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校教育社会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学校教育社会学
  • 纪河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01913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24页
  • 主题词:学校教育-教育社会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校教育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2

第一节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2

一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阶段2

二 影响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5

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6

一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6

二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地位8

第三节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意识与研究方法10

一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意识10

二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1

第二章 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学派17

第一节 功能主义理论与教育的功能研究17

一 早期功能主义理论代表人物——斯宾塞、涂尔干18

二 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帕森斯19

三 功能主义的教育功能观20

第二节 冲突理论与教育的冲突研究22

一 新马克思主义的冲突理论23

二 新韦伯主义的冲突理论25

第三节 符号互动理论与教育中的互动研究27

一 符号互动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7

二 符号互动理论在教学中的作用28

第三章 社会变迁与教育变革30

第一节 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30

一 社会变迁的概念30

二 社会变迁的动因31

三 社会变迁的基本分类31

第二节 教育变革的理论及其例证分析33

一 教育变革的动力与机制34

二 教育变革的策略与途径(美国范例)37

三 教育制度的变革(法国范例)41

第三节 学校教育的地位变迁44

一 文化传递中学校教育“中心地位”的形成及影响45

二 文化传递中学校教育“中心地位”的弱化及影响46

第四章 社会差异与教育平等49

第一节 教育平等的基本理论及其社会结构影响49

一 教育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50

二 相关概念:教育民主化、教育公平52

三 社会结构图景下的教育平等53

第二节 社会差异与教育机会均等55

一 种族差异与教育机会均等55

二 性别差异与教育机会均等58

三 地区差异与教育机会均等61

四 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均等64

第三节 社会分层与教育成层66

一 什么是社会成层?66

二 什么是教育成层?67

一 教师职业的历史发展72

第一节 教师职业的社会发展72

第五章 教师角色的社会学分析72

二 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知识控制73

三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75

第二节 教师的社会角色78

一 教师社会职责的泛化78

二 教师职业活动的社会认识81

三 教师社会角色的个性化特征83

四 教师的角色转换与角色冲突85

第三节 教师的权威86

一 权力资源86

二 教师权威的构成87

三 教师权威的影响方式88

第六章 学生角色的社会学分析92

第一节 学生的社会定位:“边际人”还是“年轻的成人”92

一 学生作为“边际人”的设定92

二 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年轻的成人”的新预设93

第二节 学生的社会化:影响学生社会化的主要机制分析95

一 社会化的含义96

二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97

三 影响学生社会化的主要机制分析98

第七章 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113

第一节 学校组织的性质与结构113

一 学校组织的性质113

二 学校组织的结构115

第二节 学校组织的文化119

一 学校组织文化的涵义119

二 学校组织文化的范式研究120

三 学校组织文化的转变122

四 学校组织中的制度性文化123

五 学校组织文化中的“反学校文化”现象124

第三节 学校组织的冲突和变革125

一 学校组织的冲突125

二 学校组织的变革128

三 学校组织变革的基本阶段130

第四节 学校组织研究的基本理论132

一 传统时期的社会组织理论(1900~1930年)132

二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1930~1960年)134

三 当代组织理论的发展(1960~)135

第八章 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140

第一节 关于班级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概述140

一 班级社会系统理论140

二 班级集体理论142

三 班级社会初级群体理论142

四 班级社会组织理论143

五 班级培养模式理论144

第二节 班级组织的性质和结构146

一 班级组织成员的界定146

二 班级组织的性质147

三 班级组织的结构分析149

第三节 班级组织的交往与互动151

一 交往与互动的教育学意义151

二 班级组织交往与互动的类型152

第四节 班级组织的管理与建设156

一 班级组织的环境分析156

二 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组织中的作用158

三 班级组织的建设160

第九章 学校教育中的主要社会活动内容:课程第一节 课程的社会学内涵及意义164

一 社会学层面的“课程”内涵164

二 课程的社会功能165

三 课程的社会学分析的理论基础166

四 课程的社会学分析的意义167

第二节 影响课程的主要社会因素169

一 政治因素对课程的影响170

二 经济因素对课程的影响171

三 文化因素对课程的影响172

第三节 课程内容的社会学分析175

一 课程内容的价值特性及其社会本质175

二 课程内容选择的过程178

第四节 课程授受的社会学分析181

一 课程分化181

二 教师对课程的重构182

三 学生对课程的适应183

第十章 学校教育中的主要社会活动形式:课堂教学第一节 课堂教学社会学的互动理论186

一 互动理论186

二 互动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研究187

第二节 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类型、互动差异194

一 课堂互动的类型194

二 互动差异198

第三节 课堂教学中的控制与服从204

一 课堂教学中的控制204

二 课堂教学中的服从2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