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治的理念与方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法治的理念与方略
  • 汪太贤,艾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780086859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法治(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法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治的理念与方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论1

一、激情与理性1

二、逻辑与方法8

第二章 法治的语义解读14

一、法治的语词表述14

二、法治在西方的语义诠释及其演变16

三、法治在中国的语义解释及其演进23

第三章 古代中国:对“法治”的另一种诠释32

一、中国“法治”学说源出的背影32

二、从“以法治国”到“贵贱上下皆从法”34

(一)法律之治优于智慧之治35

(二)“法治”是公平、正义之治37

(三)法不仅治“民”,也要治“吏”39

三、从尚“法”到“势、法”并重40

(一)慎到法治理论逻辑起点40

(二)法治:依“法”凭“势”而治43

四、从“缘法而治”到“以刑去刑”46

(一)法为治乱之良方47

(二)法的权威:法治之本49

(三)法治之道--“行赏”、“用刑”、“施教”51

五、从“抱法处势任术”到“以法为本”55

(一)韩非的法治学说的哲学基础56

(二)法治的建构:“依法”、“恃势”与“执术”的统一57

(三)推行“法治”的举措:“赏罚二柄 ”65

第四章 法家法治思想评说69

一、法家法治与儒家人治的“明分”与“暗合”69

(一)儒法在治国方略上的“外分”69

(二)儒法在治国方略上的“内合”73

二、法家法治理论的“是”与“非”84

三、中西古代法治理论的“貌合”与“神离”88

(一)古代中西“法治”的形似88

(二)古代中西“法治”的神异89

第五章 法治的价值追求93

一、法治:人类关怀自己的一种方式93

二、自由权利:法治的永恒的主题96

三、法治视野中的权利问题100

(一)法学与权利100

(二)法律权利的构造107

(三)权利的限制116

第六章 人文精神:法治精神底蕴129

一、人文精神释义129

二、西方人文精神与法治传统134

(一)人文精神奠基的法治理性142

(二)人文精神中内生的法律信仰144

(三)人文精神锁定法治的自由平等价值148

三、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与人治主义153

(一)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154

(二)传统人文精神中法治“基因”的缺失157

(三)当代法治的困惑“人文精神的危机165

四、中西人文精神的合璧:重构法治的精神基础168

第七章 法治的道德基础174

一、法治源于一个道德的判断174

二、法治与道德的互动183

(一)道德对法治品格的塑造184

(二)法治与道德的相辅相成185

三、法律与道德的冲突188

(一)传统道德观与当代法律的冲突和错位188

(二)传统道德精神与当代法精神裂变的根源194

(三)转型时期道德精神与法精神的整合197

第八章 法治的生成模式201

一、法治生成的原理201

(一)法治生成的机理201

(二)法治生成的基础204

二、法治生成的两种模式210

(一)内生型法治211

(二)外生型法治215

(三)两种法治模式的成本比较218

三、当代中国法治生成模式的选择221

(一)理论界的观点221

(二)中国法治生成模式立足点的确立226

第九章 法治的驱动模式231

一、法治的驱动原理231

二、法治驱动的具体模式235

(一)政府驱动型法治模式235

(二)社会驱动型法治模式242

(三)政府社会互动型法治模式247

三、当代中国法治驱动模式的选择251

第十章 法治的类型模式256

一、法治与人治:共生还是独存256

二、人治法治混合型260

三、法律与道德统一型263

(一)中国古代的德治264

(二)法律与道德结合的实证分析266

四、当代中国法治类型模式的选择268

第十一章 法治战略的实施273

一、法治的主体客体273

二、法治的阻力与动力278

(一)法治的阻力278

(二)法治的动力283

三、法治方略实施的运行机制286

第十二章 法治战略的基本工程之一:司法法治290

一、司法法治的现状、目标及意义290

(一)当前中国司法存在的主要问题292

(二)中国司法改革的目标294

(三)司法法治的意义297

二、司法法治原则299

(一)司法独立原则299

(二)司法效率原则301

(三)司法公正原则303

三、司法法治的途径305

第十三章 法治战略的基本工程之二:行政法治309

一、行政法治的地位309

二、行政法治的核心313

三、行政法治的难题316

第十四章 法治战略的基本工程之三:农村法治322

一、法治在农村的启动方式323

二、依法治村的反思326

三、农村法治的困境332

四、农村法治的构想336

(一)农村立法和司法问题336

(二)行政执法问题337

(三)村民自治问题338

(四)农村法律服务问题339

(五)农民法律意识培养340

主要参考文献341

后记3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