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食用菌制种工培训教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食用菌制种工培训教材
  • 朱兰宝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盾出版社
  • ISBN:750824957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5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168页
  • 主题词:食用菌类-制种-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食用菌制种工培训教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食用菌制种工的基本职责1

一、制种工的基本职责1

二、制种工应具备的基本知识1

(一)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及结构1

(二)食用菌的基础知识2

(三)食用菌实验操作的无菌概念2

(四)食用菌生长发育对生态环境的要求2

(五)菌种厂的合理布局3

(六)制种设备的选用3

(七)原辅材料的识别及质量要求3

(八)杂菌和害虫的识别及防治4

(九)合理使用消毒药品4

三、制种工应掌握的基本技能5

(一)制种设备的应用与维修5

(二)选择培养基配方及配制方法6

(三)培养基酸碱度的测试及调节技术6

(四)容器的选择及质量要求标准6

(五)装瓶(袋)的技术7

(六)培养基的灭菌技术7

(七)接种室(箱)的装修及灭菌技术8

(八)常用的消毒措施及溶液的配制技术8

(九)菌种分离、纯化及扩大繁殖技术8

(十)菌种培养技术(含培养室的消毒措施)9

(十一)主要杂菌和螨的防治措施9

(十二)杂菌污染的原因分析及检验技术9

(十三)食用菌菌种的识别及鉴定技术10

(十四)食用菌菌种的几种保藏方法10

(十五)简易制片技术10

(十六)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保管技术11

第二章 食用菌制种的基本知识12

一、食用菌的分类地位12

(一)微生物的主要类群12

(二)食用菌的分类地位14

二、食用菌的形态结构16

(一)菌丝体16

(二)子实体18

三、食用菌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27

(一)繁殖方式27

(二)生活史28

四、食用菌的生态环境31

(一)营养31

(二)环境条件35

第三章 食用菌制种的基本技能43

一、食用菌菌种厂的设置43

(一)食用菌菌种厂设置的原则及厂房布局43

(二)食用菌菌种厂应配置的基本设备46

二、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52

(一)食用菌菌种类型及生产程序52

(二)培养基54

(三)灭菌与消毒63

(四)菌种的分离与纯化73

(五)食用菌菌种的扩大繁殖与培养85

(六)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原因及复壮措施89

三、食用菌菌种污染的原因及检验方法90

(一)菌种污染的原因90

(二)菌种污染原因的检验方法92

四、食用菌菌种的识别及鉴定93

(一)食用菌母种的识别及鉴定94

(二)食用菌原种、栽培种的识别及鉴定98

(三)食用菌菌种生产中常见杂菌和螨的种类及其防治101

五、食用菌菌种的保藏107

(一)琼脂斜面低温保藏法107

(二)自然基质保藏法108

(三)液状石蜡(即矿油)保藏法110

(四)菌丝球保藏法110

(五)液氮超低温保藏法111

(六)滤纸保藏法112

第四章 不同类别食用菌制种技术114

一、木腐菌菌种制作114

(一)香菇114

(二)黑木耳120

(三)金针菇123

(四)平菇125

二、草腐菌菌种制作128

(一)双孢菇128

(二)草菇131

三、其他菌菌种制作133

第五章 实验室检验技术140

一、显微镜的使用与保管140

(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141

(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技术与保管144

二、简易制片技术146

(一)材料的选取147

(二)常用的浮载剂147

(三)简易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148

(四)玻片的清洗148

三、溶液的配制方法149

(一)求需要浓度的稀释方法149

(二)一定量的高浓度溶液,用稀释液或水稀释成某种浓度的溶液,求需要稀溶液或水的量150

(三)用已知量一定浓度的低浓度溶液与高浓度溶液配成需要的浓度,求需高浓度溶液的量150

(四)需用一定量的某种浓度的溶液,求被稀释的高浓度和低浓度溶液的量151

主要参考文献1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