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本明治中期的平民主义思想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日本明治中期的平民主义思想研究
  • 陈斯著;崔世广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9800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日本明治中期的平民主义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先行研究概述5

(一)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5

(二)日本学者的相关研究7

三 本书的研究意义与相关概念的界定14

(一)本书的研究意义14

(二)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的界定15

四 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18

(一)研究方法18

(二)内容结构19

第一章 平民主义的形成21

第一节 平民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与德富苏峰其人22

一 平民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22

(一)平民主义诞生的历史情境与社会背景22

(二)平民主义诞生与兴起的契机25

二 德富苏峰的成长经历与思想形成过程29

(一)幼少时期的经历(1863—1875年)30

(二)少年时期的求学过程(1875—1880年)32

(三)参与自由民权运动与大江义塾的经营(1880—1886年)36

第二节 平民主义的理论来源与思想准备40

一 平民主义的理论来源40

(一)实学思想的基础40

(二)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影响42

(三)斯宾塞思想的影响46

二 平民主义形成的思想准备48

(一)扩大权力主体思想的萌芽——《官民调和论》48

(二)“政治改革家”的理想型——《论明治二十三年后政治家的资格》49

(三)自由制度的重要性——《自由、道德及儒教主义》51

(四)社会进化论与时势论——《明治十八年十二月廿二日内阁变动之过去及其将来》52

(五)皇室中心主义的端倪——《逸题》一篇54

第三节 平民主义的形成与早期理论框架57

一 标志平民主义形成的代表著作57

(一)“新日本”之希望——《第十九世纪日本之青年及其教育》(《新日本之青年》)57

(二)社会组织形式的理想描述——《将来之日本》61

二 早期平民主义的理论框架67

本章小结68

第二章 平民主义的发展70

第一节 民友社的成立与《国民之友》71

一 民友社的成立与《国民之友》的创刊71

二 《国民之友》与平民主义的传播76

第二节 民友社的发展与《国民新闻》、《家庭杂志》86

一 民友社的发展86

二 《国民新闻》与《家庭杂志》92

第三节 平民主义的发展96

一 从“青年”到“田舍绅士”及“中间阶层”——社会主导力量的变化96

二 国民政治思想启蒙与《政治一斑》103

三 从《政海之新潮》到《新日本史》——竹越三叉的平民主义110

四 《第二之维新》——人见一太郎的明治维新观118

五 “文章即事业”——民友社与明治文学126

(一)“文学功用说”与“文学自律说”——人生相涉论争127

(二)民友社出版物与明治文学137

本章小结140

第三章 平民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42

第一节 平民主义的理论143

一 平民主义的发展观——时势论143

二 平民主义的国家观146

三 平民主义的历史观与文学观149

(一)平民主义的历史观149

(二)平民主义的文学观150

四 贴近民众生活的平民主义——教育、家庭论151

(一)平民主义的教育论151

(二)平民主义的家庭论153

第二节 平民主义的实践155

一 大江义塾出身青年的平民主义实践156

二 平民主义与地方青年运动160

三 平民主义者与妇女运动164

第三节 民友社与明治时期的其他思想、言论集团167

一 民友社的平民主义与明六社的启蒙思想167

(一)平民主义与启蒙思想的相同点169

(二)平民主义与启蒙思想的不同点及对其的超越171

二 平民主义结社“民友社”与国粹主义结社政教社176

(一)民友社与政教社的争论焦点178

(二)民友社与政教社之间的共性179

本章小结182

第四章 平民主义的衰退184

第一节 平民主义衰退的原因184

一 平民主义衰退的历史及社会原因184

二 平民主义衰退的直接契机189

三 平民主义的理论缺陷197

第二节 平民主义衰退期的民友社及平民主义的流向199

一 平民主义衰退期的民友社199

二 平民主义的流向203

本章小结211

终章 平民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意义与影响212

一 平民主义的本质特征212

二 平民主义的历史意义及社会影响216

三 有关平民主义兴起与衰退的思考220

附录223

参考文献232

后记2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