.1 计划的灵活性123
1.2 计划的协调125
1.2.1 局部计划的特征125
1.2.2 协调方法125
1.3 计划的期限性128
1.3.1 概要128
1.3.2 战略计划128
1.3.3 战略管理132
2 组织决策133
2.1 建立组织决策134
2.1.1 权能机制134
2.1.1.1 职能机制134
2.1.1.2 领导机制135
2.1.1.3 可能的组织形式136
2.1.2 沟通机制141
2.2 运作组织决策143
3 监督决策143
练习题147
参考文献148
第7章 劳动报酬和公司员工参股151
1.1 绩效公平性152
1 工资的公平性问题152
1.2 市场公平性154
1.3 需求公平性157
2 工资核算157
2.1 计时工资157
2.2 计件工资158
2.3 超额奖励工资161
3 员工入股164
3.1 基本方面164
3.2 劳方出资165
3.3 职工股模式168
4 工资扣除额169
练习题173
参考文献174
第8章 企业内的学习和工作条件176
1 企业内的培训177
1.1 企业培训对于提高员工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177
1.2 工作能力和工作岗位177
1.3 企业培训的形式179
1.3.1 职业培训179
1.3.2 进修和继续培训181
2 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的构成183
2.1 前言183
2.2 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的塑造184
2.2.1 工作岗位的塑造184
3.2 具体情况185
3.1 概述185
3 劳动保护185
2.2.2 工作流程的塑造185
练习题191
参考文献191
第9章 共同决定193
1 员工和企业领导层的利益194
2 现行的共同决定权的历史根源195
3 现行共同决定权的具体规定196
3.1 以《企业组织法》为基础的共同决定权196
3.2 根据《关于采矿业、钢铁行业企业工人在监事会和董事会享有共同决定权法》实施的共同决定204
3.3 根据1976年颁布的《共同决定法》而实施的共同决定206
4 关于共同决定问题的讨论207
4.1 为共同决定进行辩解207
4.2.1 平等的共同决定208
4.2 关于共同决定的规模208
4.2.2 外部人员的共同决定209
4.2.3 劳工关系董事209
4.2.4 监事会的权利210
练习题211
参考文献212
第10章 企业的人员管理213
1 企业内部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214
2 管理的激励理论基础216
2.1 西蒙的激励与贡献理论216
2.2 马斯洛需求金字塔217
2.3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218
2.4 绩效激励理论220
2.5 费洛姆、波特和劳勒的工具论221
3 管理风格、管理原则和体系222
3.1 管理风格222
3.2 管理原则和体系223
4 管理营造的依形势而定的理念225
练习题227
参考文献228
第11章 生产要素“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的特点230
1.2 潜力生产要素231
1.2.1 有计划的折旧231
1.2.1.1 线性折旧法231
1.1 重复生产要素231
1 生产工具231
1.2.1.2 几何递减折旧法232
1.2.1.3 数字折旧法233
1.2.2 强度233
1.2.3 购置237
2 原材料238
2.1 购置238
2.2 使用238
练习题239
参考文献240
第12章 生产要素准备计划241
1 雇用员工242
2 潜力生产要素的购置243
3.1 需求计划244
3 重复生产要素和原材料的购置244
3.2 库存计划246
3.3 订货计划247
3.4 与生产同步的采购250
4 质量保证体系255
练习题258
参考文献259
第13章 生产计划261
1 引言262
2 生产项目计划262
2.1 产品设计计划262
2.3 产量计划263
2.3.1 单一产品企业中的产量计划263
2.2 产品品种计划263
2.3.2 多种产品企业的产量计划264
3 生产作业计划265
3.1 生产方法的计划265
3.1.1 流水作业265
3.1.2 车间作业267
3.1.3 生产方法领域的新发展269
3.2 生产类型的计划270
3.2.1 单件生产270
3.2.2 大批量生产272
3.2.3 变化生产272
3.2.3.1 最佳产量的确定272
3.2.3.2 最佳产品顺序的确定274
3.2.3.3 生产方法领域的变型产品生产和新技术274
4 工作的人性化——幻想还是现实?276
练习题281
参考文献282
第14章 销售计划基础285
1 导论286
1.1 家庭的消费计划286
1.2 市场的转变: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287
1.3 消费者在买方市场中的地位288
1.4 买方市场使企业面临挑战290
1.4.1 企业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290
1.4.2 进入市场的计划291
2.1 销路调研的形式294
2.1.1 市场调查294
2 销售计划的支柱之一:销路调研294
2.1.1.1 目标市场分析:从大规模营销到个体营销296
2.1.1.2 竞争分析303
2.1.1.3 趋势分析305
2.1.2 销路调研的其他方式308
2.1.2.1 销售成本核算与销售环节核算308
2.1.2.2 心理学及社会学中的行为的信息309
2.2 市场调查的方法312
2.2.1 收集资料的方法312
2.2.1.1 收集一手资料的方法312
2.2.1.2 研究二手资料的方法322
2.2.2 分析资料的方法323
3 塑造市场是销售计划的另一个支柱329
练习题332
参考文献334
第15章 价格政策338
1 价格政策中的魔力三角形339
2 以成本为导向的价格政策339
2.1 以成本为导向定价中的风险340
2.2 定价——一个动态问题342
3 以市场为导向的价格政策343
3.1 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343
3.2 垄断条件下的利润最大价格345
3.3 异质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347
3.4 异质寡头市场条件下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348
4 价格政策的特殊问题351
4.1 价格约束、价格建议和特价供应351
4.2 心理价格354
4.3 价格差异356
4.3.1 垂直价格差异356
4.3.2 水平价格差异358
4.4 过高价和“倾销价”359
4.5 折扣和供货条件361
5 价格政策和消费者保护362
5.1 标价规定362
5.2 一般商业条款(《民法典》第305—310条)363
5.3 作为特殊销售形式的上门销售(《民法典》第312务和第312条第a款)364
5.4 作为特殊销售形式的远程销售合同(《民法典》第312条第b—d款)365
5.5 电子商务往来(《民法典》第3102条第e款)365
5.6 消费信贷合同(《民法典》第491—507条)365
练习题366
参考文献367
第16章 沟通政策368
1 沟通政策的出发点369
1.1 概述369
1.2 网络广告和网络营销373
2 广告预算规模及分布计划378
2.1 广告预算的规模378
2.2 广告预算的分布381
3 广告效果分析386
4 广告策略的法律框架条件388
5 对广告的批评意见394
5.1 广告的信息功能394
5.2 广告的操纵功能395
5.3 广告和消费导向397
5.4 广告是浪费金钱399
练习题401
参考文献402
第17章 产品策略、产品组合策略和服务策略、销售策略404
1 产品策略是营销手段之一405
1.1 考虑产品策略的出发点406
1.1.1 个性化的购买行为406
1.1.2 时尚407
1.1.3 科技的进步409
1.2 产品策略的特殊之处409
1.2.1 先驱企业的特殊地位409
1.2.2 产品策略有丰富的变化形式410
1.2.3 使用者的要求416
1.3 研究和开发是制定产品策略的基础418
1.4 产品最佳的定位422
1.5 产品生命周期426
1.6 产品责任法430
2 产品组合策略是营销手段之一431
2.1 商业企业的产品组合432
2.2 生产企业的产品组合434
2.2.1 考虑产品组合策略的出发点434
2.2.2 制定产品组合策略的目的435
3 服务是市场营销手段之一437
4 销售策略442
4.1 销售体系442
4.2 销售方法451
练习题455
参考文献457
第18章 投资计划459
1 导论460
2 投资项目的收益461
2.1 净现值法462
2.2 内含报酬率方法465
2.3 年金法466
2.4 回收期法468
3 多个投资项目的收益比较470
3.1 水平值法470
3.2 净现值比较——一个误区472
3.3 无意义的内含报酬率比较473
3.4 成本比较方法474
4 经济使用年限和最佳替换时间的确定476
3.5 资本报酬率的计算476
5 关于投资计划中的不确定性478
练习题481
参考文献484
第19章 资本需求计算与内部融资485
1 资本需求计算486
2 通过负资本需求融资(内部融资)490
2.1 回流融资490
2.2 盈余融资(自主融资)492
练习题494
参考文献495
第20章 外部融资497
1.2 资合公司的参股融资498
1.1 个体企业和人合公司的参股融资498
1 通过自有资本融资(参股融资)498
1.2.1 普通增资501
1.2.2 名义增资503
1.3 通过享益证券实现参股融资504
2 信贷融资505
2.1 工业债券(小额公债券、贷款)510
2.2 可转换债券511
2.3 具有期权特征的债券512
2.4 其他长期贷款形式513
2.5 短期信贷类型514
3 题外话:股市上股价的形成515
练习题523
参考文献524
第21章 企业财务核算和成本理论526
1 企业财务核算的任务527
2 企业财务核算的基本概念527
2.1 支出—花费—费用—成本527
2.2 进账—收入—营业收入—业绩528
2.3 企业经营成果—中性成果—总体成果529
3 影响企业成本的主要因素530
3.1 技术组织角度的生产条件531
3.2 生产要素的价格531
3.3 企业开工率532
3.4 企业规模539
3.5 生产过程539
练习题542
参考文献543
第22章 财务会计的基础与构成544
1 财务会计的基础545
1.1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关系545
1.2 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义务547
1.3 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551
1.4 会计原则及其相关法规552
1.4.1 基本原则553
1.4.1.1 决算的真实性原则553
1.4.1.2 决算的明确性原则554
1.4.2 扩展原则555
1.4.2.1 谨慎原则556
1.4.2.2 保密原则556
1.4.3 会计核算的法律条文557
2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结构558
3 损益表的内容和结构571
4 附录的内容576
5 企业形势报告的内容579
6 与关联企业的关联方关系报告的内容580
练习题582
参考文献584
第23章 估价与资产负债表评判585
1 估价586
1.1 估价标准586
1.1.1 制造成本586
1.2.1 对有使用期限限制的物品的估价587
1.2 对固定资产的估价587
1.1.2 购置成本587
1.2.2 对没有使用期限限制的物品的估价589
1.3 对流动资产的估价589
1.4 对债务的估价592
1.5 资合公司的特殊性592
2 资产负债表评判593
2.1 资产负债表利润作为衡量成功的尺度593
2.2 资产负债表利润作为计算应纳税额的基础597
练习题598
参考文献600
第24章 资产负债表分析601
1 资产负债表分析的目的602
2.1 集合数据的形成604
2 参数分析604
2.2 参数的形成606
3 现金流量611
4 现金流量表614
5 从损益表的税收说明项中估计利润617
练习题618
参考文献619
第25章 管理会计620
1 企业内部会计学的任务621
2 成本项目计算单622
3 成本中心会计623
3.1 成本中心会计的任务623
3.3 将间接成本分摊到成本中心624
3.2 成本中心的形成624
4 成本计算单626
4.1 成本计算单的任务626
4.2 附加费计算626
4.3 分步成本计算法629
4.4 等价数字计算法630
4.5 联产品的成本核算631
5 实践中的成本核算体系632
5.1 实际成本核算632
5.2 计划成本核算632
5.3 可变成本核算(边际贡献成本计算)634
6 企业内部会计学的其他组成部分636
练习题637
参考文献638
热门推荐
- 3903854.html
- 3621350.html
- 3328253.html
- 529357.html
- 1295905.html
- 2403468.html
- 2669324.html
- 531877.html
- 1373838.html
- 6975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34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67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36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03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81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1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88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5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3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1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