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名中医教你开药方 1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全世建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048796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69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188页
- 主题词:方剂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名中医教你开药方 1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解表类方5
宣肺开表之首方——麻黄汤5
一、主治证辨识5
二、发汗解表不惧峻6
三、注重辨证,寒温宜分清7
四、随证加减,运用灵活7
调和营卫之总方——桂枝汤8
一、主治证辨识8
二、外感表证不惧发热高9
三、汗出异常多由营卫不和所致9
四、卫虚风起水泛引水肿9
五、营虚卫弱致痛经10
行云布雨之方——小青龙汤11
一、主治证辨识11
二、寒饮之根为阳虚,须注意补阳12
三、寒饮外溢之自汗13
四、寒饮外溢之水肿13
五、寒饮外溢之过敏性鼻炎14
风寒湿热并治之方——九味羌活汤14
一、主治证辨识15
二、湿热内蕴,外感风寒湿诱发风湿病15
三、风湿热郁于肌腠导致荨麻疹17
四、风寒湿郁于肝经之带状疱疹17
五、湿热下注之痛风18
六、风寒湿上犯之偏头痛18
辛凉平剂——银翘散19
一、主治证辨识19
二、用方配伍要点19
三、风热火郁于上焦之咽痛、上部感染20
四、风热郁于鼻腔之过敏性鼻炎21
辛凉轻剂——桑菊饮21
一、主治证辨识22
二、辛凉轻剂,重在宣肺止咳22
三、邪郁肌肤之荨麻疹23
外散内清之方——麻杏石甘汤23
一、主治证辨识23
二、临证配伍注意事项24
三、退热平喘之良剂24
四、外寒内热,肺气郁闭的荨麻疹25
逆流挽舟之方——荆防败毒散26
一、主治证辨识26
二、体虚感冒,重在扶正疏散27
三、体虚外感,夜咳多见27
四、风寒湿郁于肌腠,可致慢性湿疹28
五、风寒湿外感,里热蕴结可致玫瑰糠疹28
第二章 清热类方29
虎啸谷风冷之方——白虎汤29
一、主治证辨识29
二、临床须把握里热实证的辨证要点30
三、湿热蕴结之持续高热31
清补之剂——竹叶石膏汤32
一、主治证辨识33
二、胃与食管相连,胃热上攻之食管病变33
三、胃开窍于口,虚火上炎之口腔病变33
解上焦热毒之方——普济消毒饮34
一、主治证辨识34
二、疏解头面热毒35
三、热毒郁于面部皮肤之痤疮36
上清下泻之方——龙胆泻肝汤36
一、主治证辨识37
二、肝胆实火上炎之高血压37
三、肝胆湿热下注之外阴瘙痒、多囊卵巢综合征、阳痿、带状疱疹38
清散并用之方——清胃散39
一、主治证辨识39
二、胃中积热之慢性胃炎、口臭、口腔溃疡40
三、足阳明胃经受灼之牙周炎、三叉神经痛41
上清下补之方——玉女煎42
一、主治证辨识42
二、胃热上攻为主的牙痛、面部过敏性皮炎、甲亢、2型糖尿病等42
三、肾阴虚为主的贝赫切特综合征、退行性膝关节炎44
导心热下行之方——导赤散45
一、主治证辨识46
二、心火上炎之口腔溃疡46
三、心热移于小肠之尿路感染、前列腺炎46
第三章 温里类方48
温经散寒止呕之方——吴茱萸汤48
一、主治证辨识48
二、肝寒犯胃多伴有头晕、头痛、胃痛49
回阳救逆之方——四逆汤50
一、主治证辨识51
二、心阳衰微之心动过缓、心力衰竭51
温经散寒通络之方——当归四逆汤52
一、主治证辨识53
二、寒凝冲任二脉之子宫内膜异位症53
三、寒凝四肢经络之肩周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3
温卫和营通络之方——黄芪桂枝五物汤55
一、主治证辨识55
二、产后气血亏虚之产后身痛55
三、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之糖尿病足56
四、寒凝肌肤之荨麻疹57
第四章 和解类方58
和解少阳之总方——小柴胡汤58
一、主治证辨识59
二、少阳枢机不利之躁狂抑郁症59
三、少阳枢机不利,阳不入阴之失眠60
四、少阳枢机不利,阴阳不交接之春季发热60
透邪解郁之方——四逆散61
一、主治证辨识61
二、肝郁犯胃之胃脘痛62
三、肝郁筋痿之性功能障碍62
四、肝郁脾虚之消渴63
五、肝郁阳气不达四肢之四肢发冷63
体用并治之方——逍遥散64
一、主治证辨识64
二、脾胃虚弱为主之体虚感冒65
三、以肝郁为主的情志类疾病65
四、肝失疏泄之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66
辛开苦降之方——半夏泻心汤67
一、主治证辨识68
二、黄连与干姜调和寒热,正确把握配伍比例68
汗、清、下、补四法并用之方——防风通圣散69
一、主治证辨识70
二、胃热壅盛之高脂血症70
三、肺热壅盛之支气管哮喘、急性肾小球肾炎71
四、肌肤热盛之湿疹、荨麻疹72
第五章 补益类方74
升阳举陷,甘温除热之方——补中益气汤74
一、主治证辨识75
二、用药剂量须根据病证特点灵活调整75
三、甘温除热要注意气虚发热特点76
四、清阳不升之梅尼埃病76
五、合方运用,疗效更好77
健脾渗湿止泻之方——参苓白术散77
一、主治证辨识78
二、脾虚湿浊下注之险性腹泻78
三、脾虚不能输布精微物质之蛋白尿79
四、脾虚痰浊上犯之慢性支气管炎79
五、脾虚不能化生、统摄血液之痛经80
心脾同调,重在补脾之方——归脾汤80
一、主治证辨识81
二、心脾气血不足之产后脱发81
三、脾不统血之月经不调82
四、心脾气血不足,脾不生血之再生障碍性贫血82
气血阴阳同补之方——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83
一、主治证辨识83
二、阴亏血少,气虚阳弱之病毒性心肌炎84
三、阴亏血少,气虚阳弱之心绞痛84
四、阴亏血少,气虚阳弱,血虚生风之老年性皮肤瘙辨85
五、阴亏血少,气虚阳弱之干燥综合征86
三补三泻之方——六味地黄丸86
一、主治证辨识87
二、肾阴亏虚之慢性肾小球肾炎87
三、肾阴亏虚之更年期综合征88
四、肾阴亏虚之便秘88
五、肾阴虚型亚健康之调养89
六、六味地黄丸禁忌证89
滋阴疏肝之方——一贯煎90
一、主治证辨识90
二、阴虚肝郁之面部痤疮90
三、阴虚肝郁,肝胃不和之慢性乙型肝炎91
四、阴虚肝郁之耳眩晕92
五、阴虚肝郁之梅核气92
肺肾同补之方——百合固金汤93
一、主治证辨识93
二、肺肾阴虚,肺窍失养之萎缩性鼻炎93
三、肺肾阴虚,咽喉失养之慢性咽炎94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方——肾气丸95
一、主治证辨识95
二、肾阳虚衰,卫外不固之汗证96
三、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之慢性心力衰竭96
四、肾阳虚衰,气不化津之2型糖尿病97
滋阴降火之方——当归六黄汤98
一、主治证辨识99
二、阴虚火旺,迫津外泄之盗汗99
三 阴虚火旺,阴津受伤之口腔溃疡99
阴阳并补之方——地黄饮子100
一、主治证辨识100
二、肾阴阳两虚之更年期综合征101
三、肾阴阳两虚,骨髓失养之脊髓型颈椎病101
四、肾阴阳两虚,骨髓不充于脑之小脑萎缩102
五、肾阴阳两虚,骨髓失养之脊神经根炎102
第六章 泻下类方104
攻补并用之方——温脾汤104
一、主治证辨识104
二、阳虚寒凝之寒性便秘105
三、阳虚寒凝,湿毒内停之肾功能不全及尿毒症105
四、阳虚寒凝,肠道阻滞之慢性结肠炎106
攻润相合之方——麻子仁丸107
一、主治证辨识107
二、胃肠燥热,脾不能布津之2型糖尿病108
第七章 理气类方109
上实下虚之方——苏子降气汤109
一、主治证辨识109
二、药物配伍与剂量110
痰气交阻之方——半夏厚朴汤110
一、主治证辨识111
二、痰气交阻于咽喉之慢性咽炎111
三、痰气交阻于颈部之甲亢112
四、痰气交阻于鼻腔之慢性鼻炎112
胃虚气逆之方——旋覆代赭汤113
一、主治证辨识113
二、胃虚气逆之胆汁反流性胃炎113
三、胃虚气逆之糖尿病胃轻瘫114
第八章 活血化瘀类方115
活血理气之方——血府逐瘀汤115
一、主治证辨识115
二、血瘀伴血虚之胸部挫伤115
三、瘀热扰心之失眠116
四、用量适宜116
瘀热并治之方——桃核承气汤117
一、主治证辨识117
二、瘀热互结于下焦之慢性盆腔炎117
三、瘀热互结经脉之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118
补气活血之方——补阳还五汤118
一、主治证辨识119
二、气虚血瘀之中风后遗症119
三、气虚血瘀之产后身痛120
虚寒瘀热并治之方——温经汤121
一、主治证辨识121
二、血虚寒凝胞宫之月经不调121
三、血虚寒凝胞宫之痛经122
产后寒瘀并治之方——生化汤122
一、主治证辨识122
二、产后瘀阻胞宫之恶露不尽123
第九章 祛痰类方124
化痰理气之总方——二陈汤124
一、主治证辨识124
二、痰湿阻滞胸胁之渗出性胸膜炎125
三、痰湿阻滞经络之甲状腺腺瘤125
清胆和胃,安神定悸之方——温胆汤126
一、主治证辨识126
二、痰热阻于胸中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127
三、痰热扰心之失眠、精神分裂症128
化痰息风之方——半夏白术天麻汤129
一、主治证辨识129
二、风痰上扰清窍之高血压129
三、风痰上扰鼻窍之鼻窦炎130
第十章 祛湿类方131
外散风寒,内化湿滞之方——藿香正气散131
一、主治证辨识132
二、暑天受寒之阴暑证132
三、风寒外袭,湿浊内阻之胃肠型感冒133
湿热疼肿之圣方——当归拈痛汤133
一、主治证辨识133
二、风湿热上犯经络之肩周炎134
三、风湿热郁于肌肤之湿疹134
湿热并治,湿重于热之方——三仁汤134
一、主治证辨识135
二、湿热郁于肌肤之自汗证135
三、湿热上扰清阳之眩晕136
四、湿热扰动精室之遗精136
湿热并治,湿热并重之方——甘露消毒丹137
一、主治证辨识137
二、湿热并重,热邪缠绵之高热不退137
三、湿热并重,热壅于肺之咳嗽138
温阳化气之方——五苓散138
一、主治证辨识139
二、气化不利,津液不布之尿崩症139
三、水湿内停,气不布津之失音140
四、痰饮上犯之眩晕140
滋阴清热利水之方——猪苓汤141
一、主治证辨识141
二、阴虚水热互结之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141
三、阴虚水热互结之急性膀胱炎142
四、阴虚水热互结之尿路结石143
益气消肿之方——防己黄芪汤143
一、主治证辨识144
二、卫虚水泛之慢性肾小球肾炎144
三、气虚痰湿阻于肌肤之单纯性肥胖145
温阳利水之方——真武汤146
一、主治证辨识146
二、脾肾阳虚,气不化津之消渴146
三、肾阳虚衰,水饮上犯之眩晕148
四、脾肾阳虚,湿浊下注之腹痛腹泻149
分清化浊之方——萆薢分清饮149
一、主治证辨识149
二、肾阳亏损,湿浊下注之慢性前列腺炎150
三、肾阳亏损,带脉不固之慢性盆腔炎150
滋肾补肝,蠲痹止痛之方——独活寄生汤151
一、主治证辨识151
二、肝肾亏虚,寒湿凝滞之腰椎间盘突出症151
三、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瘀血阻滞之腰肌伤损152
四、肝肾亏损,寒凝经络之肩周炎152
第十一章 安神类方154
清镇并用之方——朱砂安神丸154
一、主治证辨识154
二、心火亢盛,扰动心神之失眠155
养心安神之方——天王补心丹155
一、主治证辨识155
二、心血亏损,心神失养之失眠156
三、心肾亏损之阴道瘙痒156
养肝安神之方——酸枣仁汤157
一、主治证辨识157
二、肝血不足,心神失养之失眠157
三、肝血亏损,虚火迫血妄行之鼻出血158
四、肝血亏损,经络受损之三叉神经痛158
附录一 方名汉语拼音索引160
附录二 病症汉语拼音索引162
热门推荐
- 2234481.html
- 3197735.html
- 2971067.html
- 2836180.html
- 462829.html
- 1062830.html
- 1298238.html
- 3260617.html
- 1987772.html
- 3578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83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40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23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18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46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92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10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5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