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转型与变革 中国检察的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转型与变革 中国检察的理论与实践
  • 陈卫东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75MB
  • 文件页数:4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转型与变革 中国检察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检察基础理论1

第一节 检察权问题研究1

一、争鸣:检察权的性质2

二、辩点:检察机关的职能8

三、释疑:检察权的内容16

四、建议:检察权的未来25

第二节 检察制度起源的理论基础和价值趋向29

一、检察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政治动因在于权力的制衡29

二、检察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制度基础是诉讼模式的演进30

三、检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价值基础是国家追诉主义的孕育和发展33

第三节 检察官角色之辩34

一、组织法上检察官身份定位和办案机制困境35

二、诉讼法上检察官角色扮演和职权行使困境39

三、检察官的诉讼理念与活动原则42

四、诉讼监督:检察官的监督与制衡最佳模式48

第二章 比较法视野中的检察制度53

第一节 检察制度的西方源流54

一、大陆法系检察制度的起源54

二、英美法系检察制度的起源56

三、两大法系检察制度起源之评析58

第二节 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滥觞61

一、苏联检察制度的起源61

二、苏联检察制度起源之评析66

第三节 中国检察制度的成长路径68

一、中国检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68

二、对中国检察制度起源之评析72

第三章 检察诉讼职能论74

第一节 自侦权的解析与构建74

一、检察机关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合理性74

二、职务犯罪侦查体制的完善78

三、职务犯罪侦查体制的监督83

四、检察机关自侦权的新发展:技术侦查权的赋权与限权86

第二节 羁押权的合理配置与批捕权改革92

一、法治国家(地区)羁押权的司法抑制模式93

二、我国羁押权控制的主要特征99

三、羁押权合理配置视角下我国逮捕制度改革102

第三节 公诉权的理论与实践108

一、公诉的价值与衡平108

二、公诉人的诉讼地位探析118

三、二审程序中的检察机关131

四、死刑复核程序中的检察机关140

第四节 公诉权运行论141

一、我国公诉方式的改革及其矫正141

二、不起诉制度研究152

三、简易程序下的检察机关及其应对165

四、刑事特别程序中检察权的挑战与应对169

第五节 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与举证责任185

一、提起公诉案件的证据标准185

二、新刑事诉讼法下检察机关的举证责任分担193

第四章 检察监督职能论199

第一节 侦查监督评析199

一、侦查监督:理论与实践的考察200

二、司法控制:来自域外的经验202

三、司法控制:程序与正义205

四、中国的未来:由侦查监督走向司法控制209

第二节 审判监督探微211

一、审判监督的“中国经验”212

二、审判监督的制度困境214

三、审判监督的比较考察216

四、审判监督的中国未来218

第三节 监所监督的新探索221

一、羁押场所巡视制度的初步尝试224

二、构建中国式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240

第四节 司法救济:检察职能的新发展趋势246

一、检察机关司法救济职能的确立背景246

二、检察机关司法救济职能的内涵248

三、检察机关司法救济职能的特征249

四、检察机关司法救济职能的完善路径254

第五章 检察机关的工作机制257

第一节 侦检一体化研究257

一、侦检关系的模式258

二、侦检关系的反思261

三、侦检关系的重置267

第二节 检察一体与检察官独立之分野275

一、问题的提出275

二、他山之石278

三、法理阐释281

四、检察官内部独立的界限286

第三节 检察工作一体化及其保障与规范289

一、检察工作一体化的理论基础290

二、检察工作一体化的保障293

三、检察工作一体化的规范296

第四节 检察委员会制度运行机制研究298

一、检察委员会的定位298

二、我国检察委员会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探析303

三、对检察委员会改革与完善的几点建议308

第五节 人民检察院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运行机制研究311

一、人民检察院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挑战311

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中的排除规则与程序构建314

三、日臻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人民检察院的应对之策318

第六节 检察机关举报机制研究322

一、举报的性质及其在检察机关工作中的定位323

二、检察机关举报工作的现实困境325

三、检察机关举报工作困境的成因分析331

四、对检察机关举报工作的几点建议333

五、展望337

第六章 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检察改革338

第一节 司法改革背景下检察改革的基本路径338

一、独立行使检察权:一个老生常谈而又历久弥新的话题338

二、检察权行使的制约机制:一种常被忽视却行之有效的制衡手段342

三、主办检察官:一项理顺检察内部关系保证检察官独立的举措344

四、检察职能分立:一种顺应检察规律认识检察权的全新视角347

五、检察职能司法化:一项需要正确认识全面落实的全新职能349

六、职务犯罪案件侦查一体化:一条无法绕开的必经之路351

第二节 中国检察制度改革的实践范本353

一、改革背景355

二、理论依据357

三、改革实践361

四、不足之处368

五、完善建议373

第三节 变革中的人民监督员制度377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中国实践379

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致命”缺陷390

三、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改造方向4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