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 侯伟丽,钟水映,叶林等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5167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人口-关系-经济发展-研究-中国;自然资源-关系-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环境-关系-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导论1

第一节 中国面临的发展困境2

一、人口发展困境2

二、资源消耗困境5

三、环境损害困境7

四、纠缠的人口资源环境困境9

第二节 中国摆脱发展困境的思路11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11

二、建立“两型”社会的发展目标15

三、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16

四、转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20

五、调整优化经济结构24

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5

第一篇 中国的人口与发展第一章 中国人口发展态势与人口政策28

第一节 中国人口发展态势28

一、新中国建立前的中国人口发展29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中国人口发展30

第二节 对中国人口发展态势的认识32

一、关于现阶段真实生育水平的认识33

二、关于中国是否完成人口转变的讨论35

三、关于中国人口数量目标定位的争论37

四、对中国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展望39

第三节 中国人口政策的演变与调整42

一、中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变42

二、未来政策调整的不同观点和主张43

第四节 中国未来人口发展目标与战略选择55

一、中国人口发展走向的目标定位55

二、中国人口发展的战略选择56

第二章 中国的人口质量与发展59

第一节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人口发展60

一、可持续发展动力:人力资源为第一资源60

二、资源环境约束:以人口质量替代人口数量61

第二节 人口质量的测度与中国人口质量现状63

一、人口质量的内涵与测度64

二、中国人口质量发展的现状及问题70

第三节 促进人口质量提升和转化的制度引导机制77

一、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77

二、建立人口质量提升制度和引导机制80

第三章 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与发展86

第一节 人口年龄结构及其社会经济涵义86

一、人口年龄结构度量及类型划分87

二、人口年龄结构的社会经济意义90

第二节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历史与发展趋势93

一、基本阶段93

二、基本特点94

三、未来趋势96

第三节 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一些争论98

一、人口老龄化的正面与负面影响98

二、人口老龄化的相对视角与绝对视角100

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劳动力退休年龄争论102

四、养老体制的一元制与二元制107

第四节 应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战略选择111

一、老龄化应对战略111

二、人口红利获取战略112

第四章 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118

第一节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提出的挑战118

一、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认识118

二、对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讨论——从存疑到求解120

三、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的过程121

四、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后果125

第二节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的本质分析129

一、生产、生活方式与性别选择130

二、生育文化与性别偏好131

三、计划生育政策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关系132

四、对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思考:“大人口观”134

第三节 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的思路135

一、改进研究方法和宣传措施136

二、确立和强化利益导向机制137

三、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创新138

四、实行相应的行政管理措施140

第五章 中国的农村人口“半城市化”问题142

第一节 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143

一、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涵义143

二、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必然144

三、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不同模式及发展144

第二节 中国农村人口“半城市化”现象及其解读146

一、对农村人口“半城市化”的认识147

二、发展地看待中国农村人口“半城市化”150

第三节 中国农村人口“半城市化”的突破155

一、“半城市化”现象的改革方向155

二、“半城市化”走向城市化的制度障碍156

三、突破“半城市化”现象的制度与战略定位160

第二篇 中国的自然资源与发展第六章 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约束168

第一节 自然资源禀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169

一、自然资源数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170

二、自然资源的种类和质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172

三、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174

第二节 中国经济规模扩大加剧自然资源约束176

一、生态足迹扩大和资源承载力限制177

二、重要自然资源消耗量增加迅速179

第三节 中国资源开采使用效率低下增加资源需求压力181

一、衡量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181

二、中国自然资源的开采效率不高182

三、中国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185

第七章 中国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影响188

第一节 产业结构变化对中国自然资源消耗的影响189

一、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化190

二、产业结构变化对自然资源影响的理论分析192

三、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对自然资源的影响193

第二节 技术进步对中国自然资源消耗的影响197

一、技术进步对水资源的影响197

二、技术进步对土地资源的影响198

三、技术进步对能源资源的影响199

第三节 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影响的因素分解200

一、因素分解的理论模型200

二、中国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影响的因素分解结果201

第四节 中国城市化对资源消耗的影响204

一、城市化导致能源资源消耗增加204

二、城市化提高生活能源使用效率205

第八章 中国自然资源的管理制度问题208

第一节 自然资源最优开采利用理论和影响机制209

一、自然资源最优开采209

二、影响自然资源开采利用最优路径的因素211

第二节 中国自然资源开采和利用低效率的制度性因素215

一、自然资源产权不完整216

二、自然资源价格扭曲218

第九章 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对策222

第一节 完善自然资源产权,提高资源开采使用效率222

第二节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降低高资源消耗产业比重224

第三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资源集约利用226

一、鼓励生产中的资源节约226

二、调整生产企业结构,通过“上大压小”降低资源消耗226

三、通过财税手段引导资源节约227

第四节 转变消费模式,减少资源浪费228

一、传统消费模式的不可持续228

二、树立科学消费观,倡导节约型消费模式229

第五节 改革资源管理制度,加强资源管理232

一、健全法规标准,强化监督管理232

二、改革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市场体现资源价值235

第六节 依靠资源节约技术,降低资源消耗237

一、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37

二、大力发展循环利用技术238

三、加强国际节约资源技术的交流合作238

第三篇 中国的环境与发展第十章 中国环境状况分析240

第一节 中国环境问题的发展240

一、1949~1978年间的环境问题241

二、1978年以来的环境问题242

第二节 中国环境问题的变化趋势253

一、中国环境面临的压力和挑战254

二、对中国环境问题的未来展望260

第十一章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的相互影响265

第一节 中国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265

一、“先污染后治理”的存在及其原因265

二、中国经济增长与污染的关系分析270

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80

一、中国环境管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280

二、中国环境管制对行业选址的影响286

三、中国环境管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291

第十二章 对外开放与中国环境295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影响295

一、对外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理论分析296

二、对外贸易对中国环境的双面影响298

三、中国的“环境比较优势”是否存在300

第二节 外国资本流入对中国环境的影响304

一、外资对流入国环境影响的理论分析304

二、外资对中国环境的双面影响306

三、外资的产业结构是否加重污染307

第三节 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环境影响311

一、“中国环境威胁论”311

二、世界在污染中国313

三、全球化时代的环境困局315

第十三章 中国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问题317

第一节 中国环境保护管理制度317

一、中国环境管理的指导思想318

二、中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318

第二节 中国现行环境管理制度的不足319

一、环境目标处于弱势,环境部门执行力不足320

二、规划性环境问题难以解决321

三、区域环境公平难以实现323

四、过多依赖行政手段,环境处罚力度不足324

五、环境管理的重点还集中在末端治理上328

六、环境投资不足329

第十四章 中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对策331

第一节 中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和可能331

一、中国没有“先污染后治理”的资本332

二、中国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可能333

第二节 中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思考337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338

二、完善相关制度,推进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339

三、建立新的资源价格体系,完善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343

四、扩大公众参与,促进新消费观的培养344

五、改革财税制度,增加环境保护投入345

六、创新环境管理手段,完善复合性环境管理体系346

七、加强农村环境管理,促进农村污染防治353

八、积极参与国际环境谈判,开展国际环境合作355

参考文献357

后记3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