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关系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建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8418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28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542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形式主义-历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关系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历史与方法7
第一节 形式主义7
一、形式主义的发展脉络7
二、本体论与内部研究13
三、文学与语言学17
四、形式分析与审美价值2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23
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23
二、总体性与外部研究26
三、文学与意识形态29
四、社会学批评与政治价值32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对抗及其消解3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之间的对抗与论争37
一、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之间矛盾的产生37
二、马克思主义对形式主义的否定和批判40
三、形式主义者的自我省思与忏悔44
第二节 从对抗到对话的内在逻辑51
一、政治层面:“资产阶级美学”与“无产阶级美学”的冲突与消解52
二、思想层面:康德主义和黑格尔主义的矛盾与融合56
三、文化层面:知识生产的分化与去分化60
第三章 在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对话66
第一节 巴赫金:形式主义者还是马克思主义者?68
第二节 形式批评与社会学方法的结合76
一、方法论批判80
二、超越“文学性”84
三、“形式—内容”的辩证法89
第三节 语言符号与意识形态的对接95
一、批判两种语言学96
二、话语的对话性质99
三、话语的意识形态特征102
第四节 小说形式与社会历史文化的互动105
一、史诗与小说105
二、小说语言的杂语性108
三、小说形式与社会历史文化的相互影响与渗透110
第四章 形式的革命与革命的形式119
第一节 艺术自律:理论建构的共同基础122
一、形式主义与艺术自律122
二、自律与他律的辩证法124
第二节 艺术本质: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变奏128
一、黑格尔模式的现代反思130
二、艺术形式的革命潜能132
第三节 艺术功能:感性能力的恢复与生成139
一、陌生化与文学性140
二、陌生化与革命147
三、陌生化理论研究的深化与走向154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方法论融合161
第一节 发生学与结构主义的接合165
一、发生学结构主义的发展历程与理论渊源167
二、发生学结构主义的理论基础与核心观点174
三、发生学结构主义的批评实践181
第二节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建立190
一、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批判192
二、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196
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方法201
四、阿尔都塞学派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转向20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形式主义价值重估215
一、清理地基:形式主义的“文本形而上学”批判218
二、历史诗学:巴赫金对形式主义的超越220
三、重构美学:阿尔都塞学派与形式主义的对话222
第四节 “伪马克思主义”与“伪结构主义”批判225
一、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226
二、对结构主义的反思与批判229
三、阿尔都塞的“伪结构主义”批判234
四、阿尔都塞的“伪马克思主义”批判241
第六章 介入、文本与意识形态246
第一节 介入文学与零度写作247
一、巴特与萨特249
二、什么是写作251
三、作者和读者256
第二节 结构主义与文本理论259
一、从作品到文本260
二、文本与主体性264
第三节 文本与意识形态生产270
一、文本与意识形态的离心结构273
二、文本的意识形态生产模式278
第四节 文本与意识形态阐释286
一、“辩证思维”与“元批评”287
二、形式的意识形态295
三、文本的意识形态阐释模式303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与符号学的相互征用与对话313
第一节 符号学的面相315
第二节 结构主义文化研究的符号学范式324
一、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方法324
二、罗兰·巴特对作为神话的大众文化符号的意识形态批判333
第三节 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符号学范式342
一、霍尔、伯明翰学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联342
二、电视文化的符号学批判349
三、文化表征的路径与方法论批判351
第四节 批判理论的符号学拓展359
一、消费社会物体系的符号学批判360
二、消费社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367
三、后现代文化景观的符号学批判377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哲学问题39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转向393
第二节 20世纪语言哲学的四大传统398
一、分析哲学传统398
二、现象学—解释学传统401
三、结构主义传统406
四、马克思主义传统410
第三节 语言的社会本质415
一、语言的起源问题419
二、语言与思维421
三、语言的阶级性425
四、民族共同语和方言问题426
第四节 批判理论的交往转向428
一、批判理论的语言维度428
二、批判理论交往转向的演进逻辑433
三、言语交往行为的运行机制和有效性法则437
四、交往的话语伦理学及其批判441
第九章 对话思维与文学理论的知识形态建构446
第一节 未完成的思考446
一、20世纪20—30年代俄国文论的整体状貌446
二、马克思主义与布拉格学派的关系448
三、马克思主义与新批评派的关系450
四、尤里·洛特曼及塔尔图学派的文化符号学457
五、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的关系458
六、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对话与读者反应批评的形成和发展460
七、新世纪之交英美文学创作和批评界兴起的“新形式主义”463
第二节 对话在中国465
第三节 对话思维与理论创新472
附录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教授访谈录479
引用文献488
人名索引506
主题词索引516
后记524
热门推荐
- 2728644.html
- 35983.html
- 1075287.html
- 3263579.html
- 481840.html
- 1739849.html
- 482051.html
- 2033033.html
- 2911011.html
- 1477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55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4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75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10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58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1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01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11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93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8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