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软件需求管理用例方法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Dean Leffingwell,(美)Don Widrig著;蒋慧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750832190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软件开发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软件需求管理用例方法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引言3
第1章 需求问题3
1.1 软件开发的目标3
1.2 有关数据3
1.3 项目成功和失败的根本原因4
1.4 小结8
第2章 需求管理简介9
2.1 定义9
2.2 需求管理技术的应用10
2.3 路线图11
2.4 小结13
第3章 需求和软件生命周期14
3.1 传统软件过程模型14
3.2 迭代方法17
3.3 迭代模型中的需求19
3.4 小结19
第4章 软件团队21
4.1 把软件开发作为一种团队活动21
4.2 个例研究23
4.3 小结24
第二部分 团队技能之一——分析问题29
第5章 问题分析的五个步骤29
5.1 第一步:在问题定义上达成共识30
5.2 第二步:理解根本原因——问题背后的问题31
5.3 第三步:确定涉众和用户33
5.4 第四步:定义解决方案系统的边界34
5.5 第五步:确定解决方案将受的约束36
5.7 展望38
5.6 小结38
第6章 业务建模40
6.1 业务建模的目的40
6.2 使用软件工程技术进行业务建模41
6.3 从业务模型到系统模型43
6.4 何时使用业务建模43
6.5 小结44
6.6 展望44
第7章 软件密集型系统的系统工程45
7.1 什么是系统工程?45
7.2 系统工程中的需求分配47
7.3 个例研究:HOLIS的系统工程51
7.4 小结57
7.5 团队技能之一的小结57
8.1 启发的障碍61
第三部分 团队技能之二——理解用户和涉众的需要61
第8章 需求启发的挑战61
8.2 小结63
第9章 产品或系统的特性64
9.1 涉众和用户需要64
9.2 特性64
9.3 小结67
第10章 面谈68
10.1 与背景无关问题68
10.2 解决方案背景的问题69
10.3 真实的时刻:面谈69
10.4 编辑“需要”数据71
10.5 关于问卷调查的注解72
10.6 小结73
11.1 加速决策过程74
第11章 需求专题讨论会74
11.2 准备专题讨论会75
11.3 安排日程77
11.4 举行专题讨论会78
11.5 小结80
第12章 自由讨论和意见精简81
12.1 现场自由讨论81
12.2 意见精简83
12.3 基于万维网的自由讨论85
12.4 个例研究:HOLIS需求专题讨论会86
12.5 小结89
第13章 情节串联板制作90
13.1 情节串联板的类型90
13.2 情节串联板做什么91
13.3 情节串联板的工具和技术92
13.4 情节串联板的几点提示93
13.5 小结93
13.6 团队技能之二的小结96
第四部分 团队技能之三——定义系统99
第14章 用例入门99
14.1 用例的好处99
14.2 用例基础100
14.3 逐步构建用例模型102
14.4 关于用例、情节串联板和用户接口设计105
14.5 个例研究:HOLIS的用例108
14.6 小结110
第15章 组织需求信息111
15.1 组织复杂硬件和软件系统的需求112
15.2 组织产品系列的需求113
15.4 个例研究:组织HOLIS的需求114
15.3 关于“未来”需求114
15.6 展望115
15.5 小结115
第16章 前景文档116
16.1 前景文档的组成116
16.2 δ前景文档119
16.3 小结121
第17章 产品管理122
17.1 产品主管的职责122
17.2 软件产品公司的产品经理123
17.3 产品经理的主要活动124
17.4 支持活动131
17.5 小结133
17.6 团队技能之三的小结133
18.1 项目范围的问题137
第五部分 团队技能之四——管理范围137
第18章 确立项目范围137
18.2 难题139
18.3 需求基线139
18.4 设定优先级140
18.5 评估工作量141
18.6 加入风险因素142
18.7 缩小范围143
18.8 个例研究:HOLIS的范围管理144
18.9 小结147
第19章 管理客户148
19.1 促使客户管理他们的项目范围148
19.2 交流结果148
19.4 管理基线149
19.3 与客户协商149
19.5 小结150
19.6 团队技能之四的小结151
第六部分 团队技能之五——细化系统定义155
第20章 软件需求——严格的定义155
20.1 透视软件需求155
20.2 用例和软件需求之间的关系156
20.3 特性和软件需求之间的关系157
20.4 需求的两难问题:“做什么”与“怎么做”157
20.5 更多有关需求与设计的讨论159
20.6 需求的洽谈特性描述160
20.7 小结161
20.8 展望161
21.1 用例是如何演变的162
21.2 用例的范围162
第21章 细化用例162
21.3 个例研究:简单用例剖析163
21.4 扩展用例168
21.5 在其他用例中引入用例169
21.6 小结170
21.7 展望170
第22章 开发补充规格说明171
22.1 补充规格说明的作用171
22.2 在补充规格说明中表达功能性需求171
22.3 探索非功能性需求172
22.4 理解设计约束174
22.5 确定其他需求176
22.6 把补充规格说明链接到用例177
22.7 补充规格说明的模板177
22.9 展望179
22.8 小结179
23.1 找到“最佳击球点”180
第23章 关于歧义性和确切性180
23.2 玛丽有只小羊羔182
23.3 消除歧义的技术184
23.4 小结185
第24章 说明需求的技术性方法186
24.1 伪代码187
24.2 有限状态机187
24.3 决策树和决策表189
24.4 活动图189
24.5 实体联系模型190
24.6 小结191
24.7 团队技能之五小结191
25.1 把需求直接映射到设计和编码195
第七部分 团队技能之六——构建正确的系统195
第25章 从用例到实现195
25.2 在设计模型中实现用例199
25.3 从设计到实现201
25.4 小结202
25.5 展望202
第26章 从用例到测试用例203
26.1 测试人员的角度:关于大黑盒的思考203
26.2 用例是测试用例吗?204
26.3 公共测试名词204
26.4 测试工件的关系204
26.5 测试用例的作用205
26.6 用例场景205
26.7 从用例得到测试用例:四步过程206
26.8 管理测试覆盖210
26.9 用例的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210
26.10 小结211
第27章 跟踪需求212
27.1 软件开发中跟踪的作用212
27.2 跟踪关系213
27.3 通用的跟踪模型214
27.4 使用跟踪工具221
27.5 在没有跟踪工具条件下进行221
27.6 小结222
第28章 管理变更223
28.1 为什么需求会变更?223
28.2 外部因素223
28.3 内部因素224
28.4 “我们已经遇到了敌人,敌人就是我们自己”225
28.5 管理变更的过程226
28.6 需求配置管理231
28.7 小结233
28.8 展望234
第29章 在迭代开发过程中评估需求质量235
29.1 软件项目质量235
29.2 在迭代开发中评估质量236
29.3 需求工件集合237
29.4 完成评估238
29.5 需求的质量评估清单239
29.6 小结243
29.7 团队技能之六的小结244
29.8 展望244
30.1 利用有效的需求实践降低需求风险251
第八部分 开始251
第30章 敏捷需求方法251
30.2 方法论设计的目标252
30.3 文档是达到目的的手段253
30.4 极限需求方法254
30.5 敏捷需求方法256
30.6 稳健需求方法257
30.7 小结259
第31章 需求管理的方案260
31.1 选择自己的需求方法260
31.2 现在开始下一次发布!263
第九部分 附录266
附录A HOLIS工件266
A.1 个例的背景266
A.2 团队技能1:分析问题267
A.3 团队技能2:理解用户的需要270
A.4 团队技能3:定义系统274
附录B 前景文档模板286
附录C 用例规格说明模板293
附录D 补充规格说明模板296
附录E Rational统一过程中的需求管理300
E.1 Rational统一过程的结构300
E.2 Rational统一过程中的需求管理301
E.3 过程集成308
附录F SEI-CMM和ISO 9000:2000中的需求管理309
F.1 SEI-CMM中的需求管理309
F.2 ISO 9000中的需求管理312
参考文献315
热门推荐
- 3836992.html
- 2617727.html
- 1059990.html
- 3787808.html
- 2450263.html
- 1497521.html
- 2244416.html
- 849098.html
- 1532946.html
- 17724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07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3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60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9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21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46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39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68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6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