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通地质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谢文伟,黄体兰,周仁元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5345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地质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普通地质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地质学的任务、内容及分科1
二、地质学的发展概况2
三、地质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5
四、普通地质学的任务7
第一章 地球概况9
第一节 地球的演化9
一、宇宙、银河系、太阳系概述9
二、地球的演化12
第二节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表面形态13
一、地球的形状13
二、地球的大小13
三、地球的表面形态14
第三节 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17
一、地球的质量和密度17
二、地球的重力和压力17
三、地球的磁性18
四、地球的温度(地热)19
五、地球的弹塑性21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21
一、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21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25
三、均衡原理26
第五节 地球的年龄及地质年代表28
一、地球的年龄28
二、地质年代表28
第二章 地壳的物质组成30
第一节 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30
第二节 组成地壳的矿物31
一、矿物的形态31
二、矿物的物理性质32
三、常见矿物33
第三节 组成地壳的岩石39
一、岩石的基本概念39
二、岩石的分类39
三、岩石的结构、构造40
第三章 地质作用41
第一节 地质作用的概念41
第二节 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41
一、内能42
二、外能42
第三节 外力地质作用42
第四节 内力地质作用43
第四章 风化作用46
第一节 风化作用的类型46
一、物理风化作用46
二、化学风化作用47
三、生物风化作用49
第二节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49
一、气候条件的影响49
二、地形条件的影响50
三、岩石特征的影响50
第三节 风化作用的产物52
一、风化产物的类型52
二、残积物52
三、风化壳53
四、土壤53
第五章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55
第一节 地面流水概述55
一、地面流水的来源和种类55
二、地面流水的动能及运动方式55
第二节 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56
一、坡流的地质作用56
二、洪流的地质作用57
第三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58
一、河流概述58
二、河流的侵蚀作用58
三、河流的搬运作用62
四、河流的沉积作用62
第四节 构造运动对河流的影响65
一、河流阶地65
二、地质构造对河流发育的影响66
第六章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68
第一节 地下水概述68
一、地下水的赋存及运动条件68
二、地下水的基本类型68
三、地下水的露头(泉)70
第二节 地下水的潜蚀作用71
一、机械潜蚀作用71
二、化学溶蚀作用与岩溶(喀斯特)72
第三节 地下水的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74
一、地下水的搬运作用74
二、地下水的沉积作用74
第四节 研究地下水的意义75
第七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77
第一节 概述77
一、冰川的形成77
二、冰川的运动78
三、冰川的类型79
第二节 冰川的剥蚀作用与冰蚀地貌80
一、冰川的剥蚀作用80
二、冰蚀地貌80
第三节 冰川的搬运与沉积作用81
一、冰川的搬运作用81
二、冰川的堆积作用与冰碛物82
三、冰碛地貌82
四、冰水沉积物及其地貌83
第四节 古代冰川84
一、古代冰川活动84
二、冰川作用的影响85
第八章 海洋的地质作用87
第一节 海洋概况87
一、海洋的概念87
二、海水的化学组成87
三、海水的物理性质88
四、海洋中的生物89
五、海水的运动89
第二节 海水的剥蚀和搬运作用92
一、海水的剥蚀作用92
二、海水的搬运作用94
第三节 海洋的沉积作用94
一、滨海的沉积作用94
二、浅海的沉积作用96
三、半深海的沉积作用97
四、深海的沉积作用97
第四节 海平面变化99
一、概述99
二、造成海平面变化的原因及结果99
第九章 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102
第一节 湖泊概述102
一、湖泊概况102
二、湖泊的成因102
三、湖泊的分类103
四、湖水的运动104
第二节 湖泊的地质作用104
一、潮湿气候区湖泊的沉积作用105
二、干旱气候区湖泊的沉积作用106
第三节 沼泽的地质作用108
一、沼泽的概念及成因108
二、沼泽的沉积作用与煤的形成109
第十章 风的地质作用111
第一节 风的剥蚀作用111
一、风的剥蚀作用111
二、风蚀地貌111
第二节 风的搬运作用113
一、悬移113
二、跃移113
三、蠕移113
第三节 风的堆积作用114
一、风积物的特点114
二、风积地貌114
第四节 荒漠化118
第十一章 重力地质作用120
第一节 重力地质作用概述120
一、基本概念120
二、动力来源120
第二节 重力地质作用的类型121
一、崩塌作用121
二、潜移作用121
三、滑动作用122
四、流动作用124
第十二章 成岩作用与沉积岩127
第一节 成岩作用127
一、压固脱水作用127
二、胶结作用128
三、重结晶作用128
四、微生物及有机质的作用128
第二节 沉积岩的特征128
一、沉积岩中的矿物128
二、沉积岩的颜色128
三、沉积岩的结构129
四、沉积岩的构造130
第三节 沉积岩的分类及常见沉积岩131
一、沉积岩的分类131
二、常见沉积岩132
第四节 外生矿床133
一、矿石与矿床133
二、外生矿床134
第五节 外力地质作用小结136
第十三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138
第一节 构造运动的特征138
一、构造运动的概念138
二、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138
第二节 岩石的产状与变形140
一、岩石的产状140
二、岩石的变形142
第三节 褶皱构造143
一、褶皱要素143
二、褶皱的类型144
三、褶皱的野外识别方法145
第四节 断裂构造146
一、节理146
二、断层148
第五节 地层的接触关系153
一、整合接触153
二、假整合接触153
三、角度不整合接触154
四、侵入接触154
五、沉积接触155
第六节 大地构造学说简介155
一、槽台说155
二、我国主要的大地构造学说157
三、板块构造学说159
第七节 地质图概述163
一、几种常用的地质图163
二、地质图包括的其他内容及格式163
三、地质内容及特征在地质图上的表现164
四、阅读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166
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169
第一节 地震概述169
一、地震概况169
二、地震波170
第二节 地震强度171
一、地震震级171
二、地震烈度172
第三节 地震的类型及地质现象173
一、地震的成因类型173
二、地震地质现象174
第四节 地震的分布176
一、世界地震的分布176
二、我国地震的分布177
第五节 地震预报和预防177
一、地震预报177
二、地震预防178
第十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180
第一节 火山作用180
一、火山构造180
二、火山喷出物181
三、火山喷发类型183
四、现代火山的分布184
第二节 侵入作用186
一、深成侵入作用及其岩体产状186
二、浅成侵入作用及其岩体产状187
第三节 岩浆岩的成分187
一、岩浆岩的化学成分187
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188
第四节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188
一、岩浆岩的结构189
二、岩浆岩的构造189
第五节 岩浆岩的分类190
第六节 主要的岩浆岩191
一、超基性岩类(橄榄岩-金伯利岩类)191
二、基性岩类(辉长岩-玄武岩类)192
三、中性岩类192
四、酸性岩类(花岗岩-流纹岩类)193
五、脉岩类194
六、火山玻璃岩类194
第七节 岩浆作用与内生矿床194
一、岩浆矿床194
二、伟晶岩矿床195
三、气化-热液矿床195
四、火山矿床196
第十六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198
第一节 变质作用的因素198
一、温度198
二、压力199
三、化学活动性流体199
第二节 变质岩的特征199
一、变质岩的矿物200
二、变质岩的结构200
三、变质岩的构造200
第三节 变质作用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201
一、接触变质作用202
二、动力变质作用203
三、区域变质作用203
四、混合岩化作用205
第四节 变质矿床206
一、接触变质矿床206
二、区域变质矿床206
三、混合岩化矿床206
第五节 地质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岩石的循环207
一、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相互关系207
二、岩石的循环207
第十七章 地质年代及地史简述210
第一节 地质年代的确定210
一、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210
二、同位素年龄(绝对年龄)的确定212
三、古地磁测年法213
第二节 地质年代表213
一、地质年代表的建立213
二、岩石地层单位215
第三节 地壳历史简述215
一、太古宙215
二、元古宙216
三、显生宙216
第十八章 人类与地质环境222
第一节 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学222
第二节 人类的地质作用223
一、人类的侵蚀作用224
二、人类的搬运和堆积(排放)作用225
第三节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226
一、人地关系“危机”226
二、可持续发展的人地观227
附录 实习课内容提要229
参考文献234
热门推荐
- 2570156.html
- 2923071.html
- 2921936.html
- 1017762.html
- 1209150.html
- 557310.html
- 2709690.html
- 1717043.html
- 2170066.html
- 927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33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88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2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55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16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18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61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53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7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0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