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润滑剂添加剂性质及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润滑剂添加剂性质及应用
  • 黄文轩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 ISBN:978751141557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91页
  • 文件大小:369MB
  • 文件页数:820页
  • 主题词:润滑油-石油添加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润滑剂添加剂性质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第1节 国外添加剂的发展情况1

1.1添加剂发展概况1

1.2国外主要添加剂公司变化情况3

1.3添加剂和基础油发展趋势5

1.3.1添加剂的发展趋势5

1.3.2基础油的变化情况7

1.4发动机油添加剂遇到的挑战8

1.4.1排放8

1.4.2 ZDDP9

1.4.3燃料经济性9

1.4.4延长换油期9

1.4.5新润滑剂规格9

1.4.6试验成本10

1.4.7逆向兼容性10

第2节 国内添加剂的发展情况11

2.1概况11

2.2国内添加剂发展的特点11

2.2.1添加剂产量的增加11

2.2.2添加剂结构组成的变化12

2.2.3添加剂品种增多12

2.2.4助剂的发展13

2.2.5复合添加剂的开发13

2.2.6其他添加剂发展13

2.2.7 21世纪添加剂的产量和质量继续提高14

第3节 油品添加剂的作用14

3.1添加剂的作用14

3.2润滑油添加剂类别及其作用16

参考文献18

第2章 润滑剂添加剂20

第1节 清净剂20

1.1概况20

1.2清净剂的使用性能20

1.3清净剂的作用21

1.3.1酸中和作用21

1.3.2洗涤作用22

1.3.3分散作用22

1.3.4增溶作用22

1.4清净剂品种24

1.4.1磺酸盐24

1.4.2烷基酚盐和硫化烷基酚盐26

1.4.3烷基水杨酸盐28

1.4.4硫磷化聚异丁烯盐(硫代膦酸盐)29

1.4.5环烷酸盐30

1.5清净剂的商品牌号30

1.5.1国内外磺酸盐的商品牌号30

1.5.2国内外硫化烷基酚盐的商品牌号30

1.5.3国内外烷基水杨酸盐的商品牌号30

1.5.4国内外环烷酸盐的商品牌号30

第2节 分散剂41

2.1概况41

2.2分散剂的使用性能41

2.3分散剂的作用42

2.3.1分散作用42

2.3.2增溶作用43

2.4分散剂的品种44

2.4.1丁二酰亚胺44

2.4.2丁二酸醋47

2.4.3无灰膦酸醋47

2.4.4苄胺48

2.5国内外分散剂的商品牌号48

第3节 抗氧抗腐剂55

3.1概况55

3.2抗氧抗腐剂的使用性能55

3.3作用机理56

3.4抗氧剂的类别及结构56

3.5抗氧抗腐剂的品种58

3.5.1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58

3.5.2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61

3.6国内外抗氧抗腐剂的商品牌号62

3.6.1国内外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的商品牌号62

3.6.2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商品牌号62

第4节 极压抗磨剂68

4.1概况68

4.2极压抗磨剂的使用性能68

4.3极压抗磨剂的品种69

4.3.1含氯极压抗磨剂70

4.3.2含硫极压抗磨剂71

4.3.3含磷极压抗磨剂74

4.3.4有机金属盐极压抗磨剂82

4.3.5硼酸盐极压抗磨剂84

4.3.6超碱值磺酸盐极压抗磨剂85

4.4国内外极压抗磨剂的商品牌号86

4.4.1国内外含氯极压抗磨剂的商品牌号86

4.4.2国内外含硫极压抗磨剂的商品牌号86

4.4.3国内外含磷极压抗磨剂的商品牌号86

4.4.4国内外有机金属极压抗磨剂的商品牌号86

4.4.5国内外其他极压抗磨剂的商品牌号86

第5节 油性剂和摩擦改进剂98

5.1概况98

5.2摩擦改进剂使用性能99

5.3现代摩擦改进剂技术104

5.4油溶性摩擦改进剂品种104

5.4.1脂肪酸、脂肪醇及其盐类105

5.4.2二聚酸类及衍生物105

5.4.3硫化鲸鱼油及硫化鲸鱼油代用品106

5.4.4脂肪胺及其衍生物107

5.4.5有机钼化合物108

5.4.6有机硼酸醋和硼酸盐109

5.5国内外油性剂和摩擦改进剂商品牌号109

5.5.1国内外二聚酸商品牌号109

5.5.2国内外硫化鲸鱼油代用品商品牌号109

5.5.3国内外含磷化合物摩擦改进剂商品牌号109

5.5.4国内外有机钼摩擦改进剂商品牌号109

5.5.5国内外其他摩擦改进剂商品牌号109

第6节 固体润滑剂添加剂119

6.1概况119

6.2固体润滑剂添加剂的使用性能119

6.2.1固体润滑剂添加剂的种类119

6.2.2固体润滑剂添加剂的特征120

6.3固体润滑剂添加剂的作用机理120

6.3.1减少边界、混合润滑领域的摩擦120

6.3.2防止金属间接触,减少磨损120

6.3.3减少相对表面的粗糙度及维持油膜120

6.4固体润滑剂添加剂的制法120

6.4.1溶剂的类型121

6.4.2固体润滑剂添加剂粒子大小121

6.4.3分散助剂121

6.5固体润滑剂添加剂品种122

6.5.1石墨122

6.5.2二硫化钼(MoS2)123

6.5.3氮化硼(boron nitride)125

6.5.4聚四氟乙烯126

6.5.5三聚氰胺氰尿酸络合物(MCA)127

6.5.6纳米硼酸128

6.5.7固体润滑剂添加剂的性质和性能129

6.6固体润滑剂添加剂的应用131

6.6.1应用于润滑油131

6.6.2应用于金属加工液(参看第三章金属加工液)132

6.6.3应用于润滑脂(参看第四章润滑脂添加剂)132

6.7使用固体润滑剂添加剂应注意的问题133

6.7.1润滑特性133

6.7.2分散稳定性133

6.7.3附着性、沉积性133

6.7.4消耗和补充133

第7节 抗氧剂133

7.1概况133

7.2抗氧剂使用性能134

7.3抗氧剂的作用138

7.4抗氧剂品种140

7.4.1屏蔽酚型抗氧剂141

7.4.2胺型抗氧剂142

7.4.3含铜抗氧剂143

7.5国内外抗氧剂商品牌号144

7.5.1国内外屏蔽酚型抗氧剂商品牌号144

7.5.2国内外胺型抗氧剂商品牌号144

7.5.3国内外其他抗氧剂商品牌号144

第8节 金属减活剂152

8.1概况152

8.2金属减活剂使用性能和作用152

8.3金属减活剂品种153

8.3.1苯三唑及其衍生物154

8.3.2噻二唑衍生物155

8.4国内外金属减活剂商品牌号156

8.4.1国内外苯三唑衍生物的商品牌号156

8.4.2国内外噻二唑衍生物商品牌号156

8.4.3国内外其他金属减活剂商品牌号156

第9节 黏度指数改进剂162

9.1概况162

9.1.1改善油品的黏温性能162

9.1.2省油162

9.1.3降低磨损162

9.1.4简化了油品163

9.1.5合理利用资源163

9.2黏度指数改进剂的使用性能163

9.2.1剪切稳定性164

9.2.2增黏能力167

9.2.3热氧化安定性168

9.2.4低温性能169

9.2.5高温高剪切黏度170

9.3作用机理171

9.4黏度指数改进剂品种171

9.4.1聚异丁烯173

9.4.2聚甲基丙烯酸醋173

9.4.3乙丙共聚物175

9.4.4氢化苯乙烯双烯共聚物(HSB、HIS)177

9.4.5苯乙烯聚醋179

9.4.6聚正丁基乙烯基醚179

9.5国内外黏度指数改进剂商品牌号179

9.5.1国内外聚异丁烯商品牌号179

9.5.2国内外聚甲基丙烯酸醋商品牌号179

9.5.3国内外乙丙共聚物商品牌号179

9.5.4国外氢化苯乙烯双烯共聚物商品牌号179

9.5.5其他黏度指数改进剂的商品牌号179

第10节 防锈剂192

10.1概况192

10.2防锈剂的使用性能192

10.2.1极性基的影响192

10.2.2亲油基的影响193

10.3作用机理193

10.4防锈剂品种195

10.4.1磺酸盐196

10.4.2羧酸及其盐类199

10.4.3有机胺199

10.4.4醋类200

10.4.5有机磷酸及其盐类201

10.4.6杂环化合物201

10.5防锈剂的应用202

10.5.1溶剂稀释型防锈油202

10.5.2液态防锈油203

10.6国内外防锈剂商品牌号203

10.6.1国内外磺酸盐防锈剂商品牌号203

10.6.2国内外羧酸及其盐类防锈剂商品牌号203

10.6.3国内外有机胺和咪唑啉防锈剂商品牌号203

10.6.4国内外醋类防锈剂商品牌号203

10.6.5国内外其他防锈剂商品牌号203

第11节 降凝剂213

11.1概况213

11.2降凝剂的使用性能213

11.2.1降凝剂的化学结构的影响213

11.2.2基础油的影响214

11.3作用机理215

11.4降凝剂的品种216

11.4.1烷基萘217

11.4.2聚甲基丙烯酸醋218

11.4.3聚α-烯烃219

11.5国内外降凝剂商品牌号219

11.5.1国内外聚甲基丙烯酸醋商品牌号219

11.5.2国内外其他降凝剂商品牌号219

第12节 抗泡剂225

12.1概况225

12.2抗泡剂的使用性能225

12.2.1润滑油发泡的原因、危害性和抗泡方法225

12.2.2影响抗泡剂使用性能的因素226

12.3抗泡剂的抗泡机理227

12.3.1降低部分表面张力228

12.3.2扩张228

12.3.3渗透228

12.4抗泡剂的品种228

12.4.1二甲基硅油228

12.4.2非硅抗泡剂229

12.4.3复合抗泡剂232

12.5国内外抗泡剂的商品牌号234

12.5.1国内外硅抗泡剂的商品牌号234

12.5.2国内外非硅抗泡剂的商品牌号234

第13节 乳化剂和破乳化剂234

13.1概况234

13.2乳化剂和抗乳化剂的使用性能237

13.2.1表面活性剂的性质237

13.2.2乳化剂的选择方法237

13.3作用机理240

13.4乳化剂和抗乳化剂品种240

13.4.1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240

13.4.2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240

13.4.3两性表面活性剂241

13.4.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241

13.5国内外乳化剂和抗乳化剂的商品牌号243

13.5.1国内外乳化剂的商品牌号243

13.5.2国内外抗乳化剂的商品牌号243

第14节 其他润滑剂添加剂246

14.1概况246

14.2黏附剂246

14.3防霉剂246

14.4密封膨长添加剂247

14.5光稳定剂247

14.6着色剂247

14.7脱蜡助剂或脱蜡工艺补充剂249

14.8复合剂的补充添加剂249

14.9国内外其他润滑剂添加剂的商品牌号249

第15节 国内外组分添加剂对照表254

15.1清净剂254

15.2分散剂255

15.3抗氧抗腐剂256

15.4极压抗磨剂257

15.5油性剂或摩擦改进剂259

15.6抗氧剂261

15.7金属减活剂262

15.8黏度指数改进剂263

15.9防锈剂265

15.10降凝剂267

15.11抗泡剂267

15.12抗乳化剂268

15.13其他添加剂268

参考文献268

第3章 金属加工液的性能及其应用的添加剂273

第1节 概述273

1.1概况273

1.2金属加工液的介质形态273

第2节 金属加工液的分类275

2.1 ISO 6743/7分类标准275

2.2 ASTM D 2881分类标准278

2.3日本金属加工液规格标准280

第3节 金属加工液的使用性能282

3.1金属切削加工液282

3.1.1金属切削加工液作用282

3.1.2金属切削液的组成283

3.2金属成型加工液284

第4节 金属加工液用添加剂285

4.1概况285

4.2边界润滑性添加剂287

4.3极压添加剂287

4.4碱储备添加剂289

4.5抗氧剂289

4.6金属减活剂289

4.7乳化添加剂290

4.8防锈剂290

4.9偶合剂291

4.10螯合剂291

4.11抗雾剂291

4.12杀菌剂293

4.12.1微生物的生长环境293

4.12.2微生物的危害性293

4.12.3微生物的控制294

4.12.4杀菌剂的作用机理296

4.12.5杀菌剂的毒性296

4.12.6杀菌剂的选择298

4.13催冷剂298

4.14染料298

4.15 固体润滑剂添加剂298

4.16国内外主要金属加工液用添加剂商品牌号300

4.16.1国内外主要抗氧剂的商品牌号300

4.16.2国内外主要金属减活剂的商品牌号300

4.16.3国内外主要摩擦改进剂的商品牌号300

4.16.4国内外含氯极压抗磨剂的商品牌号300

4.16.5国内外主要含磷极压抗磨剂的商品牌号300

4.16.6国内外主要含硫极压抗磨剂的商品牌号300

4.16.7国内外主要有机金属盐的商品牌号300

4.16.8国内外主要其他极压抗磨剂的商品牌号300

4.16.9国内外金属加工液防锈剂的商品牌号300

4.16.10国内外金属加工液用乳化剂的商品牌号300

4.16.11国内外金属加工液杀菌剂的商品牌号300

4.16.12国内外金属加工液其他添加剂的商品牌号300

参考文献328

第4章 润滑脂的性能和润滑脂添加剂329

第1节 润滑脂概述329

1.1概况329

1.2润滑脂的主要性能及特点329

1.2.1润滑脂的主要性能329

1.2.2润滑脂的特点331

1.3润滑脂的选用332

1.3.1选用润滑脂的原则333

1.3.2根据润滑部位的工作温度333

1.3.3根据润滑部位的运转速度333

1.3.4根据润滑部位的负荷334

1.3.5根据润滑部位的环境和所接触的介质334

1.3.6选择润滑脂相关简表334

第2节 润滑脂的分类337

2.1按稠化剂类型分类和命名337

2.2按润滑脂主要用途分类338

2.3按润滑脂主要性能分类338

第3节 润滑脂的组成340

3.1润滑脂基础油340

3.1.1矿物油340

3.1.2合成油342

3.2稠化剂342

3.3润滑脂添加剂344

第4节 润滑脂添加剂344

4.1概况344

4.2结构改善剂345

4.3抗氧化添加剂346

4.4金属减活剂347

4.5摩擦改进剂347

4.6极压抗磨剂350

4.7防锈剂353

4.8黏附剂354

4.9润滑脂着色剂354

4.10固体润滑剂添加剂品种及应用355

4.10.1固体润滑剂添加剂355

4.10.2固体润滑剂添加剂的应用355

4.11润滑脂添加剂的类型和品种汇总358

4.12润滑脂添加剂商品牌号360

4.12.1国内外润滑脂用抗氧剂的商品牌号360

4.12.2国内外润滑脂用金属减活剂的商品牌号360

4.12.3国内外润滑脂用摩擦改进剂的商品牌号360

4.12.4国内外润滑脂用含磷化合物极压抗磨剂的商品牌号360

4.12.5国内外润滑脂用含硫化合物极压抗磨剂的商品牌号360

4.12.6国内外润滑脂用有机金属盐极压抗磨剂的商品牌号360

4.12.7国内外用于润滑脂用防锈剂的商品牌号360

4.12.8国内外润滑脂用其他添加剂的商品牌号360

参考文献377

第5章 润滑剂基础油378

第1节 基础油概况378

1.1概况378

1.1.1来自原油378

1.1.2来自化学合成378

1.1.3来自天然资源(脂肪、动植物等)379

1.2基础油的作用379

1.2.1润滑性和流动性379

1.2.2冷却性379

1.2.3清洗性或清洁性380

1.2.4防腐性380

1.2.5密封性380

1.2.6环保性380

第2节 基础油的分类381

2.1 API分类381

2.2国内基础油的分类382

2.3所用代号的说明383

第3节 国内基础油的标准383

3.1通用基础油标准383

3.1.1 HVI基础油标准383

3.1.2 MVI基础油标准384

3.1.3 LVI基础油标准385

3.2润滑油专用基础油标准386

3.2.1 HVI W基础油标准386

3.2.2 HVI S基础油标准387

3.2.3 MVIW基础油标准389

3.2.4 MVIS基础油标准389

第4节 矿物油的性能特征391

4.1概况391

4.2 Ⅰ类基础油392

4.3 Ⅱ类基础油392

4.4 Ⅲ类基础油392

4.5环烷基基础油394

4.5.1生产变压器油394

4.5.2生产橡胶用油394

4.5.3生产润滑脂用基础油395

4.5.4生产金属加工液395

4.5.5生产工业润滑油395

第5节 合成油395

5.1概况395

5.2聚α-烯烃398

5.2.1聚α-烯烃的制备398

5.2.2聚α-烯烃的性能399

5.2.3聚α-烯烃的应用403

5.3聚内烯烃403

5.3.1聚内烯烃的制备403

5.3.2 PIO的性能403

5.3.3 PIO应用405

5.4聚丁烯406

5.4.1聚丁烯的制备406

5.4.2聚丁烯的性能406

5.4.3聚丁烯应用408

5.5烷基苯409

5.5.1烷基苯的制备409

5.5.2烷基苯的性能409

5.5.3烷基苯的应用411

5.6烷基萘411

5.6.1烷基萘的制备411

5.6.2烷基萘的性能412

5.6.3烷基萘的应用417

5.7天然气合成油417

5.8 酯类油418

5.8.1醋类油的制备418

5.8.2 酯类油的性能418

5.8.3醋类油的应用422

5.9磷酸醋423

5.9.1磷酸醋的制造423

5.9.2磷酸醋的性能423

5.9.3磷酸酯的应用425

5.10聚亚烷基二醇425

5.10.1聚亚烷基二醇的制备425

5.10.2 PAG的性能425

5.10.3 PAG的应用427

5.11硅油428

5.11.1硅油的性能429

5.11.2硅油的应用430

5.12氟油430

5.12.1氟油的性能430

5.12.2氟油的应用432

5.13合成液体的比较432

5.13.1液体润滑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433

5.13.2重要合成油的物理、化学和技术特性434

5.14国内外合成润滑剂的商品牌号434

5.14.1国内部分醋类润滑剂的商品牌号434

5.14.2国外α-烯烃和甲基丙烯酸醋低聚体衍生物的商品牌434

参考文献437

第6章 润滑油复合添加剂438

第1节 内燃机油复合添加剂438

1.1概况438

1.2内燃机油复合添加剂品种438

1.2.1汽油机油复合添加剂438

1.2.2柴油机油复合添加剂446

1.2.3通用汽柴油机油复合添加剂452

1.2.4二冲程和四冲程摩托车汽油机油复合添加剂453

1.2.5天然气发动机油复合添加剂457

1.2.6铁路机车发动机油复合添加剂458

1.2.7拖拉机润滑油复合添加剂461

1.2.8船舶柴油机油复合添加剂461

1.3内燃机油复合添加剂的商品牌号466

1.3.1国内外汽油机油复合添加剂的商品牌号466

1.3.2国内外柴油机油复合添加剂的商品牌号466

1.3.3国内外通用汽柴油机油复合添加剂的商品牌号466

1.3.4国内外二、四冲程摩托车汽油机油复合添加剂的商品牌号466

1.3.5国内外天然气发动机油复合添加剂的商品牌号466

1.3.6国内外铁路机车发动机油复合添加剂的商品牌号466

1.3.7国外拖拉机油复合添加剂的商品牌号466

1.3.8国内外船舶系统油复合添加剂的商品牌号466

1.3.9国内外中速筒状活塞式发动机油复合添加剂的商品牌号466

1.3.10国内外船舶汽缸油复合添加剂的商品牌号466

第2节 齿轮油复合添加剂487

2.1概况487

2.2齿轮油复合剂品种489

2.2.1车辆齿轮油复合添加剂489

2.2.2工业齿轮油复合添加剂493

2.2.3通用齿轮油复合添加剂497

2.3齿轮油复合添加剂的商品牌号497

2.3.1国内外工业齿轮油复合添加剂的商品牌号497

2.3.2国内外车辆齿轮油复合添加剂的商品牌号497

2.3.3通用齿轮油复合添加剂的商品牌号497

第3节 液压油复合添加剂504

3.1概况504

3.2液压油复合添加剂品种505

3.2.1防锈抗氧液压油复合添加剂505

3.2.2抗磨液压油复合添加剂505

3.2.3低温液压油复合添加剂509

3.2.4抗燃液压油复合添加剂510

3.3液压油复合添加剂的商品牌号511

3.3.1国内外防锈抗氧液压油和其他液压油复合剂商品牌号511

3.3.2国内外抗磨液压油复合添加剂的商品牌号511

第4节 自动传动液复合添加剂517

4.1概况517

4.2 ATF的分类及规格519

4.3 ATF的组成520

4.3.1 ATF中添加剂的元素组成及其性能520

4.3.2 ATF用的添加剂522

4.4自动传动液复合添加剂品种524

第5节 其他复合添加剂527

5.1概况527

5.2其他复合添加剂品种527

5.2.1补充复合剂527

5.2.2其他复合剂527

5.3其他复合添加剂的商品牌号527

第6节 国内外复合添加剂对照表533

6.1内燃机油复合剂533

6.2齿轮油复合剂536

6.3液压油复合剂537

6.4自动传动液复合剂537

6.5其他复合剂538

参考文献539

第7章 环境对添加剂及油品的影响541

第1节 环境的要求和法规的制定541

1.1概况541

1.2环境友好润滑剂的定义542

1.3生物降解润滑剂的标志543

1.4生物降解性和相关的生态毒性及试验方法544

1.4.1生物降解性和试验法544

1.4.2生态毒性546

1.4.3生物体内累积547

1.5环境和法规对油品及添加剂的影响548

1.5.1环境和法规促进了添加剂的发展548

1.5.2环境和法规将使一些添加剂在可生物降解液中受到限制或禁用549

1.5.3添加剂对环境的贡献551

第2节 基础油552

2.1矿物油552

2.2合成油552

2.2.1合成烃(聚α-烯烃)552

2.2.2合成醋555

2.2.3聚亚烷基二醇556

2.2.4聚丁烯556

2.3植物油557

2.3.1植物油的组成557

2.3.2基础油的性质比较559

第3节 添加剂的毒性和生物降解性561

3.1概况561

3.2添加剂的毒性561

3.2.1丁二酰亚胺分散剂561

3.2.2磺酸钙562

3.2.3烷基酚钙563

3.2.4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564

3.2.5抗氧剂565

3.2.6抗磨剂565

3.2.7添加剂的生态毒性566

3.3添加剂的生物降解性的试验方法567

3.4可生物降解的润滑剂添加剂568

3.4.1极压/抗磨剂568

3.4.2防锈剂570

3.4.3抗氧剂570

3.4.4黏度指数改进剂571

3.5环境友好的润滑剂添加剂571

3.5.1链锯润滑油571

3.5.2润滑脂571

3.6国外主要公司环境兼容润滑剂的商品牌号572

3.6.1 Denison公司的商品牌号572

3.6.2植物油或合成醋为基础油的环境兼容润滑剂572

3.7未来环境兼容的润滑剂573

参考文献574

第8章 国内石油添加剂标准576

第1节 石油添加剂的分类标准576

1.1概况576

1.2 SH/T0389—92(1998)石油添加剂的分类576

第2节 石油添加剂产品行业标准579

2.1 SH/T 0042—91(1998)石油磺酸钙清净剂579

2.2 SH/T 0045—91(1998)109清净剂585

2.3 SH/T 0623—95双丁二酰亚胺分散剂586

2.4 SH/T 0394—1996 202和203抗氧抗腐剂589

2.5 SH/T 0664—1998 321极压剂592

2.6 SH/T 0016—90 (1998) 361极压抗磨剂593

2.7 SH/T 0395—92 (1998) 405系列油性剂594

2.8 SH/T 0555—93 (2005) 406油性剂595

2.9 SH/T 0015—90 (1998) 501抗氧剂597

2.10 SH/T 0563—93 (2005) 551金属减活剂600

2.11 SH/T 0622—95 (2007)乙丙共聚物黏度指数改进剂601

2.12 SH/T 0391—95 (2005) 701防锈剂(油溶性石油磺酸钡)603

2.13 SH/T 0390—92 (1998) 704防锈剂611

2.14 SH/T 0554—93 (2005) 705防锈剂614

2.15 SH/T 0397—94 (2005) 706防锈剂615

2.16 SH/T 0043—91(1998)746防锈剂618

2.17 SH/T 0097—91(1998) 801降凝剂619

2.18 SH/T 0046—1996 803系列降凝剂622

2.19 SH/T0598—94 (2005)非硅抗泡剂624

第3节 石油添加剂有关的分析方法626

3.1概况626

3.2有关石油添加剂的国家标准的分析方法对照表627

3.3有关石油添加剂的行业标准的新旧分析方法对照628

参考文献630

第9章 石油添加剂和润滑油的分类631

第1节 石油添加剂的分类631

1.1国内石油添加剂的分类631

1.2国内石油添加剂的化学名称与符号对照表631

1.3国外石油添加剂的分类和添加剂产品商标的意义631

1.3.1国外石油添加剂的分类631

1.3.2国外石油添加剂商标的表示和意义644

第2节 润滑油的分类646

2.1国外发动机油的分类646

2.1.1 SAE发动机油黏度分类646

2.1.2 API汽油机油性能和使用试验648

2.1.3 ILSAC汽油机油性能和使用试验654

2.1.4 ACEA汽油机油使用性能分类661

2.1.5 API柴油机油性能分类和使用试验674

2.1.6 ACEA重负荷柴油发动机油使用性能分类680

2.1.7二冲程汽油机油规格686

2.1.8美国和英国军用规格的发动机油的分类691

2.2中国发动机油的分类694

2.2.1内燃机油黏度分类标准694

2.2.2内燃机油使用性能分类694

第3节 齿轮油分类712

3.1国际齿轮油分类712

3.1.1车辆齿轮油的黏度分类712

3.1.2车辆齿轮油的性能要求分类713

3.1.3工业齿轮油和工业流体润滑剂的黏度分类714

3.1.4工业齿轮油的性能要求分类715

3.2中国齿轮油分类716

3.2.1车辆齿轮油的黏度分类716

3.2.2工业齿轮油的性能要求分类717

3.2.3工业齿轮油的黏度分类717

参考文献717

第10章 油品添加剂和一些常用名词解释718

第1节 油品添加剂名词解释718

1.1石油添加剂718

1.2清净剂718

1.3分散剂718

1.4抗氧抗腐剂718

1.5极压剂718

1.6抗磨剂718

1.7油性剂718

1.8摩擦改进剂719

1.9抗氧剂719

1.10金属减活剂719

1.11黏度指数改进剂719

1.12防锈剂719

1.13防腐剂719

1.14抑制剂719

1.15 缓蚀剂719

1.16降凝剂或倾点下降剂719

1.17抗泡剂719

1.18润滑油黏附剂719

1.19乳化剂719

1.20抗乳化剂720

1.21防霉剂720

1.22表面活性剂720

1.2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720

1.24阳离子表面活性剂720

1.25两性表面活性剂720

1.2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720

1.27抗雾剂720

1.28偶合剂720

1.29螯合剂720

1.30碱贮备添加剂720

第2节 与润滑剂相关名词解释720

2.1边界摩擦720

2.2光亮油721

2.3泵温界限 即泵送性721

2.4边界润滑721

2.5布鲁克黏度721

2.6摩擦系数721

2.7冷启动模拟器)721

2.8胶体721

2.9抗乳化性721

2.10发动机油的稀释721

2.11干摩擦721

2.12发动机的沉积物721

2.13弹性流体润滑721

2.14乳化性721

2.15 蒸发损失721

2.16尾气再循环722

2.17外摩擦722

2.18液体摩擦722

2.19摩擦722

2.20槽722

2.21高温高剪切黏度722

2.22水解安定性722

2.23内摩擦722

2.24润滑剂相容性722

2.25动摩擦722

2.26最大无卡咬负荷722

2.27 混合摩擦722

2.28多级油722

2.29牛顿流动722

2.30氧化安定性722

2.31缸套的抛光作用722

2.32 永久性黏度损失722

2.33永久性稠化损失百分数723

2.34永久性黏度损失百分数723

2.35暂时性黏度损失百分数723

2.36提前点火723

2.37泵送能力723

2.38环723

2.39滚动摩擦723

2.40擦伤723

2.41密封适应性723

2.42剪切稳定性723

2.43滑动摩擦723

2.44油泥723

2.45静摩擦723

2.46暂时性黏度损失723

2.47暂时性剪切稳定指数723

2.48热稳定性724

2.49总碱值724

2.50气门挺杆724

第3节 有关润滑剂生物降解和生物毒性的名词解释724

3.1活性污泥724

3.2急性生态毒性724

3.3急性生态毒性试验724

3.4需氧的724

3.5生物降解作用724

3.6生物质724

3.7空白724

3.8慢性生态毒性试验724

3.9生态毒性724

3.10效应负荷XX724

3.11环境舱(隔间)724

3.12淡水环境724

3.13优良实验室操作规范725

3.14抑制负荷XX725

3.15 细菌培养液725

3.16致死因子负荷XX725

3.17负荷率725

3.18机械分散725

3.19微生物降解作用725

3.20 混合母液725

3.21预配合725

3.22初级生物降解725

3.23初级生物降解试验725

3.24盐水725

3.25声波作用725

3.26上层清液725

3.27地球(或土壤)环境725

3.28理论二氧化碳725

3.29理论氧量725

3.30毒性726

3.31最终生物降解726

3.32最终生物降解试验726

3.33水容纳馏分726

3.34水溶性馏分726

第4节 常用计算方法726

4.1由体积分数换算成质量分数726

4.2硫酸灰分计算法726

4.3黏度试验方法及计算727

4.3.1黏度试验方法727

4.3.2黏度计算727

参考文献728

第11章 润滑剂主要评定方法和台架试验729

第1节 润滑剂主要实验室评定方法729

1.1四球试验机模拟试验729

1.2梯姆肯(Timken)试验机模拟试验729

1.3法来克斯(Falex-O型)试验机模拟试验729

1.4成焦板试验730

1.5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730

1.5.1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旋转氧弹法)730

1.5.2薄层吸氧氧化安定性测定法(Thin Film Oxygen Uptake TFOUT)731

1.6低温黏度测定法731

1.7低温泵送性测定法731

1.8高温高剪切黏度731

1.9剪切安定性测定法732

1.9.1含聚合物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超声波剪切法)732

1.9.2含聚合物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柴油喷嘴法732

1.9.3含聚合物润滑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齿轮机法)732

1.10抗乳化试验733

1.10.1石油和合成液水分离性测定法733

1.10.2石油和合成液抗水分离性测定法733

1.11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733

1.12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733

第2节 齿轮油主要台架试验734

2.1 CRC L-37高扭矩试验734

2.2 RC L-42高速冲击试验734

2.3 RC L-33齿轮润滑剂的潮湿腐蚀试验734

2.4 RC L - 60齿轮润滑剂热氧化稳定性试验734

2.5润滑剂齿轮试验机承载能力测定法735

2.6高速冲击试验735

第3节 内燃机油主要台架试验735

3.1柴油机台架735

3.1.1 Caterpillar 1 H2发动机试验735

3.1.2 Caterpillar 1 G2发动机试验735

3.1.3 Caterpillar 1 K发动机试验736

3.1.4 Caterpillar 1 M-PC发动机试验736

3.1.5 Caterpillar 1 N发动机试验736

3.1.6 Caterpillar 1 P736

3.1.7 Mack T - 6多缸柴油机试验737

3.1.8 Mack T - 7多缸柴油机试验737

3.1.9 Mack T-8多缸柴油机试验737

3.1.10 Mack T-8E多缸柴油机试验737

3.1.11 Mack T-9737

3.1.12 MackT-10737

3.1.13 MackT-11738

3.1.14 Mack T-12738

3.1.15 GM 6.2L试验738

3.1.16 Cummins M-11 HST(高烟炱试验)738

3.1.17 Cummins ISM试验738

3.1.18 Cummins NTC -400发动机试验739

3.1.19 Detroit Diesel 6V-53T机试验739

3.1.20 6V92TA多缸柴油机试验739

3.1.21 Ford Tornado多缸柴油机试验739

3.1.22 OM 616多缸柴油机试验739

3.1.23 OM364A多缸柴油机试验739

3.2汽油机台架740

3.2.1 CRCL-38740

3.2.2 MS程序ⅡD740

3.2.3 MS程序ⅢD740

3.2.4 MS程序ⅢE740

3.2.5 MS程序ⅢF740

3.2.6 MS程序ⅣA741

3.2.7 MS程序ⅤD741

3.2.8 MS程序ⅤE741

3.2.9 MS程序ⅤG741

3.2.10 MS程序Ⅵ741

3.2.11 MS程序ⅥA742

3.2.12 MS程序ⅥB742

3.2.13 MS程序Ⅷ742

3.2.14球锈蚀试验(BRT)742

参考文献743

附录744

Ⅰ国内主要润滑剂添加剂生产厂(公司)744

Ⅱ国外主要添加剂公司概况及产品汇总747

1.Lubrizol Corporation(路博润公司)747

2.Infiineum International Ltd.(润英联国际公司)751

3.Chevron Oronite Company LLC雪伟龙奥罗耐特有限公司)754

4.Afton Chemicl Corporation(雅富顿化学公司)756

5.ExxonMobil Chemical Company(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758

6.BASF(巴斯夫)company760

7.R.T.Vanderbilt Company, Inc(范德比尔特有限公司)763

8.Evonik Additives GmbH(罗曼克斯有限公司)766

9.Ferro Corporation(菲柔公司)770

10.Mayco Oil & Chemical Co.(美高石化公司)772

11.ELCO CHEMICAL & OIL Ltd.(埃尔科石油化工有限公司)774

12.Chemtura Corporation(科聚亚公司)776

13.Rhein Chemie Rheinau GmbH(德国莱茵化学公司)778

Ⅲ发动机尾气排放标准783

1.美国783

2.日本784

3.欧洲784

4.中国785

Ⅳ与油品和石油添加剂有关的常用缩写词——中英对照785

参考文献7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