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 针灸学教研室【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8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 针灸学教研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6
第一章 绪言6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基本概念和学科范畴6
一、养生与养生学6
二、康复与康复学6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发展概况6
一、养生、康复医疗的萌芽(商周时期)7
二、早期的中医养生学理论(春秋战国至秦汉)7
三、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晋、南北朝、隋唐、五代)8
四、养生康复学理论充实(宋金元)8
五、养生康复学理论成熟(明、清)8
六、中医养生康复学低潮(近代)与高潮(现代)9
第三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性质,任务及学习方法9
第二章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理论基础10
第一节 阴阳互根,互生互长10
第二节 五脏坚固,脾肾为本10
第三节 经气和调,血脉流通10
第四节 气血充沛,津液布扬10
第五节 三因致病,七情为多11
第三章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观点11
第一节 顺应四时11
一、四时与精神调摄的关系11
二、四时与气血的运行11
三、四时与起居的关系11
四、一日四时天气变化对人体的影响11
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11
第二节 形神合一11
第三节 动静适度11
一、动与静的辨证法11
二、动静失宜,则生诸疾12
三、心神宜静,形体宜动12
四、动静适宜12
第四节 葆精养气12
第五节 避邪护正12
第四章 中医养生康复医疗原则13
第一节 调和阴阳,阴阳并重13
第二节 形神共养,神为主宰13
第三节 协调脏腑,重在脾肾13
第四节 疏通经络,活血化瘀13
第五节 扶正祛邪,扶正为主14
第六节 综合调理,因病而异14
中篇 中医养生学概论15
第一章 寿与天15
第一节 衰老的原因15
一、天年15
二、衰老的原因16
三、衰老的学说16
第二节 衰老的进程18
一、衰老的含义18
二、衰老的年龄界限18
三、衰老的征兆18
第三节 延缓衰老的原则和方法20
一、未病先防,未老先养20
二、日常调理,生活有节20
三、自我锻炼,持之以恒20
四、药食相兼,针灸相配20
第二章 调节情态20
第一节 情志变化对健康的影响20
一、情志与五脏的关系20
二、情志致病的机理21
第二节 调节情志的方法21
一、清静法21
二、陶冶法22
三、制约法22
四、疏泄法22
五、药食法22
第三章 养生气功23
第一节 气功习练要领23
一、松静自然23
二、意气合一23
三、动静相兼23
四、上虚下实23
五、辨证练功23
六、学握火候23
七、练养结合,循序渐进24
第二节 气功习练基本方法24
一、调身24
二、调息24
三、调心24
第三节 常用气功功法示例24
内养功25
第四章 运动养生26
一、锻炼原则26
二、具体方法26
第五章 饮食养生28
第一节 食物的种类28
一、谷米类28
二、疏菜类28
三、瓜果类28
四、肉食类28
第二节 饮食养生原则29
一、饮食有节 寒温适度29
二、五味调和 荤素结合29
三、三因制宜29
四、顾护脾胃29
第六章 药物养生29
第一节 药物养生原则29
一、因时进补30
二、对症进补30
三、补勿过偏30
四、补勿滥用30
第二节 益寿延年中药30
一、补气类30
二、补血类31
三、补阴类32
四、补阳类32
第七章 起居调摄33
第一节 起居有常与安卧有方33
第二节 谨防劳伤33
第八章 针炙保健33
第一节 针刺保健33
第二节 保健灸法34
第九章 保健按摩34
第一节 按摩基本方法34
第二节 保健自我按摩法35
下篇 中医康复学概论37
第一章 康复、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与内容37
一、康复37
二、康复医学37
第二章 中医康复的理论与观点39
一、形神合一的整体观39
二、虚郁为钢的辨证观40
第三章 康复功能评定40
一、功能评定之目的40
二、功能评定的内容40
第四章 中医康复方法42
一、自然疗法42
二、传统物理疗法42
三、药物外治疗法44
四、以情胜情疗法44
第五章 临床康复示例44
第一节 偏瘫病人的康复44
一、康复医疗指征44
二、辨证要点44
三、康复医疗措施45
第二节 痹证病人的康复46
一、康复医疗指征46
二、辨证要点46
三、康复医疗措施46
热门推荐
- 14252.html
- 3612317.html
- 1339062.html
- 837104.html
- 2703408.html
- 3888484.html
- 1293384.html
- 665025.html
- 3902880.html
- 36085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67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42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15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61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35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7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51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9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89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8459.html